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旅游景点
宝梵寺
宝梵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南10公里的东于村北隅。是太原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该寺宋代名“宝林禅院”,辽、金时期称“宝安寺”,明、清两代为“宝梵寺”。宝梵寺即佛家宝刹之地。据寺院现存“宝林禅院新公塔铭”记载,该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经香火鼎盛了。之后,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绪十八年重建。寺内壁画、塑像、砖雕可谓独树一帜,堪称三绝,是太原地区难得的一处清代艺术宝库。
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山门面阔三间,出檐为青砖透雕仿木垂花形,砖雕葡萄、鲜果、鲜花、动物,剔透玲珑,栩栩如生。处处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及较高的艺术品位。山门内泥塑哼哈二将手持兵剑,威风凛凛,分列两旁。左右各设券门及钟鼓二楼。弥勒殿似一顶花轿停在院中,内塑弥勒佛坐像笑看世间。尔后拾阶而上,为该寺大殿。前廊施石柱石联,上悬楷书金匾“华严真境”。内设神台,上塑三世坐佛,金面金身。
清泉寺
清泉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北七华里的中隐山小峪沟,俗称“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昼夜长流,故又名“清泉寺”。山西省人民政府一九五七年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寺依山而建,群峰环抱。置身寺中,仰可察山峦云霓,俯可视晋川风光。“清源八景”之一的“中隐环清”即指清泉寺风光。
清泉寺分为西、中、东三院。观音阁、东西厢房、正殿为中院;西院为僧侣居所,内有水井、石碾、五福洞等建筑;东院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九莲洞依山而建,为主要建筑,供香客、游人留宿。
清徐八大景
清源文庙、狐突庙、罗贯中纪念馆、宝梵寺、清泉寺。1、清源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文庙大成殿是珍贵的早期建筑遗构,在金代建筑遗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源文庙、狐突庙、罗贯中纪念馆、宝梵寺、清泉寺。
1、清源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文庙大成殿是珍贵的早期建筑遗构,在金代建筑遗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狐突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补扩建。庙址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现存献殿、正殿与碑廊等建筑,占地面积1875平方米。
3、罗贯中纪念馆:是由清徐罗氏第二十一代传人罗二栋先生融资,于2000年建成的。纪念馆坐落在中隐山麓,清泉湖畔,与清徐三国城在一条中轴线上。占地四千五百平方米,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为仿明清时代的园林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山门、罗贯中石雕站像、主殿、厢房、曲廊、方亭、碧池、花园、玉带桥、九龙壁、麒麟吐玉书影壁等。
4、宝梵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南10公里的东于村北隅。是太原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宝梵寺宋代名“宝林禅院”,辽、金时期称“宝安寺”,明、清两代为“宝梵寺”。据寺院现存“宝林禅院新公塔铭”记载,宝梵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经香火鼎盛了。之后,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绪十八年重建。寺内有壁画、塑像、砖雕。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
5、清泉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北七华里的中隐山小峪沟,俗称“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昼夜长流,故又名“清泉寺”,是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
河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自驾游
1、少林寺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著称,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唐朝时候,少林寺因“十三棍僧救唐王”,唐王特许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于是少林武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少林寺同时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寺位于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由于古代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2、云台山
云台山拥有着六个国家级景区荣誉,以其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云台山特别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景色荟萃。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奇峡红石峡;有亚洲最高落差的云台天瀑;有华夏中原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茱萸峰;还有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
云台山是山水风光的“百里画廊”,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地质公园。它给我的印象是一部乐章,是一首最美妙的山水交响乐。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石窟的山色就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迁都洛阳前后。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复原的正是开封地界上北宋时的场景。
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汇集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还有神课算命、斗鸡、斗狗等千年汴京繁华街市风情。
千年前,张择端把它从现实搬到了画卷,千年后,开封人又把它从画卷上搬到了现实。徜徉其中,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5、老君山
老君山已有两千多年的道教文化历史。传说老子传授《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但另有野史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老君山因此而得名。
老君山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太清宫、十方院和老君庙等庙宇16处,其中金殿建筑群因其巧夺天工的建筑和自然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景观,在阳光的照射下,辉煌无比,金光耀目,所以称之为金殿。
景区中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石林、马鬃岭等景观群,马鬃岭南侧还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所以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6、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是世界著名伽蓝,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大雄宝殿是全寺主殿,其他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毗卢阁等。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其"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入列"洛阳八大景"。但被当代中国人淡忘,而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聆听钟声的游客绝大多数来自东瀛,在这里喜迎新年是不少日本人的神圣愿望。
7、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地处于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板岩乡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
太行大峡谷泉潭叠瀑桃花谷、百里画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岩、原始生态峡谷漂流、人间仙境仙霞谷。
“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太行大峡谷景区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神往。
8、郭亮村
坐落于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米的绝壁悬崖上,以秀美的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郭亮村这个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为特色的小村子,现如今已成了“中国第一影视村”,吸引着国内外徒步、摄影爱好者的脚步和目光……
郭亮村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更以其周围的自然风景吸引着旅游者。郭亮洞现称绝壁长廊,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日本人赞誉"世界第九大奇迹"。这里的风景自然称其为雄、壮、险、奇、古、秀,山水秀美,奇石名木,猕猴攀跃,谷幽崖高,枫叶吐丹,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为特色。
9、开封府
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60余顷,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开封府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10、八里沟
八里沟号称“太行之魂、中华风骨”,被园林专家誉为“亚洲一绝”,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八里沟风景名胜区特色是美在原始,贵在天然。
主要景区有桃花渡、山神庙、羊洲地、红石河等,步移景异,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沟大瀑布,被誉为“华北第一瀑”景区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山泉甘甜,环境清幽,是一处“天然氧吧”,山水精品画廊。
“常来八里沟,能活九十九”。它是您观赏原始山水的理想胜地,休闲度假的温馨家园,回归自然的世外桃源。
清徐特色美食有哪些
山西的美食有刀削面、莜面栲栳栳、剔尖、拨烂子、羊杂割、山西油茶、过油肉、定襄蒸肉、碗托、闻喜花馍、忻州瓦酥、郭氏羊汤、太原头脑、清徐灌肠等等。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创作出了不少的特色美食,而这些山西的地方特色美食口味基本都是咸鲜、醋香等风味。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可考有2000多年的历史。面条,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名为“汤饼”,南北朝“水引”,而唐朝叫“冷淘”。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原料为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品种为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有据可查的面食达280余种。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