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全域旅游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实现全方位、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整体性,在旅游发展中不再局限于单一景点或有限区域,而是将整个地域作为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将不同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包括自然景观、人文遗产、传统文化、特色手工艺等。通过整合,形成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2.创造特色产品: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特色旅游产品,包括主题旅游线路、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这些产品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和活动,吸引游客并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3.优化旅游服务: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推动产业融合:将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例如,与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相结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5.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旅游管理和规划,提高景区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管理效能,建立健全的旅游监管体系。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海南全域旅游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线图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位于环海南岛沿海,主线规划总里程约1000公里。

蜈支洲岛旅游风景区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林旺镇后海村,拥有丰富的海底生态资源和水上运动项目,是一座集海岛观光、项目游玩、蜜月度假和亲子旅游于一体的国家海岛旅游度假区。蜈支洲岛座落在海棠湾内,全岛的海岸线长5.7公里,每一个角落都风光各异。坐在电瓶车上沿环岛路欣赏蜈支洲岛的风景,美不胜收。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与新华北路交汇处东南角。骑楼建筑遍布在海口新华路、中山路、长堤路等多个街道,是海南历史文化名街。骑楼老街主要是指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

海南特色小吃推荐

薏粑是很多海南人民从小就爱吃的美食小吃之一,小时候家里都会自己做,简单又好吃,其实跟很多地区的糯米糍粑做法是差不多的。只是海南人喜欢在里面包裹上红糖椰丝馅,馅料用红糖、椰丝、花生碎和芝麻一起炒香。

陵水酸粉这也是一道海南的特色美食,我个人就特别爱吃,酸辣甜香,搭配上海南特制的灯笼辣椒一起吃,味道绝了。浓稠的红料汁,搭配上细软的粉丝,再搭配上一些牛肉干、鱿鱼干、鱼饼、虾干韭菜,香菜等配料,吃的时候拌一拌,太开胃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南

海南必去十大景点排名

海南必去的十大景点排名有:亚龙湾海滨风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分界洲岛旅游区、石山火山群、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风景区、蜈支洲岛旅游区、槟榔谷旅游区、南湾猴岛。

1、亚龙湾海滨风景区

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是三亚地区,最值得打卡的景点之一,主要是水质好,距离市区也不远,并占据了各个方面的优势,在亚龙湾不可错过几处景点,绝美的海边公路太阳湾,清澈见底的玻璃海著称百福岛等景点。

2、南山文化旅游区

拥有高达108米的海上观音,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金玉佛像,目前,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整个南山景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有着碧海蓝天与细软沙滩的山海景观,以及浓厚虔诚的佛家气息,由于南山文化旅游区较大,可以乘坐电瓶车游览,而主要看点有海上观音→金玉观音→南山寺→不二法门等景点。

3、大小洞天旅游区

大小洞天旅游区,是中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自古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游览大小洞天,有几个独特几处,千万不可错过,龙血树,千年的长寿树,被美誉为南山不老松,洞天福地,道家隐居和修炼长生不老的地方,大小洞天与南山景点,可安排在1天游玩。

4、分界洲岛旅游区

分界洲岛旅游区,海南岛南北气候的重要分水岭,有冰火岛之美誉,岛上海水清澈,能见度极好,是海南最适宜潜水,观赏海底世界的海岛,有很多的娱乐项目,还可以乘坐观光潜水艇,在海底风光探秘等。

5、石山火山群

石山火山群,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距今1万多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距离海口城区约20公里左右,是海口必打卡的景点之一,石山火山群共有大大小小火山34座,最具代表性的是马鞍岭火山,火山口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也可攀登至山顶,可观海口城区全貌。

6、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旅游区主要由蓝月谷→梦幻谷和三道谷组成,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景观的缩影,堪称中国钻石级雨林景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这里可以说是三亚的后花园,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阵阵清新凉意,仿佛置身绿色大氧吧。

7、天涯海角风景区

天涯海角景区,是海南标志性景点,因景区分别刻有天涯海角字样的两块巨石而得名,以美丽迷人的热带海滨自然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而驰名中外,在此拍照留念的人,也是超级之多,景区不算太大,但步行游玩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体力,建议乘坐电瓶车游玩。

8、蜈支洲岛旅游区

蜈支洲岛旅游区,是三亚建设最成熟的岛屿,曾有人把它称作中国的马尔代夫,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唯一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的海岛,岛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达到6~27米,岛上的风景优美,一派热带海岛风光,这里海水能见度高,水下世界绚丽多彩,非常适合潜水。

9、槟榔谷旅游区

因一条延绵数千米的槟榔谷地而得名,以南国古老的文明为史脉,黎苗风情为中心,热带生态园林为纽带,由非遗村→田野黎家→谷银苗家等七大文化体验区组成,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可以同时体验一下,黎族和苗族的生活,高高的建筑,原始的图腾,很吸引眼球,沿途很多位黎族老人,现场的黎锦编织的演示,这里是一处较有特色的景区,可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10、南湾猴岛

南湾猴岛景区,是世界上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猕猴自然保护区,南湾猴岛在陵水县南湾半岛上,三面环海,岛上有千余只猕猴,这里又被称为猴岛,小朋友的乐园。

走进猴岛,顽皮可爱的猴儿们在绿荫下,树枝间扑腾纵跃,追逐打斗,旁若无人地嬉戏,这里非常适合亲子游,带孩子了解灵长类动物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孩子对大自然与科学的亲切感,既旅游又能增加科普知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亚龙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湾猴岛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