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 旅游
维也纳森林,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宫,美泉宫,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时代的辉煌为维也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雄伟建筑,而作为“音乐之都”也吸引了贝多芬、莫扎特和马勒等众多音乐家,继承了他们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和文化遗产,使得维也纳成为一座远近闻名和深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维也纳永远充满着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节目。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现代戏剧、电影、舞蹈演出或歌剧、音乐剧、艺术展览或音乐会及演唱会,无论您何时驾临、您都会有无限的发现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闲地坐在闻名世界、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厅喝杯咖啡,或拜访一流的传统葡萄酒场(Heurige)。在维也纳您还可品尝到欧洲各国高级的烹饪技术。
维也纳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这里天才涌现,名家辈出,贝多芬、莫扎特、斯特劳斯等音乐大师,更是名垂千古,在“蓝色”多瑙河畔,一边欣赏城市美景,一边聆听经典旋律,与这位“多瑙河女神”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实为一种享受。维也纳是美食家天堂。饮食可谓名家荟萃,这里的餐饮也吸引了不同国家的风格。在这里,游人可以品尝到到来自各国的美食。维也纳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同时是欧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城市之一。维也纳森林环抱市区,多瑙河从市区静静地流过。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维也纳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即老城,素有“维也纳心脏”之称,这里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塔耸立蓝天。围绕内城的内环城线,宽达50米,路边生长着各种树木,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内环城线与外环城线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儿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环城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面是别墅区、公园区、宫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园,也是游人云集的地方。游客乘坐具有维也纳特色的马车行走在维也纳的内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城内还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皇宫、奥地利最繁华的步行街KärnterStraße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馆、富丽堂皇的Ringstraße环城大街,还有各式各样的酒馆、爵士酒吧、舞厅和艺术画廊等。维也纳的大部分旅游景点常年开放,比如美泉宫、霍夫堡皇宫(Hofburg)、贝尔佛第宫(Schloss Belvedere)和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游客大多选择夏季来旅游,也有不少游客在每年12月来到维也纳参加圣诞市场。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而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标志。
维也纳同时也是一座国际会议城市,2006年共承办了147项国际性会议,超过了巴黎和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会议城市。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它装饰精美,金碧辉煌,被称为“金色大厅”,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会。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亿以上。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木刻、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
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享受。
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
维也纳的专家们在协会大厦建成125周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金色大厅”的确是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金色大厅”在新年这一天总是花团锦簇,充满着春的气息。这些鲜花都来自意大利的“阳光之城”圣雷莫,是意大利人民送给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好的贺礼。维也纳的园艺师们,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员,都前来参加会场的布置工作。每一年主题花束的品种和色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卫星电视转播时,细心的电视同行们总是询问一下花的颜色,避免在设计电视字幕时叠加上相同颜色的标题,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
金色大厅也见证了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历程。自1998年中国民乐乐团第一次在此演出并引起巨大反响,受到热烈欢迎,中国民乐已经开始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西方上层社会素质和品位的表现。
金色大厅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圣殿;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均在金色大厅做过演出。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谭晶和天才钢琴演奏家郎朗先后在此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东方的艺术魅力。为推动中国青少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集中展示中国青少年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在奥地利驻华大使馆、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部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世纪广联国际文化传媒承办的“梦想绽放-中国青少年(2012)维也纳金色大厅新春音乐会”将于2012年元月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此后每年新春之际都将在此演出。
中国艺术教育联合会先后联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单位发起主办了组团赴金色大厅演出的活动。“梦想绽放”系列音乐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无论从参演的节目质量,音乐会整体演出效果及观众的反响,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赞誉,已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与欧洲艺术交流活动的佼佼者。 2013年8月11日,中国艺术教育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梦想绽放”维也纳金色大厅夏季音乐会一如既往的将在举世闻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音乐会为全国各地才华横溢的管弦乐团、合唱团体、民族舞蹈表演及其他类型优秀艺术团体提供了一个国际范围内的演出、互动和交流的舞台。
维也纳旅游景点介绍
维也纳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维也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维也纳有哪些旅游景点呢。维也纳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维也纳著名旅游景点介绍吧。
维也纳音乐厅
这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1872年到1875年间着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亿以上。
美泉宫
美泉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Vienna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称此泉为美丽泉。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其中收藏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艺术珍品,其中有古埃及文物、希腊和罗马雕像、装饰艺术作品、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钟表器械等,另外还有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时期种种稀奇古怪的作品。上宫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和柯克施卡作品,还有西勒和法国印象主义的伟大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克里姆特的“金”、“画”、“吻”和“朱迪斯”。下宫的馆藏主要集中在中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厅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浪漫派和圣坛画像下后哥特风格大师米歇尔·帕赫尔、卢兰德·弗鲁夫和康莱德·莱布的作品。
维也纳中央陵园
寂静的陵园里拜奠者显得微不足道,这里更多的是大自然的体现,草地、树木和小鸟,仿佛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在他们中间,就躺着那些伟大的生命: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施特劳斯家族等。林立的墓碑,静穆的雕塑,安详的祭烛与花束,构成一座古典音乐的殿堂。这是全欧洲最大的陵园,面积相当于一个行政街区,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等名人墓均在此。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歌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在这里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着名歌剧。
茜茜公主博物馆
茜茜公主弗是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年至1916年)的皇后,在维也纳皇宫新近开放的茜茜公主博物馆,使众多的茜茜公主迷能够近距离的走近这位美丽皇后的生活,特别是她对宫廷礼仪的反抗、对美丽和瘦身的疯狂追求,以及对运动的极度狂热和对古典诗歌的疾迷。当年,茜茜公主入皇宫时建造的体操房也让人惊叹不已,作为皇帝的妻子,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当时最美丽的皇后。她从一位公主成长为深受世人瞩目和爱戴的奥地利皇后,直至1898年不增遇难,这传奇的一生在这座博物馆中精彩再现。
不要以为维也纳旅游景点就上述几处,还有很多的,如梅尔克修道院、霍夫堡宫、维也纳国会大厦等等。维也纳的美好和古典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需要您身临其境去感受它的无限魅力。
;维也纳简介
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面积414.5平方公里。人口156.3万人(2000年)),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奥地利州首府。西欧至巴尔干半岛的铁路枢纽,多瑙河港。
公元前是凯尔特人居民点。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公元881年以“维尼亚”首见记载,十二世纪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十三世纪末至1918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以后是奥地利首都。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玛丽亚·铁列西娅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1945年起曾由苏、美、英、法分区管理,1955年对奥和约签订后四国军队撤退。
维也纳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冬温和夏凉爽。东阿尔卑斯山支脉维也纳林山伸展于西郊,绿林成片。山之西是华丽住宅区,花园及葡萄园围绕。多瑙河流贯市内,水碧山秀,风景如画。登上城西的阿尔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城东面对多瑙河盆地,可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北面宽阔的草地宛如一块特大绿色绒毡,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间。房屋顺山势而建,重楼连宇,层次分明。登高远望,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宽50米,两旁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卵石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顶耸入云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香布伦宫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有希腊式建筑、雕像及喷泉。多瑙河及多瑙运河间的岛上有大公园。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宽、4公里长的环形大道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成为欧洲最优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环形大道与另一相平行的环行路之间为中间层,这一带为商业区、住宅区、也有宫殿、教堂等夹建其间。第二环形路外为外层,市西有幽雅的公园,美丽的别墅以及其它宫殿建筑。在这众多的宫殿中,以位于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龙宫引入注目,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一个遗迹。城区东南部的“美景宫”为18世纪初卡尔皇帝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战功的欧根亲王所造。旅游业发达。东北郊和南郊是工业区,有冶金、机械、汽车、铁路车辆、化工等部门,服装及印刷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
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维也纳为第三个联合国城市。1979年建成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气势雄伟,是许多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它曾是长期称霸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机构所在地;1814年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旷日持久的维也纳会议上施展阴谋诡诈的政治权术;1815年俄、美、奥3国皇帝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力图扑灭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在欧洲大革命的影响下,维也纳发生街垒战,梅特涅逃亡伦敦;1867年成为称雄欧洲大国奥匈帝国的首都;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一跃而为德国纳粹的头目,1938年3月率军长驱直入维也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战争期间,全城遭到53次轮番轰炸,不少古典建筑被毁;1955年5月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在“美景宫”会议厅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4国占领状态;1955年10月16日,奥地利议会宣布宪法性法律“永久中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维也纳-历史文化之都:维也纳永远充满多姿多彩吸引人的文化节目。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现代戏剧,电影,舞导演出或歌剧,音乐剧,艺术展览或音乐会及演唱会-无论您何时驾临,您都能有无限的发掘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闲的坐在闻名世界,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厅喝杯咖啡,或拜访一流的传统葡萄酒场(Heurige)。在维也纳您更可品尝到欧洲各国,美味高级的烹饪技术。
维也纳-音乐之都:几世纪以来音乐一直都离不开维也纳,与它紧紧相连。它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史特劳斯的圣地。维也纳悠久的音乐遗产延续至今。闻名全世界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中永远得到爆满观众的热烈掌声。而维也纳音乐学院不断的孕育出在国际音乐界中脱颖而出的乐者。除此之外,维也纳丰富活跃的现代热门音乐舞台及场所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如果您喜欢音乐,维也纳绝对让您无法忘怀。
历史人口
20世纪初期,维也纳曾经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维也纳的人口在奥匈帝国时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长,当时的维也纳聚集了很多从这个帝国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捷克人返回他们的祖国,这导致这个城市的人口减少。在接下来的移民时期,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
维也纳美食
维也纳的美食源于各民族饮食的融合,在吸收了各种烹调方式后,形成了维也纳炸牛排、精煮牛肉、烤排骨和烤猪肘子等当地菜色。这些大菜之外,维也纳的各种甜点也极为诱人,空心蛋糕(Gugelhupf)、皇帝蛋饼(Kaiserscharren)和著名的巧克力蛋糕萨赫蛋糕(Sachertorte)等香味十足的甜点,在维也纳的各家餐厅和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中都可以吃到。
说到甜点就不能少了咖啡,维也纳的咖啡馆风格多样,但都提供香浓的多种咖啡口味。咖啡之外,数百种奥地利啤酒更丰富了维也纳的饮品选择。此外,奥地利著名的白葡萄酒和杏子烧酒(Marillen)等果酒也是上佳的饮品。
前菜和汤类
肝丸子汤(Leberknoedelsuppe):清炖牛肉汤加入肝丸子。
面块汤(Griessnockerlsuppe):清炖牛肉汤加入嫩玉米团。
炒饼汤(Frittatensuppe):清炖牛肉汤加入切成丝的炒饼。
鸡蛋饼汤(Frittatensuppe):鸡蛋饼切成丝加入牛肉清汤。
麦丸子汤(Gribnockerlsuppe):麦丸子加入牛肉清汤。
主菜
清炖牛肉(Tafelspitz):用牛腿部的精肉和蔬菜清炖而成。维也纳的典型吃法是在上面浇上不同的冷汁,如香葱汁、辣根和苹果汁,或辣根面包汁。热式配菜有马铃薯泥或菠菜泥。
维也纳小牛排加马铃薯色拉(Wiener Schnitzel mit Erdaepfelsalat):小牛肉排切成大片,浸入蛋糊,外面裹上面包屑,放人油锅内炸透。拼盘配柠檬片和马铃薯色拉。维也纳肉排有时也用猪排作成,其烹制办法和拼盘同牛排一样。
红烧牛肉(Gulasch):一种味道浓烈,由奥地利的邻邦匈牙利传入维也纳的菜肴。作法为将切成块状的牛肉放在红辣椒调成的调味汁里烹煮而成。
排骨(Spareribs):炖或烤猪排骨,配之以烤马铃薯,洋葱片和青蒜汁。
火腿杂块(Schinkenfleckerl):将火腿和洋葱切碎,拌入面包丁,浇上打好的鸡蛋,放入炉内烤好,上菜时配上生菜。
奥地利甜点/糕点
苹果卷(Apfelstrudel):苹果切成薄片,拌人黄油面包屑、香料、糖、葡萄干、核桃仁搅成馅,放进酥皮卷内烤制而成。
皇家薄酥糕(Kaiserschmarren):加葡萄干和核桃仁的黄油煎成薄饼,撒上些糖。此餐通常趁热吃。附加餐:蒸苹果或李子。
萨赫蛋糕(Sachertorte):蛋糕烤好凉下来之后,撒上杏酱并涂上一层巧克力糖衣。用餐时配以调好的奶油,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