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旅游
如下:
1、大伾山:
大伾山风景区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
2、浮丘山:
浮丘山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山上,目前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
3、浚县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简称兴国寺)坐落于浚县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太平兴国”赐封的,如今它至少有1030岁了。
4、浚县碧霞宫: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
5、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浚县城西的卫河岸边,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它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下来,见证了浚县这些年的沧桑巨变。
鹤壁市浚县十大旅游景点
鹤壁市浚县十大旅游景点:大伾山、浮丘山、浚县兴国寺、浚县碧霞宫、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大佛楼、小艾庄遗址、浚县忠烈祠、浚县天宁寺、大伾山古建筑群。
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
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
浮丘山介绍:
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山上,目前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
浚县景点排行榜
浚县的景点有浮丘山、碧霞宫、大伾山、太平兴国寺、大佛楼等。
1、浮丘山: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
2、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时21年落成,后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有殿宇楼阁87间。
3、大伾山: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
4、太平兴国寺:坐落于浚县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太平兴国”赐封的,已有1030历史,犹如隐居的高士,深沉清寂。
5、大佛楼:是天宁寺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因楼内依崖雕凿跏趺式弥勒大像一躯,两脚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说,为浚县一大奇观。
浚县历史文化遗产
1.焦作的历史文物有哪些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
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类数不清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
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焦作古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
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称。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据史志记载,全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现在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4处,县级492处,城区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21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6处,市级81处。
道清铁路、泽煤盛矿井、福公司办公房和钱庄等体现着近代煤城的历史;焦作工学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焦作仍熠熠闪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黄帝时期,是一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时代,农耕、住宅、渔猎、制衣、蓄水、制作陶器等百业兴起。皇帝崇尚“科学”,对于有发明创造的人,就封官加赏,指派他专门负责某一个行业的事务,发挥其专长。
焦作一带为“宁”的封地。宁是一个人名,是焦作一带的部落首领。
这一带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领的名称,被称为“宁邑”。至今修武简称为宁,云台山名为“宁北山”,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文化渊源。
黄帝的名字,出自对黄色的土地的开发,对农业的开发。同一个时期,宁这个人为什么被以宁命名?是与家庭血缘文化有关,与生育文化有关。
是宁这个人结束了无家族、家庭的人类社会状态,开始以血缘关系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亲养关系区别、延续、壮大后代。创立了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社会组织方式。
焦作一带,故称怀川,又叫河内。黄帝部落活动于河南、河东,开始了农业文明的时候,三河之中的河内宁部落,开始了家族文明。
河内,山环水抱之间,河流纵横,湖泽相连,水丰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乡的宁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种的地方,泥土烧出陶质,给了宁人制作淘气的灵感。宁地的土质适合制作陶器,这有后世当阳峪制作绞胎瓷、绞胎陶为证,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窑、瓷窑为证。
宁首制陶器,擅长制作陶器,黄帝封其为“陶臣”,人们尊称其为“子”。这个“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义,是有所授受的意义,后世祀奉其为陶神。
宁首制陶器,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泥土被固定的火种烧出陶质,是要经历日积月累,出自天然。
人工烧出、发明出陶器来,需要大作为。宁起初怎么也烧不成器。
后世人们形容一个人成器不成器,便出自这里。宁烧陶器烧出哲学来了。
后世儒家、道家的道器学说与争论,渊源于上古宁的思考。哲学往往一句话也不说,宁蹲下身子烧起火来,宁突然跳入火中,直到火中出现了五彩火焰,宁随着五彩火焰向高度上升,直到宁的陶窑中烧出“神器”。
文化很有意味,“宁”通“拧”,把什么东西拧成什么样子,多少个世纪后,当阳峪绞胎瓷“绞胎”的意思,依然是把制陶、制瓷的胎拧出花纹,依然离不开宁封子的宁文化渊源。自古焦作人要成就大事,也总凭了焦作人天性中具有的那股拧劲。
2.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您好!断云泽为您解答: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希望您满意!来自团队新兰史海
3.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
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卦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数不清的历史名人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
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焦作古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
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称。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据史志记载,全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现在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4处,县级492处,城区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21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6处,市级81处。
道清铁路、泽煤盛矿井、福公司办公房和钱庄等体现着近代煤城的历史;焦作工学院(今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焦作仍熠熠闪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黄帝时期,是一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时代,农耕、住宅、渔猎、制衣、蓄水、制作陶器等百业兴起。皇帝崇尚“科学”,对于有发明创造的人,就封官加赏,指派他专门负责某一个行业的事务,发挥其专长。
焦作一带为“宁”的封地。宁是一个人名,是焦作一带的部落首领。
这一带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领的名称,被称为“宁邑”。至今修武简称为宁,云台山名为“宁北山”,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文化渊源。
黄帝的名字,出自对黄色的土地的开发,对农业的开发。同一个时期,宁这个人为什么被以宁命名?是与家庭血缘文化有关,与生育文化有关。
是宁这个人结束了无家族、家庭的人类社会状态,开始以血缘关系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亲养关系区别、延续、壮大后代。创立了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社会组织方式。
焦作一带,故称怀川,又叫河内。黄帝部落活动于河南、河东,开始了农业文明的时候,三河之中的河内宁部落,开始了家族文明。
河内,山环水抱之间,河流纵横,湖泽相连,水丰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乡的宁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种的地方,泥土烧出陶质,给了宁人制作陶器的灵感。宁地的土质适合制作陶器,这有后世当阳峪制作绞胎瓷、绞胎陶为证,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窑、瓷窑为证。
宁首制陶器,擅长制作陶器,黄帝封其为“陶臣”,人们尊称其为“子”。这个“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义,是有所授受的意义,后世祀奉其为陶神。
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意大利人罗莎第以代理牧师身份,打着调查“中日战后情形”的旗号来到中国,发现了焦作这块蕴藏着优质无烟煤的宝地(焦作无烟煤被英国女王称为“香砟”,选作皇家专用)。罗莎第返回欧洲后,于1897年3月在英国伦敦坎农街10号组织起了一个英意联合公司,并按照英国法律注册,命名为英国福公司,简称福公司,随后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由英国驻沪总领事詹美森任总董,策划掠夺山西和焦作的煤炭资源。
他们采用施加压力,玩弄经济手段等方式,迫使清朝***就范,并通过河南巡抚刘鹗做英国福公司买办,来拓展福公司在华业务。1898年3月27日,由光绪皇帝钦准,清***总理衙门与福公司签定了《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运输各色矿产章程》合同九款,1902年7月20日,福公司在未经清***正式签约批准的情况下,公然开工修筑道口三里湾码头至焦作矿区的铁路。
该年年底才与清***议定道(当时浚县道口镇,今滑县道口镇)泽(当时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市)。
4.河南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 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文化空间(10项) 1、马街书会(宝丰县)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3、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4、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5、帝舜传说(濮阳县) 6、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 7、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 8、嫘祖祭典(西平县) 9、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 10、中岳古庙会(郑州市)民间知识(8项)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极拳(温县) 3、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 5、洛阳水席(洛阳市) 6、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 7、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 8、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中医中药(5项) 1、洛阳正骨(洛阳市) 2、百泉药会(辉县市) 3、针灸铜人(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4、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5、禹州中医中药炮制技艺(禹州市)。
5.河南省焦作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焦作市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地理坐标北纬35º10′- 35º21′,东径113º4′-113º26′之间,东西长约32。
5公里,南北宽约19。7公里。
焦作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焦作市面积4072平方千米,2012年焦作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地貌焦作市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北部山区及晋东南山地约14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均为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控制下,汇集到该市,形成较为丰富的岩溶水资源,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 4亿立方米。
[10]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着约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同时也非常适宜建造高层建筑。[11]水文焦作是华北地区的富水区,有充裕的地表水资源,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水库、青天河水库、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等较大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中心城区斜穿而过。
气候焦作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C-14。
8°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3-1°C,历史极端最高43。6°C(1966年6月22日),历史最低气温:-22。
4°C(1990年2月1日)。
6.焦作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3个5A级景区,CCTV焦作影视城、圆融无碍禅寺等3个4A景区,韩愈陵园、群英湖、穆家寨生态农业观光园、蒙牛乳业工业旅游区4个3A景区,朱载堉纪念馆1个2A景区~
7.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殷墟,三千年前的商代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出土地,绝对值得一游!殷墟所属地区:河南安阳安阳市区,门票90元,【同程价】:¥80,含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和王陵遗址3个景区,绿草茵茵,洹河环绕,景色非常美。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建设大气,肃穆,又并不枯燥。看着实实在在的甲骨卜辞,感受文化的浸润,实在受益良多。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