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旅游规划 风景旅游区规划

县全域旅游规划

根据国家官方定义,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的开发重点:

第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强化“规划统筹,多规融合”。

第二,提升全域环境质量,严守生态红线。

第三,打造“旅游景区+城市与特色村镇+产业园区”的旅游吸引物体系。

第四,合理建设布局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体系。

第五,重视交通网络、公共服务网络和智慧旅游网络的支撑作用。

第六,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供给。

绿维文旅是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三甲级”规划设计院,专注于区域旅游规划设计十余年,完成了数十个全域旅游规划案例,和一批全域思维创新案例,形成了面对创建验收的全域旅游规划方法、“1+4”全域旅游投融资服务模式、全域旅游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提升路径、“多规合一”理念下的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一体化规划与实施、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等创新模式,以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规划设计研究院、绿维文旅相关分院、旅游投融资事业部等团队为重点,整合旅游开发运营产业链各环节优质机构与IP,独创“全域旅游孵化器”,并出版了《全域旅游孵化器——自主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图书和全域旅游专刊,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创建申报辅导、全域思维下的区域旅游规划,以及全域旅游下的景区、小镇、乡村、度假区、综合体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融资、开发运营等落地孵化服务。

至今,绿维文旅已与河北省、山西省、天津市、福建省、山东省、厦门市、武汉市、池州市、长子县、盐津县等各级政府形成战略合作,用创新的全域旅游思维和服务模式,为石家庄、厦门、池州、红河州、通化市、兴化、布尔津、通辽、通道、湘阴、云阳、吉木萨尔、安阳龙安区、青岛城阳区、礼泉县、宝坻区、柞水县、烟台市、偏关县、山海天度假区、烟台、平武、开江县、长子县、泾源县、霍山县、新疆150团、新疆142团,西青区、南昌县武阳镇等多地旅游发展,提供了顶层规划设计和部分孵化服务,包括全域旅游投融资顾问与咨询、品牌建设与规划等,并形成了部分项目落地实施。

风景旅游区规划

法律分析:针对各类风景名胜区所编制的规划,目的是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完善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形象。

风景名胜区规划一般分规划大纲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进行。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一般包括下列内容:风景名胜资源基本情况和开发利用条件的调查评价报告;性质、特点与开发利用指导思想的论证;管辖范围和保护地带划分的建议;专项规划意见;有关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的建议;图纸和资料。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历史沿革和现状资料,说明书及现状图(附地理位置图),包括对风景名胜区特点、性质、发展目标的论证分析;环境质量评价说明书及评价图;风景及环境保护规划说明书及保护规划图;景点开辟、景区划分和游览活动路线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总体布局规划,包括功能分区、管辖范围、外围影响保护地带划分的论证说明书及总体布局规划图;风景名胜资源和土地利用分析说明书及分析图;环境总容量和风景区及重要景点的游人容量分析计算和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对内、对外交通规划说明书及对内、对外交通规划图;生活服务基地和生活服务设施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绿化和风景林木植被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给水、排水、供电、邮电通信、环境保护等公用设施,防火、防洪等工程设施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旅游、商业、服务业、农副业、手工艺品生产等各项事业综合发展规划及规划图;重要景区和近期建设小区的详细规划;大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他专业规划;资金和经济效益的估算。实施规划的组织管理方案;其他需要规划的事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方案的审批,地方政府组织专家、群众、专业部门对总体规划方案及单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评议、审查并作出技术鉴定报告,据此修改规划,形成正式上报文件,最后经指定政府部门批准执行、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金寨县旅游发展规划

金寨县十大旅游景点:天堂寨、马鬃岭、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大别山玉博园等。

1、天堂寨

天堂寨,是一处融山水风光、红军文化、古寨风情为一体的华东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有“植物的王国、天然的氧吧、杜鹃花的领地、娃娃鱼的故乡”等美誉,是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旅游规划 风景旅游区规划

大量的奇山异石是天堂寨的主体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堂寨的主要景观,众多的瀑布龙潭是天堂寨的特色景观,景区内山石泉水云松瀑雾巧夺天工,四季景象无穷变幻,其间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气势雄伟壮观。

2、马鬃岭

位于安徽省六安金寨县南部,因古木参天,森林原始,盛产灵芝、天麻、贝母、三七、竹节参等百余种野生名贵中药材,故而得名百宝山。景区面积72650亩,著名的景点有吊水岩瀑布、云中小天池、杜鹃林、微波塔,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

坐落于有“将军县”之称的安徽省金寨县县城。景区将塔、馆、堂、碑、墓园、广场融于一体,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荣誉称号。景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景点。

4、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750平方米,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史展、将军展、洪学智生平事迹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今日金寨七个部分。

5、大别山玉博园

是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新城区内的国家4A级景区,总占地面积880亩。大别山玉博园隶属安徽省“861”重点项目,六安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是华东地区最大玉石交易基地,国家级玉文化体验度假区。

旅游景区详细规划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我国景区开发需要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现就三类规划内容和要求分别加以论述。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景区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编制以景区所在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帮助景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

(一)规划时限

景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景区的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景区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也应做出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二)任务和作用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发展与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资料收集的内容

收集的内容包括地形图、专业图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料。

(四)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

(2)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3)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和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的主题,是体现一定规划时段内总目标的一种设想。

(4)明确景区区域、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根据需要划定缓冲区的范围,包括旅游服务设施、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的总体布局。

(5)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包括住宿设施、旅行社的结构、功能和布局的确定。

(6)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包括各级保护区及影响保护地带的界线、面积的确定。

(7)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8)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措施和方法,研究确定行业发展的目标战略。

(五)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10000-1/5000):图纸主要包括景区现状图、景区总体规划图、景区(点)及旅游资源分布图、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保护区级别规划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图、旅游设施规划布局图。

二、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较大型的景区可以增编景区控制性规划,小型景区可以跳过景区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个管理型的规划,其目的在于详细规定景区开发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并为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一)规划时限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近、中期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10年。

(二)作用和任务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控制依据,它首先代表一种规划理念,表明景区的规划管理由终极形态走上法制化过程,表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是一个向着预定的规划目标不断渐进的决策程序;其次,与其下一层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后者更注重形体和视觉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更加强调管理和引导,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规划管理和建设开发控制的一大进步。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景区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景区开发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并指导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三)资料搜集的内容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了搜集总体规划应搜集的资料外,还应包括以下基础资料:

(1)旅游总体规划对本地块控制性规划的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2)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3)景区内人口分布现状。

(4)拟规划区块内建筑的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5)景区内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的分布。

(6)景区内工程管线网分布现状。

(7)景区内土地经济分析的资料,包括土地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现状、地价变化、开发方式等。

(8)景区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建筑特色、风土人情等。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内容上,可分为:

1.控制性指标

(1)用地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

(2)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

(3)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问距,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建筑规定。

(4)交通控制内容:外来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内部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2.引导性指标

对旅游区内重点地块的建筑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配套设施体制:旅游区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及其管理要求。

(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2000-l/l000):用地现状图、用地规划图、地块指标控制图、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网规划图、地块划分图。

三、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景区总体规划或景区控制性规划为依据,对景区建设内容进行安排和布置。与景区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注重景区形体设计、空间布局。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将为接下来的景区建设提供直接指导和具体方案。

(一)规划时限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二)任务和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一个层次规划为依据,将景区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

(三)搜集资料的内

容除收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有关本规划地块的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和各类建设工程造价等资料。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设施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等。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2000-1/500):区位图、规划地块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综合管网等设施规划图、绿化景观旅游设施规划图、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效果图或模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