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业发展 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贵州旅游业发展

摘要:文章以2009~2015年贵州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了贵州省在近今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结论。进一步分析了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且预测了未来贵州省旅游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一、引言

自2009年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多彩贵州”,贵州省旅游业的迎来了蓬勃发展。贵州旅游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旅游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态加快创新,旅游综合功能进一步凸显,发展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走出了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发展“贵州经验”。2015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排全国第15位,旅游接待总人次为3.76亿人次,排全国第17位,贵州旅游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二方阵,为贵州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总收入分析

贵州旅游业发展 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3512.82亿元,同比增长21.30%;全省旅游业实现增加值962.4亿元,占GDP比重为9.2%;旅游业生产税净额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10.5%。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二)旅游人数

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贵州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旅游胜地。有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贵州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有些地方地方民族风情很浓,所以没有被商业化侵蚀。食物大多是酸辣的,尤其是酸汤鱼。

1.准备穿运动鞋,准备一双或多双。旅行和走路太多的时候穿好的鞋子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去贵州旅游,值得去的景点大多都是山川河流,难免要多走走。有的时候,有些地方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这个时候就需要去了。所以,如果你想爬山,想玩水,我个人建议穿运动鞋或者好看的鞋子。如果夏天去,可以选择带一件薄外套,出门注意天气预报。因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二十年,不管白天多热,晚上还是会有点凉。出门在外,感冒了会难受,可以选择准备一件薄外套~

2.贵州人喜欢吃辣。最常见的辣椒有麻辣烫、辣椒面、小辣椒、各种辣椒。只要在贵州吃,辣椒随处可见。如果不能吃辣或者太辣,建议吃点胃药、止泻药、清火药等。以防你肠胃不好。除了辣,贵州人还喜欢酸的食物,比如酸汤鱼、酸菜鱼、酸汤粉.也很好吃。而且,就算是做得再好的汤,也能酸到让你觉得好喝~味道一流。然后贵州的腌菜,从小吃到大的,也超级好吃!尤其是熏香肠培根很常见,吃起来很咸。香肠一般用胡椒粉腌制,吃起来又辣又咸。有着独特的烟熏味,一般都是切片蒸着当菜吃,但是真的很好吃。以前都是过年才能吃的菜。现在外面到处都有卖。

3.贵州的少数民族很多,各民族都有,有的地方民族风情很浓。当地的少数民族都会穿自己的服饰和头饰,所以很多人都是出于好奇去玩,这也是贵州的民族风格。但是,我希望你在接触这些少数民族的时候,能够尊重他们,因为少数民族有他们的语言、服饰和节日习俗。

贵州有很多旅游景点,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它是世界上三亚的第一瀑布。也是真的很骄傲,老版西游记都去过。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如果是在自驾游,建议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时间。也可以跟团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坐车也方便很多。此外,还可以选择乘坐黄果树专线的公交车。一般可以坐贵阳或者安顺。我建议早上早点起来,因为黄果树大概要玩一天,然后可以选择住黄果树附近的酒店或者回安顺市区。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住在闹市区。毕竟出来玩,除了白天的风景,晚上的宵夜是不能错过的。

如果你想在安顺找一个好的酒店,最好的是希尔顿酒店,位置很棒。酒店对面是安顺著名的红山水库,一个非常大的水库,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景点。听说是4a级的,晚上超级好看。当晚上水库上所有的灯都打开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神奇。去溜达一圈大概要一两个小时。散步是非常愉快的。不过还是周末去逛街比较好。大部分灯会在周末打开,会更漂亮。一般来说,灯会在晚上9点左右结束,所以你可以计划一下你玩耍的时间。然后如果你留在安顺,你可以顺道住几天。安顺小吃很有名,出了名的好吃!个人认为,毫不夸张的说,安顺小吃简直就是美食的精华。吃了就不会后悔。安顺的美食分布也比较分散。然而,许多美味的食物是安顺小十字,大十字,南马广场和白纬玲街。

俗话说,吃在安顺,玩在贵阳。所以想吃好吃的,可以在安顺呆一两天,然后去贵阳玩。安顺坐火车到贵阳大概一个小时,火车票半小时15.5高铁,40多块钱。

6.安顺不仅有黄果树瀑布,还有一个5A景区——龙宫。个人觉得值得一玩。然后是旧州古镇,江南三里,花海,庙岭屯堡.这些都是近几年刚建成的景点,知名度不高,但是玩起来也很惬意,很适合拍照,特别好看。

7.三月份,如果去安顺,可以去平坝看樱花。它很有名,有许多樱花。这个时候人很多,所以大家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去看一年一度的樱花。

8.购物心去贵阳。毕竟是省会,各种名牌都有,交通方便多了,还有很多商场,比如奥特莱斯商场,也是很有名的大牌折扣商场。总之,逛街适合贵阳。如果去贵阳,也可以考虑去清镇市。贵州有次,名字很文艺,还挺好看的。适合拍照,还有音乐酒吧和各种小店。

9.去过都匀,推荐一下。都匀人很热情,都匀市是个没人拍电影的地方,所以很受欢迎。去都匀不仅去白子桥,石牌坊.而且是中国的第一只眼睛,据说花了二十多年才造成功。它叫做田燕镇。门票免费,但是坐公交车要50元。我觉得一定要去里面的天文体验馆看看。真的很有意思,但是这个需要买票,学生证可以打折。也是里面所有票里面唯一一张打折学生证的。由于各种权限制度,不允许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进入。所以宣传力度不大,网上找到的图片也有限。不过天文爱好者还是值得一去的。要看到天空之眼,他们得先把电子产品放在售票中心的保险柜里。非常安全。里面的安检非常严格。总共有两次安检。所在地:都匀市平塘县。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自驾游更好。

10.当然,去都匀的时候顺便去了汉唐影视城。据说天盛长歌大部分都是在那里拍摄的,电视剧很多场景都是在那里拍的。据说火中涅_也有他们。当时因为过年有活动,所以门票花到了55元,不过据说平时是免费的,适合感受汉唐建筑和拍照。我去的时候看到有几个摄制组在里面拍戏,挺有意思的。它很大,你可以逛大约两个小时。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旅游业的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业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

“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

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

“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

(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

(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

(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

;

贵州交通的发展历程

贵港港发展水运经济资源丰富。货源腹地的贵港、玉林以及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矿产、物产丰富,经水路中转的货物量大品种多,为港口运输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外地进入贵港市港口中转的货物有900多万吨,外贸吞吐量近25万吨,带动建材、石化、饮食服务、保险等行业创税近1亿元。

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已经由1997年的292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1 358.3万吨,在全国1 302个内河港口中居第13位,成为全国知名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2009年,贵港港吞吐量达339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继续稳居全国内河大港吞吐量第十位。作为西南、华南内河第一大港的贵港港,2003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到2005年突破2000万吨,吞吐量翻番只用两年时间;到2008年突破3000万吨,仅用三年时间。从2003年到2009年,每两年就再造一个贵港港!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在西南、华南地区内河首屈一指。贵港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快由“大港”向“强港”的转变。

2012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4500万吨,达4512.46万吨,位居广西内河水运之首。其中,贵港港集装箱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万标准箱。

贵港市已建成码头153个,其中2000吨级以上泊位23个,年吞吐能力达4457万吨和25万标准箱;发展跨省水运企业111家,货运船舶2746艘326万载重吨,占广西内河船舶运力总量的60%以上。依托港口航运优势,该市实施“前港后厂、前港后仓、前港后市”发展战略,在沿江布局贵港江南工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台湾)产业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县工业园区等5大产业园区,形成建材、钢铁、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港工业基地。该市正在规划建设建材、钢材、木制品等12个大型专业市场,并已建成运行西南煤炭交易中心、大型建材市场。沿江产业的发展,推动贵港港从“中转港”向“货源港”的转型,带动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大港”迈向“强港”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后,贵港港努力克服一些“瓶颈”制约,正在向“强港”迈进:从数量增长型港口,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型港口转变;从以装卸、仓储为主的功能较单一的传统型港口,向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现代型港口转变,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过去贵港港吞吐量70%以上是中转货物,这些货物大多是来自云贵川的煤炭、矿石等,从2008年起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的60%左右是本地货物,其中水泥占了三分之一,贵港港正在由中转港发展成为货源港。华润集团短短几年内在西江沿线的覃塘、平南、桂平建设十几条水泥生产线,华电、华强、印尼爱凯尔、台湾台泥也在西江边建设自己的专用码头,从而扩展、拉长了贵港的制糖、造纸、建材、能源、化工、冶金、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支柱产业链条,推动了物流园区的建立和各类专业市场的兴起。

获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复实施的贵港港总体规划,在完善港区布局的同时,更加强调要使贵港港由“大港”向“强港”转型,着力实现港口功能升级。规划明确贵港港未来应在巩固和强化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生产生活服务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加强功能整合或升级,重点拓展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航运商务服务、航运配套产业等功能,提升贵港港在全国内河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大港”向“强港”的转变。

“效益”兼顾“绿色”

吞吐量虽然是衡量港口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指标,发展质量与可持续性尤为重要。为确保贵港港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委托自治区有关部门对贵港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使港口总体规划与环境评价同步进行并产生互动,努力建设生态型港口。

为此,市交通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生态型港口建设。3月以来加快建设“绿色港区”的步伐,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保护生态环境,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增长方式优、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爱凯尔贵港公司在管理与技术上实施环保措施,实行一系列设备与技术改造,煤炭装卸采用简易皮带输送,既节约能源,又避免了污染和货损。

贵港港还积极推动水铁联运等低能耗、低污染运输方式。已开通贵港至昆明铁路集装箱快运班列,2008年以来,水铁联运的集装箱运输量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贵港港正在向着“速度+质量+可持续”型港口迈进,将以“绿色港口”向业界展示双赢的选择。

随着东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珠三角”环境污染治理和西部大开发的转移,东部财富出现了产业调整和向西寻求产业转移的趋势。但从“世界工厂”广东的产业西移看,保留“无烟”、服务型产业、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转移重工业、重耗能产业、重污染产业、资源性开发产业成为必然。西江乃浔郁大地之魂,西江水系是“西江工业化走廊”市场交通资源的硬件。未来的“西江工业化走廊”的市场途径主要在东西两头。在廉价的土地、原料、劳力、动力、工业用排水、运输、便利的商住条件等客观生产要素中,“珠三角”向西最纵深的黄金水道、华南地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更为璀璨,是贵港吸引“产业转移”显著于其他地方的硬件优势。贵港未来工业的主要支柱“东部产业转移”,更可谓因港而成。

经济的发展,在于地方拥经济有的资源、效率和市场需求。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其能为社会提供了多少产品、服务,在于其市场经济的竞争力。产品和服务的背后是社会资源和效率。交通是社会效率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游走四方的腿,交通不便,地方经济寸步难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其效率,高效乃城市之第一功能。城市的效率在硬件方面来说,交换时间的缩短和交换成本的降低,就是效率的提高。而交换的载体就是(包括铁路、公路、水路、信息路等在内的)道路,就是城市(各种)中心的合理布置。陆路纵横,水路中转,港口,虽不是贵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却是贵港城市发展的主要客观基础之一。

贵港之贵在于港。平原和港口,特别是黄金水道的中转港口,确实是上苍对贵港的恩赐。港口强市就是贵港根据自已特点发掘出来的更有效保持吸引和发展工业优势的策略,为其他地方所少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