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意思是: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头上?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对镜悲白发的情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怯,写得十分生动传神。虽是描写暮年悲白发,但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仍见洒脱。诗中一夸张,一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坐在明镜前,木然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
《秋浦歌》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是哪里
石台秋浦
石台,是安徽省石台县,在皖南山区西部,这个县镜内有条河,叫秋浦河,秋浦河亦名云溪河,跨祁门、石台、贵池三县(市)。
这条河是石台人民的母亲河,河水清澈,风景秀丽,有许多可爱的小精灵快乐地生活在那里,给秋浦静谧的秋浦河凭添了诸多旖旎和生机。
石台是一个生态旅游县,秋浦河上游有怪潭景区,下游有秋浦渔村,都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另外,距离县城不远还有一个天然的溶洞-篷莱仙洞,大自然的杰作鬼斧神工,还有一处景就是牯牛降景区,山中水清石奇、山中松树木亦有黄山松之姿,很美。
附图如下:
1.县城全貌(图中的河即为秋浦河)
2.秋浦河里的野鸳鸯
3.秋浦河里的白鹭
4.秋浦河里的仙鹤
5.秋浦河里赛龙舟(秋浦渔村)
秋浦风景区介绍
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全长180公里,从南向北穿镇而过。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古石城遗址、昭明钓台、仰天堂等名胜古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主要组成部分。
李白诗中的秋浦在哪里
李白诗中的秋浦在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康震老师说,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秋浦水是一片相当大的水域,里面长满了芦苇。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我们知道以《秋浦歌》为题的诗篇就有十七首。
李白对安徽情有独钟,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境内多山水。一条秋浦河缓缓流淌,最终注入长江。秋浦河是石台县的名片,这条河因李白而知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先后五次来到秋浦,写下了45首诗歌。
快速背诵不是的方法:
1、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把握内在的逻辑。这样在用到的时候,就容易还原成诗词的语言,使我们能够回忆起来。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的。
2、图画联想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这类方法尤其适合背诵景物类诗文。
3、对比诵读法
相对之美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天对地、日对月、东对西、昼对夜,中国古人把这些现象演化为文字形式来抒发情感、表达意愿,可谓一种伟大创举,其中就有很多对比。我们可以把古诗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4、逻辑顺序法
任何文章,都有一个线索,都要有一定顺序的,例如《桃花源记》,是以行踪为线索,《扁鹊见蔡恒公》呢,是以疾病为线索,《核舟记》呢,是以描写船空间为线索,你先把这个线索写下来,然后接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