旌德旅游景点大全
朱旺村
位于旌德县北面,距县城12公里,与汤村、乔亭史称“十里三村”。205国道和217省道距本村不到1公里交汇,蔡大国防公路和大溪河环村而过。行政区域为朱旺村村委会、辖18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本村总人口2036,其中非农人口25人,劳动力1450人,水田栽种面积2040余亩。旱地总面积340余亩除少部分作果园外,其余部分全部栽种苎麻、桑树。
朱旺村是一个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古村落,是旌德县五大文明古村之一,房屋都是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建筑景观。相传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现有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47栋,住宅建筑布局合理而独特,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还有保存较完好的私塾——“凫山书院”,“茶字号”老当铺,位于朱旺村当中的朱溪河是当年的朱氏祖先用人工开挖的,呈现独特的北水南流水系,河中河边有当年用来饮用的水井九口,河上有用巨大的青石搭成的石桥十三座,九口井、十三桥就叫“九井十三桥”。在朱旺村的老辈人传说中是朱旺村要出九个进士,朱氏江山要作十三个朝代。朱溪河上游的“闲云潭”是明代朱旺村兄弟翰林朱则淡、朱则波之一朱则淡伴月读书处,其亲笔手书的摩崖石刻“闲云潭影”四字清晰可辨,潭畔古戏台遗址依稀可见。“龙潭瀑布”,一布三迭;“观音庙”“龙王庙”寄托着古人对子嗣繁荣、风调雨顺的祈盼。
旌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敬亭山在宣城好玩的地方,敬亭山的美景让很多人文学者为之俯首称臣。许多当地的朋友喜欢在闲暇时在这里爬山。大多数外国游客想追随李白的脚步。去的话记得提前排队!门票:50张时间:8:00-17:30地点:宣城市宣州区赵婷北路2.桃花潭桃花潭,一个光听名字就很想去的地方,曾经有李白写下“桃花潭深过千尺,不如王伦”的诗句。现在我看到的桃花潭规划的很好,去参观的兴趣和价值都很高。门票:70时间:7:30-17:30地点: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3.徽杭古道古徽杭道是保存完好的地方,景区比较大。即使一天之内一路走下来,也会错过很多景点,建议在周围住一晚。去的时候记得准备一双防滑鞋!入场人数:62时间:6:00-18:00地点:宣城市绩溪县4.龙川风景区龙川景区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景区呈南北船形,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还有许多珍贵的纪念文物,周围的农家乐也十分赏心悦目。门票:75时间:8:00-17:00地点: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中部
安徽旌德最出名的东西
县名由来,在清嘉庆《旌德县志·建置》”篇明确记载:“旌德县治,在栖真山东,后倚黄龙岗北坡,面梓山西阜,唐宝应改元,令高叔夏肇建。旧志相传为潘阆故居,无考。一云地名云襄(今旌阳),唐方将军元荡之祖博士德居此,后让为县治。”该志《人物》篇记载:“方德,唐肃宗时国子监博士。宝应元年(762)分太平,县令高叔夏择基云襄德所居址,遂让为今县治,因名旌德县,自迁上泾乡归化里居焉。”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叙,唐宝应二年(763)正月,安史之乱结束,唐肃宗为收复反叛失地,实行“宽大怀全”政策,对叛乱降将晋官封职,对平叛有功人士表扬,以巩固统治。这正是旌德建县时的历史背景,史载唐宝应元年(762)王万敌聚众起义于太平东乡后如洞,声振宣歙二州,朝廷令太子左庶子袁参任江淮招待使,镇压了起义军,随后奏分太平县麻城等九乡另置一县,以利镇抚。袁(参)任命部下左卫兵曹高叔夏为县令。因当时建县无县衙治署,方德主动“让宅为县治,自迁上泾乡归化里居焉。(按归化里为王万放起义的核心地)”而感化当地民众。为表扬方德这种为国让家的高尚品德,建议县名称之为“旌德“所以《太平寰宇记》载”永泰中(765)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也就是说,经过二年之后,该县民已被感化,再也没有相聚起事,故决定以“旌德”为县名。
这一个说法,得到历代名士记叙的佐证,清嘉庆《旌德县志·艺文》篇,载有清顺治进士,康熙翰林侍读,曾纂修明史的著名史志学家宣城的施闰章《隐龙山记》云:“唐宝应元年析太平之东乡置县,处土方德让宅为县治,因名之曰:“旌德”。清嘉庆《旌德县志》主修,三任旌德知县的陈柄德曾诗《题隐龙方祠》云:“我来隐龙村,风土爽心目。其中有高义,系自周方叔。云襄本旧居,十亩环水竹。为谋宰官衙,移让为转毂。渊明隐柴桑,李愿归盘谷,蜿蜒横城山,毓秀湖光绿。祠宇焕几筵,春秋荐芹菊,去乃奋霄凤,庭阶挺兰玉。让为教化本,敦本责司牧,黄龙岗下人,试展邑乘轴。”包含了对方德让宅的追思。而《旌德地名录》载,清光绪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思南知府的旌德《金鳌派江氏宗谱》纂修人江志伊,在《续修方氏新谱·序》中说:“县胡为而名旌德也,自唐宝应析太平之麻城为县治,博士方德为国让家,当时高其风,故其名而县,旌方氏也。”施闰章,陈柄德、江志伊是清代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位在旌德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们都肯定县名由“旌表方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