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旅游 贵州从江侗寨旅游攻略

从江县旅游

占里

占里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距县城约25千米,全村现有180户8个村民小组722人,寨子虽不大,但这里的人们却创造了一项令世人惊讶的纪录:解放以来人口自然增长为零,被誉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

占里村坐落在深山秘林中,是一个植被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

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停(洞)往(洞)公路从村边经过。距从江县城82千米。

增冲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全楼占地面积115平方米,通高约26米,13层重檐,双层宝顶。鼓楼为杉木结构,枋穿斗连,不用一钉一铆。鼓楼内竖4根粗大主柱,柱高15米,柱脚直径为0.8米,无数穿枋将4根主柱牢固地穿斗组合,形成高耸的主体楼架;距主柱3米的外围竖立8根檐柱,高3.6米,8块大穿枋与内4柱穿斗连接呈辐射状楼架。

1985年11月,增冲鼓楼被列入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邮政部发行《侗族建筑》邮票一套四枚。

流架风雨桥

流架风雨桥,位于从江县西北面的谷坪乡流架村,东西横跨,距县城37千米。始建年代不详,据桥头《回龙桥碑》载,重建于清道光丙戌年,由潘、吴、兰三姓出资修建,历时16年建成,桥下部为单拱结构石拱桥,跨度8.4米,桥长19.3米,宽3.8米,石拱桥平面为“凹”形,木桥置于其上,桥主体为二层,底层为石拱桥,二层为木桥。木桥为二重檐结构,人畜行于其中,中部设六角翘首双楼冠宝顶,两端为三层重檐,风雨桥二层重檐及楼冠檐板彩绘风情图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

2006年6月,流架风雨桥被列入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黄侗寨

小黄是一个美丽的侗族村寨,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构成一个山、水、歌为一体的侗寨。小黄距从江县城27千米,海拔630米,全村共717户,3471人。这里人人都爱唱歌,现村里有歌队61支、歌堂61个。小黄侗寨是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小黄侗族大歌”早已享誉国内外。 1994年,小黄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小黄被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芭沙苗寨

岜沙苗族部落505户2548人,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枪手部落,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饰奇特。

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是中国四大最美梯田之一。

贵州从江侗寨旅游攻略

肇兴侗寨是一个超级给力的少民聚集地,这里用非常悠久的历史,很多地域特色文化和古代的建筑物都遗留下来,满足你的好奇心,下面给大家分享肇兴侗寨自驾游旅游攻略。

肇兴侗寨著名景点:肇兴鼓楼群

肇兴侗寨机场:黎平机场

肇兴侗寨火车站:从江站

肇兴侗寨景区: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肇兴侗寨在哪里: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肇兴侗寨建议游玩时长:一般2天

肇兴侗寨门票价格:100元/人

肇兴侗寨学生持学生证:50元

肇兴侗寨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肇兴侗寨景点级别:AAAA级

肇兴侗寨适宜游玩季节:夏秋两季较适宜

肇兴侗寨,这里显然配套更加成熟完善,街道整齐,店铺林立,有些丽江的味道。

肇兴侗寨停车位多不多:这个还是非常多的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我们居住的水岸肇兴就建在河边,从房间里推开窗,不禁心旷神怡,对面的山、水、鼓楼、绿树青瓦映入眼帘,美得没有一点瑕疵,如果有什么办法能打包带走的话,我一定照单全收。

欣赏完美景,就去吃晚餐了,是长桌宴!

到达后略略失望,并不是如电视中看过的在吊脚楼旁铺一张灰旧的长桌,端上食物一碗一碗。

连接摆放成长方形的锃亮的桌子、洁白的餐具,都在提醒我这里是餐馆呢!

不过后来接二连三的“高山流水”还是让我们观者和饮者都十足地过了一把民族风情瘾。

晚上孩子们去上地理课堂,大人们漫步街巷欣赏流光溢彩的侗寨夜景。

相比苗寨的原始,在这里更适宜住上几晚,细细品味,慢享生活。这是对肇兴的初认识。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寨门口观看了短暂的迎宾礼,开始游览侗寨。

孩子们在观看迎宾礼中的纺线车

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这是最高的信团鼓楼,十一层,高25.9米。

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鼓楼不仅是侗寨和侗族族姓的标志,还是侗族群众休闲、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也是接待客人、集会议事、传递信息和祭祀的地方。

鼓楼从外观观赏像一座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全楼为木结构建筑,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穿合。

传统为中央悬空一根为雷公柱、四根金柱为主承柱、四周有十二根檐柱的结构方法,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

仰望鼓楼的学员们

在鼓楼里放置着很多芦笙,大家禁不住跃跃欲试

话说侗寨有“三宝”,分别是鼓楼、风雨桥和侗族大歌。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也是传统交通建筑。此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这种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中部为桥面,全为木质结构,靠榫衔接。

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

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在肇兴侗寨,有5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

鼓楼和风雨桥来不及一一参观,我们赶赴演出场,观看侗寨的第三宝-----侗族大歌。

据载,《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男女对唱

丢饭卣

四季歌

相比那种“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我倒是更喜欢这些有情景展现和形式活泼的曲目,尤其四季歌,侗族汉子们将一年四季劳动的场景用轻快的动作和歌曲表现出来。

虽然不懂歌词意思,但那有节奏的韵律美让人感受到劳动者的快乐。显然,相比苗族同胞的粗犷,侗族同胞则既能舞又擅歌。

来,我们的观赏团露个脸

侗族大歌每天两次,分别为上午10点和下午6点,整修后可能晚8点还有一场,时间充裕的话,更适宜观看晚上场,灯光效果好,也更清凉。

观赏完这“三宝”,也该动动手了,接下来,孩子们去体验民族手工艺之蜡染。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

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呈现花纹。手法熟练或可以直接以蜡绘图,孩子们则要先在白布上用铅笔勾勒出底稿,然后再用蜡覆盖线条。

画完图案,要把布放到染缸里染色。为方便孩子们操作,就盛出来一盆染料用。染料为蓝靛,是用贵州盛产的植物蓝草,放在坑里发酵而成的。

布料在染缸里浸染几次后,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再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我们呼吸着染料的浓郁味道(有些腐臭)分别浸染了一次,后续就交给店里的婆婆处理,到第二天再来取。

下午,孩子们要在地理课堂上聊聊记记今天的所见、所闻,也会产生新一期的学霸。

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经过了实地的参观体验,孩子们对侗寨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祝福他们。

接受了这么多信息,脑细胞会不会太累,是时候到田野间撒个欢了,我们一行浩浩荡荡去稻田,抓,鱼,去!

先说说稻田养鱼吧。据悉,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真是一举两得。

既然养鱼好处多多,当然不会真正去稻田里抓,而是在一个水泥墙围成的大池子里。

孩子们先是试探着下水,渐渐放开胆子,在池子里能行走自如了。但,尽管寻寻觅觅,那鱼,却只在淤泥深处。

终于有小伙子旗开得胜,手握鱼网的他成就感满满。接下来,爸爸们也助阵帮忙,终于又有所斩获。

但,不知是鱼太少,还是太狡猾,抓到的鱼远远不够晚餐享用(残忍),店老板为证明鱼的丰富存在,带上装备下水电鱼去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新式武器,鱼儿终于难逃被吃的厄运。

抓完鱼,孩子们开始撒欢地玩起水来。潇潇老师事先准备的水枪派上用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期间,远处山间的一片乌云慢慢飘来,霎时间天地茫茫,落起急雨,有的孩子仍在水中逗留,享受这份酣畅淋漓,有的全身变成了泥猴。。。

已出水的孩子忙着做烤鱼。烤鱼真的很美味,晚餐时刚端上桌,就被孩子们风卷残云了!

晚餐不表,欣赏一下摄影师张大哥镜头里捕捉到的那些隽永的片段吧,是不是如诗如画。有时间的话,在这里停留时日,漫步田间,放松心情,真不失为人生乐事呢。

回程路上,徜徉在这片暮色中继续留连,连天空仿佛也眷恋这里,上演壮丽的布景。那些灯光星星点点装饰了夜色,也温暖着游人的心。

孩子们仍顾着在河边戏水不疲,也许有一天当他们再来到这里,已是不一样的心境。水岸肇兴,期待再相聚。

贵州从江旅游景点推荐

1.青岩古镇 AAAAA

青岩古镇

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小镇,名青岩,位于贵阳花溪南12公里处,城门上大书“定广……

2.黔灵山公园 AAAA

从江县旅游 贵州从江侗寨旅游攻略

黔灵山公园

景点位置: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北至关刀岩。旅游线路:贵阳市区乘1、2、10、12、13、16、22、23、33、41、51、72路公交车以及旅游专线车到黔灵公园站下。景点介绍:黔灵山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由“黔南……

3.红枫湖 AAAA

红枫湖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西郊,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风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高原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70多个岛屿,红枫湖的山,或雄奇,或秀美。环……

4.天河潭 AAAA

天河潭

花溪河的支流芦荻河像一条游龙时而穿行于山间,时而潜伏于地下,塑造了以天河潭为核心的这一片奇山异水。天河潭,原名天生桥,因这里有座由溶岩天然生成的大石桥而得名。桥旁,是一个直径约50米,深70米的大地穴,穴底一泓潭水,碧绿幽深,这就是天河潭。潭壁陡峭如刀削,壁底……

5.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AAAA国家级湿地公园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过了十里河滩,进入花溪城镇,就可看到有名的花溪公园了。公园在城镇之中与城镇相互交融,又同十里河滩紧紧相连,难怪陈毅元帅在游览花溪后,会写诗赞叹:“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正道出了花溪公园浑然天成的美之……

6.时光贵州小镇 AAAA

时光贵州小镇

时光贵州是贵阳城西休闲旅游主题商业街区、贵州100个特色旅游景区之一,位于贵阳百花湖、红枫湖之间,是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食宿、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主题商业街区。“时光贵州”小镇所在地清镇市,在明朝时期是“威清卫”和“镇西卫”两个卫所名字的简称,而这两个名称……

7.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 AAAA

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

“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是由深圳盛鹏达投资集团投资开发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是“十二五”期间贵州安顺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列为省、市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航大道,占地面积约4.3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山体及废弃水库),总计划投资超佰亿元……

8.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AAAA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息烽集中营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纪念馆成立于1997年,明确为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息烽县文化广播电视局。2006年……

9.南江大峡谷(开阳峡谷生态公园) AAAA

南江大峡谷(开阳峡谷生态公园)

开阳南江大峡谷,距贵阳市六十余公里,以气势宏大的喀斯特峡谷风光和类型多样、姿态万千的瀑布群落为特色,是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都很高的风景区。峡谷全长四十多公里,最深处达三百九十八米,经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南江峡谷地层古老,河谷深切,为典型的低中山峡谷地貌景观,十分壮……

10.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 AAAA

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

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位于修文县扎佐镇境内的扎佐林场,距贵阳仅35公里,交通便捷。这里-葱葱,绿波荡漾,是你养心、润肺的“天然氧吧”。徜徉其中,不但可以玩山、观景、赏物,还可以倾听山野间猿啼、虎啸、狮吼和鸟的歌唱。园区占地约5000亩,目前园内有大象、熊猫、华南虎……

从江必去景点

从江县景点有加榜梯田、占里村、增冲侗寨、宰俄鼓楼、巨洞侗寨等。1、加榜梯田:位于从江县月亮山复地加榜乡境内,以梯田独特景观为特色,集湿地保育、科普宣教、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占里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坐落在深山密林中,是一个植被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

从江县景点有加榜梯田、占里村、增冲侗寨、宰俄鼓楼、巨洞侗寨等。

1、加榜梯田:位于从江县月亮山复地加榜乡境内,规划总面积2916.3公顷,是以保护加榜梯田湿地及以梯田为载体衍生的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核心,以梯田独特景观为特色,集湿地保育、科普宣教、生态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占里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坐落在深山密林中,是一个植被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村外苍山叠翠,门前流水淙淙,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鼓楼、风雨桥历历在目。

3、增冲侗寨:增冲侗寨为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乡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增冲侗寨的真实写照。

4、宰俄鼓楼:位于从江县北部,距县城65公里,海拔800余米,坐落在一田坝上。全村分为宰俄、宰养、宰雷三个自然村寨,村寨之间相隔一华里。

5、巨洞侗寨:巨洞侗寨背靠莽莽青山,脚抵滔滔都柳江,整个寨子错落有致地展现在江对岸的山坡上,像一面扇子。特有的环境孕育出南部侗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八洞大歌(河边侗族大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