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镇旅游景点
安徽古镇旅游景点排名有徽州古城、西递古镇、石牌古镇、鸠兹古镇、三河古镇等。
1、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2、西递古镇:
西递古镇,别称西溪、西川,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3、石牌古镇:
石牌古镇始建于北宋建隆960年,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商贸古镇。石牌镇地处安徽省皖西南长江下游北岸的皖河之滨,安徽省怀宁县境内。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4、鸠兹古镇:
鸠兹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扁担河沿岸,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项目涵盖10大特色街区,10余种徽文化沉浸式演艺、16大人文景点,30多个非遗体验项目,50余家徽商老字号等,打造中国首个以徽商为主题的商帮文化旅游区。
5、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
安徽旅游景点排行榜
安徽旅游的地方有很多,旅游的十大景点排名如下: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合肥三河古镇、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合肥紫蓬山、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合肥徽园、黄山西递古村、六安天堂寨、池州九华山风景区。
1、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游黄山,赞叹地说:“登黄山,天下没有山,可以不看了!”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山”。它的两个湖泊、三个瀑布、十六个泉水和二十四条溪流相互映衬。春夏秋冬有不同的风景。黄山还有“自然动物园和世界植物园”的美称,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2、皖南古村落西递村。
西递村,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
3、合肥三河古镇。
合肥三河古镇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4、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长江大桥开发区,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由阳光广场、方特欢乐大道、渔人码头、太空世界、神秘河谷、维苏威火山、失落帝国、精灵山谷、西部传奇、恐龙半岛、海螺湾、嘟噜嘟比农庄、儿童王国、水世界、火流星等15个主题项目区组成。
5、合肥紫蓬山。
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距合肥市区仅18公里,有“森林大道”与市区相通,紫蓬山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近百平方公里,著名的风景名胜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森林生态保持良好,全区拥有森林面积3500公顷,各种植物470多种,栖息鸟类120多种,仅鹭鸟就有3万只以上。
6、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主峰海拔为1489.8米。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奇观。共分为八大景区:三祖寺、九井河、虎头崖、马祖庵、主峰、后山、龙潭河、大龙窝。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巍峨峥嵘,不可名状。
7、合肥徽园。
徽园位于合肥市区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内。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是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全省17个城市在相应的区位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隔益彰。
8、黄山西递古村。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9、六安天堂寨。
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国家AAAAA级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西南角,毗邻湖北罗田和英山。天堂寨是华北、华中、华东三大植物区系交汇点,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植物群落分布地带性明显,森林覆被率达96.5%,是一座天然大氧吧。
10、池州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
安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安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如下:
1、黄山
到安徽,黄山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喜欢登山的朋友,黄山是一生中必须要安排在行程里的。黄山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整个景区集合了秀、奇、险、俊、幽,风光绝美,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山间烟雾缭绕,像是置身于缥缈梦幻的仙境般。
2、宏村
宏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南宋,现在遗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的,是典型的徽派风格。整个村庄环境古朴静谧,建筑厚重大气,十分具有徽派风韵。
3、西递村
位于黄山市,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艺术宝库”等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村落独特的魅力。村落的建筑为徽派风格,朴素静谧,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
4、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这里地貌景观独特美观,宗教色彩浓郁,整个环境原始幽深又神秘,更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质。
5、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潜山,是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天柱山拥有全世界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天柱山自然景观奇特壮丽,让人感受大自然独特的魅力。
6、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古镇历史悠久,古城内还保留留有众多历史遗迹。有古城墙、古炮台、鹤庐、一人巷、万年台等,古色古香,十分具有历史韵味。
7、万佛湖
万佛湖位于六安市,景观秀丽,风光旖旎,湖光山色引人入胜。这里还是中国龙文化、周瑜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
8、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是现存的,保存得最完整的古代商业街。具有宋代、明代、清朝三大时期的建筑特点。是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组成整个街巷,整体呈现鱼骨型分布,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9、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古称新安郡,始建于秦朝,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其独特的城套城建筑风格,形成徽州古城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10、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道”,是唐朝为了徽商和浙商互通商贸所建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全长20余千米,沿途有奇石、俊峰、天下第一关等优美风光,是度假休闲、户外徒步运动的天堂。
安徽 古镇
安徽古镇
《中国古镇游》采编组
安徽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也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省份之一。这些为数众多、大小不一的古村落,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南部的山区里,被众多的游人习惯性地称为皖南古民居村落。
一般所说的皖南古民居村落,主要指的是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在清末(公元1911年)以前形成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及水口等建筑相对集中的村落。这些古村落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背景,它们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在徽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有着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由于皖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和“徽文化”的独特品格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古村落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格局,其文化风俗、村落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也大多一并沿袭至今。
皖南古村落的中心地带是原徽州府的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其中,黟县是至今保留古村落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
黟县
黟县位于“中国第一奇山”——黄山的西南麓,因黟山(黄山的古称)而得名。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地区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使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黟县自古以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16世纪徽商鼎盛,为这里留下了四千多幢建筑精巧、风格明朗的古民居,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文明的缩影”、“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
黟县境内的古民居星罗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三雕(砖、木、石)、古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众多,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其中西递、宏村在2000年11月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黟县又有“电影城”之誉,《小花》、《菊豆》、《风月》等著名影片都曾在这里拍摄。2001年度奥斯卡获奖大片《卧虎藏龙》中的很多镜头,也大都取景于此。
西递
西递村是以宗教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胡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据西递《胡氏宗谱》记载,西递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北宋皇裕年间,胡氏先祖胡士良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景色秀美,便从家乡婺源带来地师(风水先生),对这里的山水做了详细的测算。整个村落仿船形而建,寓“借水西行,得神助,取真经,从而大吉大发”。
由于西递地处山区,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遭到较大的经济冲击,使得这个古村落的原始形态得以保存完好。村内现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祠堂3幢,道路、水系均维持原状,正街、横路街和40多条巷、弄以及特有的青石板路都得以保留,使得西递堪称徽州古村落中的典范。
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来,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徽州区
得山水精气,集天地大观,古徽州以文风冒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明清之际,徽商崛起,更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同胞翰林”代相传颂,新安书画、新安医学、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以及徽戏、徽州文房四宝等等,无不独树一帜、源远流长,形成徽州文化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也派生出灿若繁星的人文古迹。时至今日,“徽”字,仍是安徽最大的特点,最有个性的标志。“徽学”,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与藏学、敦煌学竞相辉映。
徽州区作为古代徽州文化最发达之所在,故享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盛誉。由于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徽州遗存的古建筑无论年代之久、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都堪称皖南乃至全国的杰出代表。全区保存元、明、清徽派古建筑300余处。
上庄镇
上庄镇坐落在安徽黄山东麓,素有“小上海”、“文化之乡”的美誉。
上庄镇因人文景观丰富而被列为重点文化保护区段,慕名者纷至沓来,成为旅游观光的文化名镇。境内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适故居和太平天国壁画,以及县保单位魁星阁、胡开文故居和纪念馆、汪裕泰故居、胡适文物收藏馆、天子墓等,深刻反映了上庄镇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庄古镇历代名人辈出,其中著名学者胡适、徽墨创始人胡开文、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等。
胡适故居坐落绩溪上庄村西南,建于1897年。这是一座结构严谨、精致典雅的徽派建筑,为胡适二哥绍之经手主造。三开间,前后进,通转楼式,共13间,石库门楼,戏文人物,砖雕精镂栩栩如生。屋内木雕刀笔流畅,镂刻精致,以清一色的无土兰花为主题,平底浮雕,“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是胡适晚年所作的一首题名《希望》的诗,如今成为台湾流行歌曲《兰花草》的歌词,溢表着胡适先生铭心刻骨的乡土之情。
魁星阁位于上庄镇“棋盘村”。所谓“棋盘村”,即上庄的石家村。村中石姓居民均为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后裔。村内道路分为三条经线、五条纬线,错落有致,经纬分明,道道相通,整个村庄的布局如一个棋盘,被人称作“棋盘上的村庄”。据说是为了纪念先祖石守信与太祖皇帝对弈而设计。村中下水道明暗兼有,五尺宽石板道路,防盗贼用的上下闸门及马头墙均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式样。旺山还有千年古松及山麓古井,村口魁星阁、南山桥建于清初,与上庄胡适的故居,龙川胡氏宗祠齐名,同为“绩溪十景”之一。
太平天国壁画坐落在绩溪旺川的曹氏支祠(九思堂)内,这组壁画共有七壁,内容包括攻城、进军、神怪小说故事、俚歌、题字等。这组壁画不但艺术价值很高,而且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份极其珍贵可靠的资料。
胡开文故居坐落于上庄村东沿,这是绩溪第一幢用水泥钢筋材料建成的中西合璧住房。其结构与装饰极其协调,这在当时公路尚未开通,靠人工畜力把水泥钢筋从上海运进深山区,实在是件不易之事。故居为三开间。胡开文纪念馆系胡开文的长房七世孙82岁的胡恩诰创办。“胡开文纪念馆”六个行草大字,是胡锦涛同志代转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亲自题签的。馆藏极为丰富,有胡开文祖创名墨:如丽龙珠、古瑜糜、千秋光、龙翔凤舞、御圆园六十四景、黄山三十六峰园、古湖景诗园、棉花园、十大仙、十二生肖诗园、荣获巴拿马万国宝会金奖的“地球墨”,及其奖状、奖章的复制照片等。另外,一部不可多得皖境历孤本全集的《墨数》(即清代制墨四大家的御制墨谱)复印线装入馆、《徽墨志》、《徽州志》及各县县志和《明经胡氏宗谱》的有关资料,也复印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