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次的统计方法
一个地区的旅游人次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夜的;一种是不过夜的。
过夜的按在几个人当地过夜几天算,如: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待了10人,这10个人都在这个地区度过了10个晚上,那么旅游人次数就是10×10=100(人次)。
旅游人数包括入境国际旅游者人数、出境居民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季度综合指数分别为68.95、75.69、 78.47和85.32,同比下降但环比稳步回升。
2020年旅游全国统计:
2021年2月22日下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研究报告。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调查所所长马仪亮指出,2021年旅游经济将从全面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全面复苏,大众旅游新需求、智慧旅游新业态推进产业迭代和服务升级,全年发展预期相对乐观。
文化和旅游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8亿人次,同比下降5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万亿元,同比下降61.1%。我们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720万人次,同比减少81.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减少87.1%。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
旅游大数据查询平台
想要知道什么是旅游大数据平台,就得先清楚旅游大数据平台有哪些构成?
旅游是一个行业属性,决定了我们需要去关注哪些指标;
大数据平台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架构,决定了你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处理多大的数据,最后以何种方式去呈现。
所以以下我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来阐述:
一、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如下图
从底层逐步往上,如图所示表示这么几个环节:
业务应用:其实指的是数据采集,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收集到数据。互联网收集数据相对简单,通过网页、App就可以收集到数据,更深层次的还能收集到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切分出来很多维度,做很细的分析。但是对于涉及到线下的行业,数据采集就需要借助各类的业务系统去完成。当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公开的数据源或者爬虫去获取一些外部数据,来弥补你自身数据不足的现状。
数据集成:指的其实是ETL,指的是用户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去。此处的Kettle只是ETL的其中一种。
数据存储:指的就是数据仓库的建设了,此处相对复杂,我不再赘述,大家可以详细看下图中『数据仓库层』这部分。
数据共享层:表示在数据仓库与业务系统间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不论是Web Service,还是Web API,都代表的是一种数据间的连接方式。
数据分析层:分析函数这部分大家都能理解,就是数学上的各种公式,比如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等。
列存储使得磁盘的每个Page仅仅存储来自单列的值,而不是整行的值。因此,压缩算法会更加高效,因为它们能够作用于同类型的数据。再说的简单点,可以减少磁盘的I/O、提升缓存利用率,因此,磁盘存储会被更加高效的利用。
而分布式计算能够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整体上来说,通过这两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而Yonghong MPP应该是目前做列存储和分布式最好的产品。
数据展现:分析的结果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说白了就是数据可视化的工作。这部分推荐用敏捷BI类的产品,区别于传统BI,它能通过简单拖拽的方式就生成报表,比较节省时间,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国内的敏捷BI中,个人用户推荐Tableau,企业级需求推荐Yonghong BI。
数据访问:这个就比较简单了,看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查看这些数据,图中示例的是因为B/S架构,最终的可视化结果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当然也有C/S架构,通过客户端去查看。相对来说,B/S架构会比较便捷,更适合现在很多人用手机办公的需求,打开个网页就能看到数据。
二、旅游行业应该关注哪些指标?我以一个省的旅游数据为例:
可以分析的指标有:
省旅游收入分析(包括收入金额、增长率、与全国收入增长率对比)
省内旅游情况分析(包括星级饭店总数、国内游客数、入境游客数、入境过夜游客、游客消费水平、旅行社数、旅游从业人员等)
入境游客量分析(国外游客数、港澳同胞数、台湾同胞数、及其对应的增长率)
旅游收入分析(商品销售、长途交通、住宿、景点门票、餐饮、邮电通讯)
酒店分析(按客房数的多少可以分析出现阶段适合发展的酒店形式,是连锁酒店还是民宿更合适)
综合以上分析,就可以得出该省下一阶段在旅游方面应该去重点关注的地方,给规划提供判断依据。
所以旅游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是基础,而具体的指标可以决定应用价值。
全国旅游导游监管平台
网址 https://mr.mct.gov.cn/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是一个集大数据监管与开放式服务为一体,投诉审批顺畅高效、事中事后监管智能化、信息互联互通的政务平台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具有投诉审批顺畅高效、事中事后监管智能化、信息互联互通等特点。平台通过对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归集,使数据融通、集成及共享,实现市场监管常态分析和科学研判,实时掌握旅游经济运行状况。 [1]
旅行社在线审批管理系统使旅行社的备案、审批一键受理、信息共享、全程可视;投诉案件管理系统使游客的投诉举报形成及时受理-快速处理-限时反馈-准时跟踪的闭环,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电子导游证和导游APP便利游客了解和评价导游执业,使执法部门实时掌握旅游团活动轨迹,预警导游擅自变更行程;电子合同提供电子商务认证中心认证及验真功能,通过合同价格监测预防“不合理低价游”。
自2016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已建成旅行社资质、导游管理、团队管理、电子合同、投诉举报、案件管理、权限管理等七大功能模块,并将陆续建成统计模块、信用管理模块等。
国内旅游人次数的概念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角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
属一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同时,旅游供给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扩展资料:
旅游业基本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旅游业的依赖性;
(2)旅游业的综合性;
(3)旅游业的脆弱性;
(4)旅游业的波动性;
(5)旅游业的季节性;
(6)旅游业的带动性;
(7)旅游业的涉外性;
(8)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