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公墓
有。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苏州市吴江区黎里西陵公墓拥有行政许可证2个。陵园,属墓地的一种安葬形式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陵园建设要求向着景观化、艺术化、立体化、个性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
宜都旅游
宜都旅游景点大全有天龙湾风景区、奥陶纪石林、大宋山风景区、古潮音洞度假山寨等。
天龙湾风景区位于宜都市五眼泉乡石门,省十一五旅游规划重点建设风景区。这里建有湖北省第一座天文台、金色沙滩浴场、智慧道、智慧迷宫等,集水上运动、观光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奥陶纪石林景区位于宜都市潘家湾乡,国家AAA级风景区。
宋山位于宜都高坝州镇宋山冲,国家A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宋山是一座香山、圣山、长寿山,这里檀香扑鼻,四季花香。景区有千年垂枝银杏、百年桂花、十万松涛林、百亩方向竹、名刹法泉寺。
宜都美食
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特产,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宜都市红花套镇柑桔属宽皮桔类,以鲜食为主,主要品种分特早熟、中晚熟。特早熟品种有宫本、大浦;早熟品种有宫川、龟井、兴津、国庆一号、光明13号、光明27号;中晚熟品种有硕大叶尾张、石川等。日本洋香瓜,又名厚皮甜瓜,瓜味香甜,皮色金黄,表面的纹理,外形美观,是食用和馈赠的佳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宜都
清西陵介绍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之一。
该陵园筹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至1924年瑾妃入葬正式修建完毕,陵区共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以及多名妃嫔、亲王和公主。清西陵在清朝存续期间一直都有专门的机构主持祭祀和日常维护,也有专门的部队对陵寝及其周边进行护卫。
清朝灭亡后,清西陵的保护机构已经无力守卫整座陵园,这导致在1954年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成立之前,清西陵屡遭盗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清西陵得到妥善保护。
1980年,崇陵地宫在清理完毕后对外开放。2000年,清西陵被列为世界遗产。
清西陵这是一个山水组成的梦幻之地,无论山形地貌抑或气脉云势,都达到了风水学上要求的美好与吉祥。而镶嵌其中的营造了近两个世纪的四百多个陵寝建筑,则最大限度的融入了人的精神,表达了崇高永恒又恢宏精美的皇权意象。这就是坐落于河北保定市易县境内的清代皇家陵墓群--清西陵。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历时185年,占地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14座陵寝中,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距今最近,保存最原始,集清代皇家建筑之大成的帝王陵墓群。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碧水长流,如此山水风光为清西陵增添了几分悠美,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
扩展资料:
历史价值
清西陵四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
慕陵建筑的裁减(清朝陵寝中第一个裁去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明楼、宝城等)、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
而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其纪园寝的清朝末期人物光绪皇帝和珍纪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皇太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的历史。
而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的寝宫工程由于清王朝的被推翻而终止,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整体布局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永宁山下,西侧为紫荆关,东侧为燕下都,最南端为大雁桥,与狼牙山隔易水河对望,最北端达奇峰岭,陵区最外侧边界达100余公里。陵区外围由大片林木主要建筑均为“样式雷”主持建造,共计有10座主要陵寝
由西至东依次为慕陵、慕东陵、昌西陵、昌陵妃园寝、昌陵、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崇陵和崇陵妃园寝,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其中泰陵为整个清西陵的建筑中轴线。
泰陵的大红门为整座陵区的总大门。此外在昌西陵和慕东陵之间还有一座怀王园寝,而在慕东陵和崇陵之间还有阿哥园寝、公主园寝和端王园寝。
陵区内还修建有与清西陵中帝后陵寝相配套的机构建筑,包括东西府、行宫、永福寺、衙署、营房等建筑,这些建筑中的机构主要负责陵区的日常管理和祭祀服务。
出土文物
1980年,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清崇陵地宫进行了发掘清理。考古人员发现清德宗的随身饰品除左手内握有的一件翡翠套环和一个莲花玉石之外几乎全部被盗。
棺椁外发现一件作镇墓兽用的兽头。隆裕皇太后棺内发现了一枚腐烂的小荷包,内有275件各类腐朽的珠饰,其中包括4颗大珍珠、112颗小珍珠、9颗大玛瑙球、2个玛瑙吊坠、3个红坠花、113个小玛瑙片。
从金井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1块金壳怀表、3块银壳表、1块珐琅壳表、2个铁球、1个表钥匙、7个金丝圈、1个白玉小人、7个玉件、5个玉别子、1件雕龙玉佩;
2个青玉手摸、3个翡翠背鱼、7个小翠珠、2个翡翠喜字、4个翡翠结石、18个翡翠手串、2个碧玺坠、2个碧玺佛塔、16个碧玺小件、一串共20个碧玺珠、1个沉香手串、5个碧玺结石、13个珊瑚珠、2个珊瑚鱼、5个珊瑚佛头、1个蓝宝石佛头、2个勒子、18个沉香手串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西陵
清西陵景区
清西陵景区是一个充斥着古朴皇族气息的地方,风水龙脉所在,也是清朝时期皇陵中比较知名的一处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物和艺术品,堪称国宝重地,那么清西陵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呢?
清西陵在哪里?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
清西陵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河北省保定市
清西陵景区简介
清西陵位于北京西南98公里的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zui后一处帝王陵墓群。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完工于1915年,其间185年,相继建成了皇帝陵4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3座,以及王爷园寝2座、公主园寝1座、阿哥园寝1座,共计14座陵寝。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形成了以14座陵寝为主,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辅的83平方公里的广袤陵区,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zui完整,陵寝建筑类型zui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清西陵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景区对外开放;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的选址、设计和营建,严格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指导下进行,选址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的宽阔谷地,这里万山拱卫、众水朝宗,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既雄奇壮丽,又清幽典雅。
清西陵具有极高的史艺价值,雍正皇帝的泰陵建有世界上单体规模zui大的品字形石牌坊;道光皇帝的慕陵建有世界zui大的楠木雕龙隆恩殿;嘉庆皇帝的昌陵隆恩殿,地面采用花斑石铺墁,有满堂宝石之誉;光绪皇帝的崇陵采用贵重的铜铁木建造,有“铜梁铁柱”之称;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和回音石;清西陵永福寺、行宫为清代陵寝附属建筑仅存孤例。
清西陵山川秀美,景物天成,自然环境极具亲和力。这里群山环护,河道纵横,北易水河及其17条支流纵贯陵区,如此丰沛的水源在华北地区是不多见的。15000株古松和20万株幼松遍布陵区,是中国zui大的人工古松林,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休闲、度假、养生价值。
景点介绍
泰陵
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1730年至1736年,是清西陵中第一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
雍正皇帝,名胤禛,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位于康乾盛世的中期。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执政期间,勤政务实,整顿纲纪,革除弊端,励精图治,锐意拓新,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古代帝王。雍正登基后,曾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选择陵址,后因风水和土质原因废掉,又另选址在今天的河北易县,并于雍正八年(1730年)开工建造泰陵,从而开辟了清西陵陵区。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建筑年代zui早,规模zui大,风水格局zui为完整。泰陵建筑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等单体建筑74座。虽历经三个多世纪,但至今保存完整。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是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是中国封建王朝zui后一个辉煌时代的产物。
昌西陵
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之———昌西陵,埋葬着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
昌西陵始建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完工于咸丰二年(1852年),有154年的历史。这座陵寝建在嘉庆皇帝的昌陵西侧,所以称作昌西陵。嘉庆一生册立过两位皇后,入葬昌西陵的是他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
昌西陵作为一座皇后陵,其修建仅历时两年,耗银44万两,占地25.5亩。昌西陵的建筑极为朴素,既没有泰东陵的宏大,更没有慈禧陵的奢华,与慕东陵同为清后陵中zui为简陋者。但是昌西陵俭约而不简单,建筑规制的缩减掩盖不了它独具的魅力。
首先是丰富的陵寝彩画内容,清代陵寝隆恩殿的藻井彩画多为三朵水莲衬以十八金点的水浪花纹,而昌西陵隆恩殿的则不同,为金凤图案。在蓝色天空的背景下,一只金色的凤凰引颈凌空,展翅欲飞。彩绘色泽明快,做工精细,形神具毕,栩栩如生。整只金凤为金箔贴就,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富丽堂皇,为清代彩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次是隆恩殿后与三座门间有玉带河一条,河上建有三座跨桥,中间一座有素面栏板,左右两座各为无栏板平桥。这在清代七座皇后陵建筑中,唯昌西陵独有。三是建有神奇的回音壁与回音石。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筑。昌西陵的回音壁与回音石虽然名不见经传,不但回音效果可以和天坛媲美,而且保存的也相当完好。
昌西陵,虽然建筑比较简陋,但其俭约朴素的风格,独具的建筑特色,却又必然使它小而不卑,简而不俗,为自己在中国的古建筑史册中争取了应有的一笔,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研究古代回音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寝。道光帝,名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岁继位,是清朝皇帝嫡子继位里面惟一的一个,在位三十年,享年六十九岁。
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它帝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并用数以千计的楠木雕龙装饰,壮美绝伦。
崇陵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建于1909年至1915年,是中国zui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名载湉,在位34年(1875年-1908年)。在位期间,曾实行“戊戌变法”,仅103天即被慈禧太后废止,此后被软禁于瀛台。1908年11月,38岁的光绪先于慈禧太后一天驾崩,由于二人生前矛盾激烈,使光绪死因变得扑朔迷离。2003年开始,相关专业机构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等进行检验研究,2008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
光绪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赶修崇陵工程,崇陵是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是时代更迭的产物。
崇陵在建筑规模上不如泰陵,但它吸纳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精华,特色鲜明:主体工程木料采用名贵的梴楠木,质地坚硬如铜似铁,有“铜梁铁柱”之称;排水和通风设施极其完善;栽植有珍贵的银松和罗汉松。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
永福寺
明清两代皇室陵寝群中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皇家御用寺庙——永福寺。永福寺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春天,完工于五十三年冬天。
乾隆皇帝在此修建喇嘛庙,是为了使陵寝制度更加完善,而且恰逢他的母亲去世十周年而建。而在陵寝重地修建喇嘛庙作为从事陵寝祭祀活动的专门机构,夜成为封建帝王巩固其统治的思想武器和“敬天法祖”的法宝。而清政府尊崇喇嘛教,将其定为国教,是清政府一项重要的政治政策,有清一代,信守不渝。其目的是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整个寺庙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一路建筑,覆黄色琉璃瓦,是用于供奉佛像的,东西路建筑为灰布瓦顶,是僧房,供当时的喇嘛居住,在清代这里居住着二十名满族喇嘛,以及教习喇嘛,看守兵等共三十多人,由满族喇嘛主持,诵习满文经卷。
前面是山门,山门正中供奉弥勒佛一尊,在山门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
在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现在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燃灯佛,未来世弥勒佛。两侧供奉的十八罗汉,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常驻人间,受世人供养。
大雄宝殿后有两座配殿,东配殿供奉的是关公,西配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正中是普光明殿,殿内正中供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分别为:药师佛、不动佛、无量寿佛。
普光明殿后面是一座转角楼房,为宝云阁,俗称藏经阁,是寺庙图书馆。
游人在赏景游陵的同时,又可以到此上香敬佛,亲身领略传统佛教文化的意蕴。
清西陵以其超俗的气质和独特魅力为专家、学者青睐,为游客所喜爱。现将清西陵的独特之处作以总结,籍此共飨。清西陵牌楼总数在清代陵寝中是zui多的,共有12架。清西陵火焰牌楼在清代帝王陵寝中是唯一的一座。清西陵行宫是清代仅存的皇家祭祖御用行宫。崇妃园寝是清代zui后一座陵寝建筑。清陵中现存zui长的石桥是泰陵七孔桥,总长107米。来清西陵谒陵zui多的皇帝是乾隆,共有29次。在清西陵御笔题字zui多的皇帝也是乾隆,现存共有9处。清西陵是清代帝陵中品种zui为齐全的皇家陵墓群,帝、后陵寝,妃、王爷、阿哥、公主园寝,营房、衙署、寺庙、行宫一应俱全。清西陵古松林是现存的目前华北zui大的人工古松林,现存古松16000株,300岁以上古松近万株。京汉铁路支线(高易铁路)是历史上唯一一条为祭祖而建的皇家铁路。全长46.4公里,终点在西陵梁各庄行宫。
泰陵之zui
泰陵大红门前的三架石牌坊组合是明清帝王陵寝中独一无二的;泰陵具服殿是清代帝王陵寝中仅存的一处。
昌陵之zui
昌陵的陵址是唯一一处由上一代皇帝钦定的陵寝吉地。昌陵是清代帝陵中唯一一座在隆恩殿铺设豆瓣石的陵寝。昌陵大碑楼是清代帝王zui后一座圣德神功碑楼。昌陵明楼在清西陵中是zui高的,比泰陵高25米。
昌西陵之zui
昌西陵是明清帝后陵寝中唯一的有回音壁、回音石的陵寝。昌西陵隆恩殿是清代陵寝中唯一一座以彩凤为天花图案的殿宇。昌西陵是首座不设方城、明楼的皇后陵。昌西陵是规模zui小的后陵。昌西陵是清代后陵中唯一不设龙凤丹陛的后陵
慕陵之zui
慕陵是首破昭葬之制而建的陵寝。慕陵是唯一一座没有方城、明楼的帝陵。慕陵是清代帝陵中唯一在月台设日晷和石幢的帝陵。慕陵是清陵中首座没有圣德神功碑楼的帝陵。慕陵隆恩殿是唯一一座天花板、门窗、雀替雕有龙头的大殿。慕陵是唯一一座将陵寝门改建石牌坊的帝陵。慕陵是唯一一座由帝王本人命名的陵寝。慕陵是清代帝陵中唯一一座隆恩殿及东西配殿不施彩饰的陵寝。
崇陵之zui
崇陵是中国历史上zui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崇陵是唯一一座是由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出资共建的帝陵。崇陵龙风门是清西陵中唯一一座冲天式牌楼门。崇陵是清西陵中排水设施zui为完善的帝陵。崇陵是清西陵中唯一地宫被盗,地宫对外开放的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