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化旅游
淮安十大著名景点如下:
1、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境内,位于淮安区西北边陲,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
2、金湖水上森林景区
拥有万亩水杉林的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位于金湖县涂沟镇唐港境内,距金宝一级公路(向南)2.5公里。这里南临高邮湖,北接宝应湖,东与宝应县隔湖相望,总面积1.1万亩,其中林地10432亩,水面548亩。
3、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1996年明祖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4、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铁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为70.58平方公里,其中23.73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
5、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
里运河文化长廊,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淮安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包含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
景区分为“起”、“承”、“转”、“和”四大板块,是文化旅游、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多功能于一体。
6、都梁公园
都梁公园位于江苏淮安。盱眙,别称都梁。盱眙,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城湄淮水,清流绕城过,秀丽的都梁公园就坐落城中。都梁公园由杨大山、斗笠山、募旗山、木山相连而成,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环山道路4.2公里,海拔111.9米。
7、洪泽湖
洪泽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部,淮安、宿迁两市境内,是未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
8、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
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即“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山水大道,盱眙县城区北部,淮河大桥右侧,项目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源自象山建材矿山,是清朝后期就进行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的百年老矿。
9、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城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建设时期已经无从考证,从南北朝时期开始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中途有进行修葺。如今这里以镇淮楼为中心,开辟成了一座公园,人们可以来这里游玩。
10、中国漕运博物馆
了解江苏淮安的人都知道,来淮安要体验漕运,那么漕运博物馆也是淮安必游玩的地方之一。博物馆位于“老淮安”古城正中心,外观为明清时期江淮流域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呈“品”字形,中间部分是主展览厅,东侧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
江苏淮安旅游景点
淮安河下古镇景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河下古镇坐落在江苏淮安市古城西北,这里曾经建有漕运最高管理机关漕运总督署,是南北水运的枢纽,素有“七省咽喉”之称。河下古镇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明清时,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的称号。
淮安周恩来故里景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周恩来故里景区主要包含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驸马巷历史街区和河下古镇景点,景区内拥有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00多处。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周恩来故里的历史、人文内涵厚重,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淮安府署景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淮安府署,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为淮安市的标志性的古建筑,淮安旅游的热门景点。淮安自古人文荟萃,城内名胜古迹星罗密布,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之一的古代府级官衙,更是显其历史地位。
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铁山寺·天泉湖景区位于中国龙虾之都--盱眙,是江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王国。景区山、水、林、泉、石、洞自然造化,佳境天成。这里有璀璨的星空、幽静的湖泊、汉末的古刹、童话般的萤火虫山谷、设施完备的度假酒店,还有让您健康、快乐、有尊严的国际养生养老社区…
淮安韩信故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境内。淮阴因居淮水之南而得名,自秦置县(公元前 221年)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上的重要都市之一。著名的大军事家韩信就出生于这里。如今淮安的历史遗迹得到很好的修复,深厚的历史文化象陈封千年的美酒,恭候各位嘉宾前来品尝。
盱眙第一山风景名胜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盱眙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的前身是盱眙第一山公园,位于盱眙县城内,可谓融儒、佛、道于一炉,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第一山古称都梁山、南山,因宋人米沛题诗赞为“东南第一山”,后人咸称其为第一山。山高近百米,突兀耸峙,雄踞于淮河南岸。
洪泽淮上明珠温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淮上明珠温泉渡假村座落在洪泽县老子山镇,按照4A级景区标准兴建,集温泉沐浴、住宿美食、会议娱乐、康体保健、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全新型山水温泉旅游项目,在浸泡温泉同时还可观赏到湖岛风光,青山秀色,自然、休闲、养生的理念得到全新的体验。
淮安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境内,距离市中心仅5公里,总占地5000亩,是以“淮扬美食源地、浪漫婚庆胜地”为主题的特色景观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和中国婚庆文化基地,从空中俯瞰整个景区呈蘑菇云状.
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楚州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漕运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分地面主体两层。地面建筑采取我国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总体为“品”字形布局,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中间是门厅及服务空间。地下局部一层,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三个展厅和办公配套用房及文物库房。
淮安吴承恩故居景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共同组成,馆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古典…
淮安历史文化古迹
淮安名胜古迹?淮安名胜古迹有:韩信故里、镇淮楼、漕运总督府、清晏园、河下古镇等。淮安,旧称淮阴、清江浦,江苏省下辖市,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韩信故里
韩信故里,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境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淮阴因居淮水之南而得名,自秦置县(公元前 221年)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上的重要都市之一。淮阴自古名人辈出,素有“入京孔道”之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长卿、苏轼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古淮阴留下许多华美的词章。淮阴县治所在地设在码头镇,因此码头镇是古淮阴的代名词,这里古迹甚多,历史上寺庙达81处之多。著名的大军事家韩信就出生于这里。
镇淮楼
座落于楚州区中,建于北宋建隆元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清乾隆年间,为取震慑淮水之意,遂更名“镇淮楼”。镇淮楼建在高约 8米的台基上,古朴雄伟。台基正中辟有拱门,旧为南北交通必经之道,号称“南北枢机”。现今镇淮楼成为人们登高揽胜的理想之地。
漕运总督府
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的官署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布局严谨。2002年8月,淮安市淮安区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在明清遗迹下3米处还发现有宋元代文化层。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迹皆毁于上世纪40年代。
清晏园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有”江淮第一园“之称。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河下古镇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西邻宿迁市;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周恩来故里景区、淮安府署等。北宋,市境先属淮南路,分属楚州、泗州;光绪31年(1905年),设立江淮省;2001年,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淮安地方文化特色
淮安,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
夏商周时期,市境为“淮夷”、“徐夷”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既有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淮系年表•序言》称包括市境在内的古淮河中下游地区“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国所有。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治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治今盱眙县马坝东南)。西汉年间,市境大体属临淮郡,又增置淮浦(治今涟水县西)、射阳(治今淮安区东南)、富陵(治今洪泽湖中)等县。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其时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建置也较稳定,大抵淮北属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北淮河对岸),淮南属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楚州、泗州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全国性名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市境先属淮南路,分属楚州、泗州;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市境属淮南东路。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为双方反复争夺,建置亦复紊乱多变。
元代,境内先后置淮东安抚司、淮东总管府、淮安路(治今淮安区淮城镇)。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
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明代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计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
其间,还有漕运总督、南河总督驻节淮安。漕运总督还经常兼巡抚江淮,节制淮(安)、扬(州)、庐(州)、凤(阳)四府及徐(州)、滁(州)、和(州)三州,管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安徽二省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清末,一度设立江淮行省,淮安是江淮巡抚驻节之所,即省会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道署设今清浦区),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
由于处在敌后环境,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区变化很大,头绪繁多,大抵分属淮海区、盐阜区、淮南区、淮北区。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9月的一年间,淮安是华中解放区的中心、苏皖边区的首府,时苏皖边区南界长江、北界陇海铁路、东至黄海、西至裕溪口一线,横跨苏皖豫鲁四省之境,辖53个旧县。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淮阴专区先属苏北行政区,后属江苏省。
经过1950年6月、1954年8月、1954年12月、1971年3月的几次区划调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辖宿迁、沭阳、灌南、泗洪、泗阳、涟水、淮阴、淮安、洪泽、盱眙、金湖11个县和清河、清浦两区,原辖县灌云划归连云港市。
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2012年2月23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
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至此,淮安市下辖4区3县: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扩展资料:
淮安市地形西高东低,除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外,全市以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9条河流纵贯横穿。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湖泊面积占11.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参考资料来源:淮安市政府-淮安历史沿革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