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十大景点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的西北部。
洪都拉斯北邻加勒比海,东接尼加拉瓜,南邻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湾,西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国有多条山脉,其中科马亚瓜山脉为最高峰,海拔高度达到2870米。
此外,该国还有一些河流和湖泊,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洪都拉斯湖,位于该国南部。洪都拉斯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在20℃至35℃之间变化,降雨量较大,尤其是在雨季。
洪都拉斯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美丽的海滩、珊瑚礁、山脉、瀑布、古文明遗址等。科帕安古城是洪都拉斯最著名的古文明遗址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洪都拉斯还有许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提供了徒步旅行、生态旅游和冒险旅游的好去处。
洪都拉斯的旅游景点如下:
1、洪都拉斯大蓝洞
大蓝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位于伯利兹外海约96.5公里处,比邻灯塔礁。大蓝洞外观呈圆形,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大蓝洞为石灰岩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期,后来因海水上升,洞顶随之塌陷,遂变成水下洞穴。由于水深达145米使之呈深蓝色。
2、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1982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后两次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保护区是山区和低地组成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超过2000种。本区也是从墨西哥向南至中美洲的中美洲生物走廊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地图位置
钟路区。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洪都拉斯大使馆,地址位于首尔特别市钟路区钟路2街6号。洪都拉斯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洪都拉斯共和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
洪都拉斯女孩
洪都拉斯人不漂亮。
中美洲洪都拉斯的居民,主要由西班牙移民与印第安人长期结合而成。共396万人(1982),多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以科尔特斯省和阿特兰蒂达省的人口密度最大。城市人口占33%。使用西班牙语,北部沿海地区广泛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印第安人尚保留一些传统信仰。
16世纪初,印第安人被西班牙征服。1821年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目前,居民中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混血种人约占91%,其中一部分是从危地马拉迁来的印第安人、西班牙人混血种人的后裔,肤色较黑,在各省几乎均占多数。
洪都拉斯人的经济生活状况:
洪都拉斯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香蕉、玉米、咖啡、棉花、甘蔗、可可、小麦、水稻、木薯、豆类等。东部地区畜牧业发达,饲养牛、羊。工业有木材加工、卷烟、纺织、制糖、食品等。近几年来,造纸、化工、水泥、橡胶和小型钢铁工业也有所发展。
洪都拉斯人的文化深受西班牙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城市房屋富有西班牙建筑风格,农村中印第安人村落的色彩很浓厚。城市居民多穿欧式服装,流行戴宽边草帽。印第安人中男人一般穿短上衣和斗篷,束腰带;妇女一般穿长及膝下的裙子,上身裸露。大众食物是玉米、豆类、大米等。多数居民生活贫困。
洪都拉斯国家简介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次是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洪都拉斯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0%,主要种植咖啡、香蕉、棉花、烟草、玉米、豆类和木材等农作物。其中,咖啡是洪都拉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占据了国家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工业方面,洪都拉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制药、纺织品、鞋业、制糖等领域。其中,纺织品和制衣业是洪都拉斯最大的制造业行业之一,但由于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纺织品和制衣业产品都是以低价为主要卖点。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是洪都拉斯最为发达的领域之一,洪都拉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如玛雅文明遗址、海滩度假村、雨林、国家公园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此外,洪都拉斯还拥有一些国际服务业公司和自由贸易区,如金融、电信和出口加工区等。
自然环境
1、区域位置:洪都拉斯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海岸线长1033公里。
2、气候特征: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3℃;雨量充沛,北部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
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是因为洪都拉斯部分海面在5月到7月间会形成龙卷风,龙卷风把海里的鱼卷到天上,又把它卷到部分地区扔下来,就成了鱼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洪都拉斯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