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的管理 景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旅游景区的管理

1、总体管理

旅游景区要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实行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2、项目配置原则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其次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

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必须要游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游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工业社会之后,技术的隔离和社会忧伤与焦虑创造了对社会互动经历的需求。比如电话导致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但技术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当顾客的口味与偏好转向老式价值时,景区必须提供社会互动的体验。

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3、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

景区资源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比如在温泉度假区,50 63℃温泉水用于供热采暖;37 50℃用于洗浴;30 35℃用于养殖(鱼、虾、蛇)与景观用水;20 25℃用于农业(浸种、育秧、种菜、养花)、泳池用水、湿地用水;10 20℃农田灌溉。或循环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休闲度假村,其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猪肉、鱼、蚕等可供游客食用、垂钓、或作为旅游商品购买。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

4、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5、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

在地中海俱乐部,导游是地中海俱乐部的灵魂。像朋友一样与游客同吃同住同娱乐,与游客打成一片。又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游客有求必应。在共同营造景区氛围中,员工起着主导作用。这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游客接触的每一细节。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游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管理,这一切都为了给游客一个快乐体验。

景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首先,提高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与管理者,让其充分认识到旅游安全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旅行社、景区网站、景区工作人员等方面的积极宣传来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三,鼓励游客在出行前应有充分的自我保护的准备和自救、求救的安排,即游客的体质和适应力是否适合旅游景区的各种旅游活动,增强游客的景区旅游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景区安全管理机制

一方面,景区安全管理应以政府为核心,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应从政策法规上制定景区的安全管理机制,从法律上规定其责任与义务,邀请专家评估旅游景区安全,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景区管理部门与旅游从业人员应建立景区安全保障机制,要将景区安全责任到人,积极组织景区管理人员参与相关的培训,加强景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3.加强政府部门协作

旅游安全管理部门涉及多个政府职能机构,如旅游、工商、交通、林业、环保、安监、水利等诸多部门。景区管理者要主动与这些相关部门加强联系,签订景区安全事故救援协议。当景区安全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可以及时提供救助,将景区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4.强化旅游安全保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首先,科学设计与合理组织景区游线,并在景区游线地图上明确标明哪些地段可能存在哪些具体的安全隐患,让游客提早针对性做好防范措施,例如在雨雪天气中某些山地景区的部分游线无法正常运营,就应提早告知游客,并适当向游客退费。其次,加强旅游景区安全保护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景区内放置的警示牌上应加注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语言进行安全提示以提醒自助游的外国游客,并加注景区紧急电话。第三,严格监控景区游客数量,当景区旅游接待设施已经到达阈值,就必须停止接待游客,并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安全事故初步预案。

5.加强景区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建设,富瑞泰景区管理认为景区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具有如下几个主要手段:

第一,利用多种媒介方式及时发布景区安全信息,例如在景区网站、景区内部重要服务节点发布安全提示、出行准备、避免方式与自救方法,及时向旅行团队的负责人电话或短信告知安全提示。

第二,在景区网站、景区门票、景区宣传单上进行危险标注,做出行为规范提醒。第三,通过景区吉祥物的形式在现场发放安全文本材料,建立安全档案,要求人员对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第四,在景区安全隐患处设立警告牌,并随时检查警告牌的情况,做到及时醒目地提醒游客。

6.建立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第一,对景区内高风险区域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科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对策。

第二,在这些区域应提供简单有效的救生防护设施,并定期组织旅游管理安保人员进行救援演习,熟悉救援程序,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及技能要领,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第三,定期举行必要的景区安全知识与救援技能培训,要增强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双方面的安全意识,增强游客自救和景区救援能力。

7.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第一,旅游景区要严格遵守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容量,建立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制度,防止忽视资源保护的管理方式,从景区收入中拿出固定比例用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二,与工商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加强景区内外运营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统一管理,营造景区良好的经营与消费环境。

第三,制定治安巡防措施,安排保安对景区内的治安做出规范管理,尤其是对夜间的景区要做好巡逻工作,避免出现重大盗窃、纵火、杀人、投毒、爆炸、骚乱以及蒙骗游客、强拉强卖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旅游景区的治安秩序。

泰安不花钱的好景点

1、大面积水域公园——东湖公园;2、南湖公园;3、周末休闲畅玩的好去处——泮河景区;4、依山傍城的公园——虎山公园;5、天外村;6、以花木为主景的公园——复圣公园;7、上泉村。

泰安不花钱的好景点:一、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接近三分之二的面积都是水域,由南到北,豁然开朗,浑然一体。站在湖边,一湖秋色尽收眼里。

二、南湖公园

南湖总是给人们以舒服的感觉,或早或晚,陪着家人,或约上三个朋友。湖面的风,湖边的柳,还有木凳子。

三、泮河景区

波光粼粼的河面,飞珠滚玉一般的喷泉,这是一个真真正正被称为"泰城巨肺"的公园。蓝天、碧水、画桥,正是周末休闲畅游的好去处。

旅游景区的管理 景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四、虎山公园

公园依山傍城,青山碧水,阁桥廊亭相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相映生辉,徜徉其间使人不觉沉醉。

五、天外村

山间平湖,山色湖光,相映成趣。每当夏秋时节,水从坝上溢出,形成瀑布,令人心旷神怡。

六、复圣公园

北靠悠悠汶水,东邻泰沂山脉。以花木为主景,以亭廊为点景,形成各自不同的意境。亭台楼阁、湖湾栈道等相互渗透,呈现出优雅、恬静的自然景色;地貌起伏变化,山水环绕,空气清新,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七、上泉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泉村古泉群有"江北第一泉"的美称,有名的泉就有 5处。村中泉水潺潺,长年奔流不息,生态优良,民风古朴。

附近300公里自驾游

500公里左右自驾游推荐:周庄古镇、狼山风景名胜区、黄山、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乌镇。

1、周庄古镇。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国家五A级景区,位于苏州东南,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之处。从上海市中心自驾约80公里。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的河道之上完好地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等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

2、狼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北岸,南通市南郊,从上海出发自驾约130公里,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由狼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和军山组成,西临长江、山水相依,合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般排列,狼山为五山之首。

3、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从上海市中心出发自驾约420公里,有72峰,主峰为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天都峰、光明顶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4、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区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从上海自驾约310公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座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状,南北最长处约为8.6里,东西最宽为3.5公里。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高处是佛顶山,海拔约为300米。

5、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京杭大运河沿镇而过,河流纵横交织。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拥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年的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的美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庄古镇百度百科-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