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武汉九真山一日游攻略
武汉九真山风景区是一处有着秀美自然风光的地方,并且九真山是江汉地区海拔第一高峰,这里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景色迷人,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处感受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是非常值得游玩的。
1、基本介绍九真山原名五藏山,人称小武当。相传很早以前,山顶上盘距着一条乌龙,常吞食牲畜,糟蹋庄稼,百姓对它又恨又怕。一天,九个仙女打此经过,见这里山林幽静,山顶有一眼清泉,泉周围平坦如镜,于是就在泉边设坛诵经。乌龙见有人打搅了它的清静,就绕着山项盘旋,兴风作雨,欲将仙女们吞进肚里。这时,有一仙女拾起一块石头,向空中一掷,一下就把乌龙击落泉中,镇在水底。从此,这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为感激九仙女降服恶龙之恩,百姓就将此山改名九真山。
景区着力打造“友爱和谐”的知音文化内涵,来知音故里,交天下朋友,登江汉平原第一峰,览秀美田园风光。景区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四季景色迷人。生长于林间的蕨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同国宝中华鲟一样是受国家保护的活化石。大片的蕨树林,繁茂昌盛,郁郁葱葱,每天释放大量的氧离子,空气中的氧离子含量是城市中心区域的十倍以上,形成了绝好的天然氧吧。春来踏青摘蕨菜、夏至观荷摘西瓜、秋来登高摘蜜橘、冬至踏雪观雾凇。四季土菜风味独特,别墅休闲心旷神怡,绿茵草坪体验高尔夫乐趣!
2、景点推荐知音谷
知音谷全长一千多米,留有抚琴石、子期草庐、试斧石、樵夫亭、山人居等钟子期的生活遗迹,谷中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四季景色迷人。穿行知音谷,可以领略其间环境的独特性,植物的多样性,生态资源的丰富性,知音文化的传承性。
抚琴石
“抚琴石”,长8米,宽5米,石头左边是一个人在弹琴,右边是一个人在听琴,这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当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的再现。
子期草庐
子期草庐是一所木质小屋,屋顶盖着茅草,十分古朴。钟子期隐居山林,以砍柴为生,子期草庐再现了钟子期当年的生活环境。
丹霞湖
丹霞湖水面平如镜,湖水清澈,每当太阳落山,映照在湖面上,湖水格外的通透,如丹似霞,故有其名。
锁情台
锁情台高19米,台上立有天下第一同心锁,锁内设置月老和观音塑像,锁情台上还有许愿瓶、海誓山盟墙等供游客表情达意、许诺盟誓,是后人在龙霓山顶根据知音文化的传承而建。
连理湖
连理湖,三面环山,一面向冲,水碧林翠,鸟语花香,宛若瑶池。现今,白玉栏杆环湖而围,天人阁、合一廊、九曲桥、回眸桥等景观,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水上浪漫婚典胜地,特制的大彩船、小花船上,可举办各式婚典。
3、游玩项目九真山景区可以体验16个游乐项目,包括水上自行车、水上滚筒、游船、永闯九真关、充气攀岩、海洋蹦蹦床、陶艺、龙舟、皮划艇、水上手摇船、如履薄冰、水上钢丝桥、桑巴气球、旋转飞椅、射箭、愤怒的小鸟;景区内有瓜果采摘基地,可供游客采摘水果和蔬菜,体验农家欢乐;夜间,还有热情似火的篝火晚会、烧烤大餐。
4、交通指南乘车路线
在武汉市没有直接到武汉九真山森林公园的公交车,只能坐客车。每天上午8:00至下午6:00汉阳客运站有专线巴士往返景区。每周六、黄金周期间上午8:00至9:00,可在武汉(汉口)客运港旅游集散中心(507终点站)乘坐一日游专线车。
自驾路线
1、沌口经济开发区--318国道--_山--永安转盘(右拐蔡甸方向2公里)--九真山景区
2、沌口经济开发区--汉宜高速--永安出口(右拐2公里)--九真山景区
急求溪口一日游攻略~~~
上午:雪窦山景区,御书亭下车,开始行程:千丈岩石(锦镜池、飞雪亭看被宋真宗皇帝誉为东浙第一瀑的千丈岩)、游览总统别墅---避暑胜地妙高台,张学良第一幽禁处中旅社旧址,游雪窦寺大慈佛国弥勒道场拜未来佛
中午:镇上用餐,一定要尝尝镇上的千层饼、芋艿头和水蜜桃,他们是奉化的特产三宝。
下午:游览蒋氏故居景区,溪口的标志性建筑——武岭城门、宋美龄别墅文昌阁、蒋经国读书处小洋房、蒋氏宗祠、蒋氏故居丰镐房,蒋介石出生地玉泰盐铺、溪口博物馆、感受传统孝文化的蒋母陵园
注:学生票不打折,奉化溪口风景区统票230元预定价205元。(溪口风景区统票+雪窦山景区交通票)
游时说明:雪窦山景区游时3小时蒋氏故居景区(武岭门、剡溪小筑、武岭学校、文昌阁、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溪口博物馆)都集中在武岭路上,以步行游玩为主或坐三轮车。游玩时间为2个小时。
扩展资料
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志载,早在唐代贞元时期(794年),“唐右相樊泽致仕卜居‥‥‥樊氏子孙世居此焉。”樊泽就是今溪口镇沙堤村樊姓的始祖。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王安石不合,弃官归里,隐居溪口沙堤村。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
据宋宝庆年间统计,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成为一时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年)去世。他是安徽寿县人,却选择溪口飞凤山安葬,可见宋时溪口在外地已颇有名气。1902年重修的《光绪奉化县志》中,溪口已列为镇,在现有资料中,这是溪口称镇的最早记载。
此后,溪口称乡镇,变更多次,民国8年(1919年)正式成为行政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曾一度改乡,1951年起,一直称镇至今。
溪口在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几次重大事件。清咸丰十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将领范汝增率兵数万,自嵊县入境。六诏、跸驻、三石等地农民400人余人响应,经溪口,于11月26日攻克县城,12月9日建立农民政权。受战火影响,溪口商业一度萧条,玉泰盐铺也一度停业。
1941年4月23日,侵华日军侵占县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伪监时政权“奉化维持会”,丰镐房占为日军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进入溪口,见镇内无人,悉数捣毁全镇水缸,锅灶,民间财物被洗劫一空。后
在镇四周密布铁丝网,强令往来行人只许从武岭门及藏山大桥出入,经过岗哨逼行鞠躬礼,并限定妇女在剡溪洗涤时间,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枪杀。
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离溪口。是年11月,据溪口镇公所第83号呈文载,溪口沦陷1576天,计被杀217人,被抓失踪73人,全毁半毁详房223间,楼屋1990间,平屋1172间,被抢粮米1.5万斤,茶叶2000余箱,以及大批耕牛、猪、鸡及实物细软;被砍大树4899株,竹150万株,汽车站、医院、公园等遭严重破坏。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溪口解放。毛泽东指示“在解放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1959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他致台湾友人的信中说,“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周恩来总理还在信尾加了四名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说明溪口历史文物受到保护,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下,溪口的历史文物遭到了一些破坏。
2010年3月10日,全国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奉化溪口镇获得了“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