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旅游
殷墟遗址、
伊尹墓-商丘旅游景点
伊尹墓位于虞城县西南22公里魏堆村北。伊尹名挚,佐汤灭夏有功,尊为阿衡(宰相)。汤死后,历佐外丙仲壬,曾放逐太甲。有<汤誓>、<伊训>等遗篇。卒后以天子礼葬于此。墓地旧时占地数十亩,冢前有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现冢高3米,周长46米。清代墓碑两块。墓周有高大古柏183棵,其中西南角一棵枝叶像鸟,俗称”乌柏”。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周、汉代陶片。1984年墓前重修仿明建筑花戏楼一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
清凉寺原名清泠台,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台高数丈,楼台亭榭,巍峨壮观。台下有池,名曰“绿池”。
相传赵匡胤在商丘任归德军节度使时,盛夏常到台上乘凉避暑。一天夜里蚊子嗡嗡作响,赵匡胤说:“不能清凉清凉吗?”于是蚊子尽去。后来佛教兴起,清泠台改名为清凉寺。盛夏三伏,台上依然凉风习习,没有蚊蝇。专家分析,是由于大殿的建筑材料所致。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县城关东北隅崇法寺旧址(今为革命烈士陵园)内。寺建于唐,塔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寺久废,塔刹不存。1958年修葺一新,恢复宋2代旧观。塔体现高34.6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帝喾陵
帝喾陵位于商丘县城南23公里高辛集遗址西北100米处,为高大古丘,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30米。陵前原有帝喾祠大殿、沐浴室、更衣室、山门等古建筑。
河南旅游局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河南省共接待旅游人数1.83亿人次。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化和自然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19年,河南省共接待旅游人数1.83亿人次,同比增长8.9%。其中,国内游客1.82亿人次,同比增长9.0%;境外游客100万人次,同比下降4.2%。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72万亿元。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自然景点和美食特色。其中,洛阳市的龙门石窟、郑州市的嵩山少林寺、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安阳市的殷墟等都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河南省还以豫剧、河南省博物院等文化活动和场所为代表,展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河南省也在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河南省也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和农村旅游发展,打造更多的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商丘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官网
2005年3月9日。商丘市古城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3月09日,注册地位于商丘市北海路北侧,法定代表人为王红霞。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4处分支机构,商丘市,简称“商”,河南省辖地级市,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