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如下:

1、异地性:旅游者主要是非当地居民,异地性的特点在国际旅游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2、波动性:从总体和长期看,整个世界旅游市场保持持续的发展趋势,但它是在波动中向前发展的。旅游市场之所以容易波动,是因为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复杂多变。

3、季节性:旅游市场的需求量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即构成了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点。旅游市场季节性的划分不是以自然界的四季交替为标准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客流量大小为依据的,如淡季、平季和旺季。

4、世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范围遍布世界各个地区,二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旅游业,面向其他国家居民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

5、高度竞争性:在世界旅游市场上,一方面存在着众多的旅游供给者,它们要销售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众多的旅游需求者,他们要选购适合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在非垄断的情况下,竞争必然激烈。

旅游市场介绍: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角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

属一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一个,从政治上看,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五种旅游类型

问题一:旅游有哪些类别旅游产品分类方案

1观光旅游产品 1.1自然观光产品 1.1.1地表类观光产品(名山、洞穴、峡谷、沙漠、岛屿等) 1.1.2水域类观光产品(大川、湖泊、温泉、喷泉、瀑布、海滨等) 1.1.3生物类观光产品(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 1.2人文观光产品 1.2.1历史遗迹产品(古典园林、寺庙、宫殿、古城、古民居、其他古建筑等) 1.2.2现代观光产品(革命纪念地、城市风光、各类场馆、社会活动场所、观光工业(企业及企业产品)、大型工程等) 1.2.3人造景观产品(微缩景观、仿古村落、主体公园、外国城(村)、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等) 1.2.4观光农园

2度假旅游产品 2.1海滨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2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3森林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4野营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5城市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2.6温泉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2.7湖滨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3康体休闲产品 3.1体育旅游产品 3.1.1滑雪旅游产品 3.1.2高尔夫旅游 3.1.3戏水运动项目 3.1.4球类运动项目(乒乓球、网球、台球等) 3.2保健旅游产品 3.2.1医疗型旅游产品 3.2.2疗养型旅游产品 3.2.3力量型康体运动项目 3.3生态旅游产品 3.3.1乡村旅游 3.3.2绿色旅游 3.3.3野地旅游 3.3.4赏花旅游 3.3.5森林旅游 3.4娱乐休闲类旅游产品 3.4.1游乐项目,如:游乐园 3.4.2被动休闲产品,如:桑拿、*** 3.4.3歌舞文艺类产品,如:MTV、KTV等 3.4.4游戏类产品,如:电子游戏、棋牌游戏

4商务旅游产品 4.1会议旅游产品(大型会务中心等载体) 4.2奖励旅游产品 4.3大型商务型活动 4.3.1大型国际博览会或交易会 4.3.2大型国际体育活动 4.3.3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 4.3.4大型艺术节

5文化类旅游产品 5.1修学旅游产品(博物馆旅游等) 5.2民俗旅游产品(民俗村、民俗家庭、民俗节庆活动等) 5.3艺术欣赏旅游(喜剧、影视、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品等) 5.4宗教旅游产品 5.5怀旧旅游产品 5.5.1怀古旅游产品 5.5.2仿古旅游产品 5.5.3寻古旅游产品 5.5.4寻根旅游产品 5.5名人故居、墓地游 5.5.1古堡、古城游

6专项旅游产品 6.1登山 6.2潜水 6.3考古 6.4运动 6.5探险 6.6科考

7特色旅游产品 7.1享受型旅游产品(豪华列车、豪华游船、美食、总统套间) 7.2***型旅游产品 7.2.1探险旅产品 7.2.2冒险旅游产品 7.2.3密境旅游产品 7.2.4海底旅游产品 7.2.5沙漠旅游产品 7.2.6斗兽旅游 7.2.7狩猎旅游 7.2.8体育观战旅游

问题二:旅游都分什么种类?旅游这两个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只要是能吸引到游客的方式,都可以后面加上这两个字。

按年龄来分:青年,探险游(如森林,滑雪,漂流等)。

中年,主题游(历史古迹游,山水游等)

老年,夕阳红(如火车专列游)

其它还有如工业旅游(青岛海尔集团参观,内蒙古蒙牛集团参观,鞍山钢铁集团参观等)

境外境内主题结婚团,主题游红色旅游(如井冈山,延安等),还是以主题游为主。

旅游的出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飞机,火车,邮轮。

旅游的出游形式是团队游,自助游(单定房定车等)。

总之,可以发挥想象力,为旅游目的地,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问题三: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有哪些简单的来说就是:车马舟楫。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极为漫长,达到两千多年,而之所以封建社会制度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统治期间,尤其是在各个统一的朝代统治期间,中国封建社会的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安定的,上经济上也是比较繁荣的,甚至在技术上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而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地位,维持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显然,也给旅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其中,以都江堰和灵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的进步;还有后来手工业、矿业、纺织、造纸、陶瓷等方面的发展,都使得近代以前得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和社会经济方面领先于西方世界。据研究表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有一百多项世界第一出自这一时期的中国,使得近代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领先于世界!

旅行中,一项重要的因素便是交通。可以说,旅行与交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陆交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战国与秦朝的“郑国渠”、“灵渠”都是水利史上光辉的篇章。并且,从汉朝以来,我国历朝历代封建王朝都将漕运作为国家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因此,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利交通十分发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其中对水陆交通贡献最大的朝代首推隋朝。从隋文帝时期开始便打通了从淮水到长江的水陆。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先后开凿了通济渠(由黄河连接汴、泗两河直通淮水)、永济渠(到达黄河以北的涿郡)和江南和(经由镇江、苏州至杭州,直连通长江与钱塘江),最终构成了华北与江南密集而发达的运河网。同时,当时天然河流的通航能力也十分优良,隋炀帝三下扬州,大型龙船、官号无数通行方便,可见其水运能力之一斑。而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三个朝代都建都北京,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运输所须,国家又开始了海运的发展。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我过的泉州,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开始的中国之旅,而仅仅是当年因突发事故沉没在泉州海域的大小货船,其沉睡在大海之中的货物也不计其数,形成了“陶瓷的海底世界”。可见当时海运的发达程度。我们说,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水陆交通的发展是由国家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所需,但是,在客观上却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旅行,通过水陆往来各地成为人们旅行方式的一种很好的选择,从而促进了旅行的发展。

在水陆交通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陆路交通也有长足进步。自秦朝以来,陆路的建设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的建设共同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秦朝以后,陆路交通的建设则不仅仅表现在道路本身的建设上,还通过其辅助设施的建设表现出来。驿站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驿站是历朝历代***沿水陆和陆路建设的馆舍机构,其最初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件和国家物资,后来也开始招待来往的国家公务人员,甚至是至休人员。驿站可以提供宿舍、车马、船轿、人力、米粮以及饲料等等。其功能很类似于现在的饭店。我国驿站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周礼和先秦的典籍中就可以看道,当时就有传、置、邮、驿的记载,但是,那时驿站的设置并不十分普遍。经历了各个封建王朝的不断发展,到唐朝,驿站的发展便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据记载,当时每三十里设置一驿,而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唐朝设置驿站共计1639所。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设置驿站的道路就应该有25000公里以上。可见当时陆路交通的发展状况。而到了明、清时期,驿站则更是扩展到内、外蒙古、新疆以及***等地区。

而交通的发达,使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问题四:旅游者有嘛几种类型?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按出行目的划分旅游者类型及其特点

不论运用哪种标准来划分旅游者的类型,都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所表现出的特点既有共性,但差异也很大。下面仅对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者的特点作简要说明。

3.1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以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可以与购物、娱乐、考察、公务等相结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也是我国旅游者类型的主体。其特点为:希望通过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获得新、奇、异、美、特的感受;在旅游地逗留时间短、重游率低、花费较少,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3.2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以松弛精神、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娱为主要目的。由于娱乐消遣型旅游能够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摆脱日常紧张工作带来的烦恼,该种类型的旅游者日趋增多。在发达国家的所有旅游者中,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所占比重最大。其特点是:追求娱乐、参与、消遣、***和享受;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安全和价格比较敏感;外出季节性较强,几乎都会选择旅游目的地最好的季节,利用带薪假期外出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自由度大;重游率较高,出游和停留时间较长。

3.3公务型旅游者

公务型旅游者是根据工作需要,以贸易合作、商务洽谈、出席会议、举办展览、科学文化交流等为主要目的,在完成公务的前提下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旅游者。其特点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费用主要由团体的公费开支,支付能力较强,对价格不大敏感,消费较高;因为公务在身,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一般以就近短途和短时为多;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较多,季节性不强。

3.4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这类旅游者的需求比较复杂。他们在需要方面不同于消遣型和公务型,但又兼具两者的某些特点。例如,在出游时间上,他们中虽有不少人利用带薪假期探亲访友,但相当多人都选择传统节假日外出探亲,而各国传统节假日又不尽统一。此外,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如出席婚礼、参加开学典礼等日期限制较紧。因此,其总体特点是:出行季节性较差;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没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

3.5医疗保健型旅游者

医疗保健型旅游主要有疗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保健旅游、气功专修旅游等形式。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消除日常工作疲劳。其特点是:有较高的收入、较多的闲暇时间;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的欲望较强;对旅游项目中保健、康体、医疗等功能比较敏感;中老年人比重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近距离旅游者为多。

3.6文化知识型旅游者

文化知识型旅游是一种旨在观察社会、体验民族民俗民风、丰富历史文化积累、增长知识的旅游形式。文化知识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知识旅游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同时获得知识的启迪和充实。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求知欲;具有某种专长或特殊兴趣,乐于与人切磋交流;对导游的文化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对旅游日程安排的周密性和旅游线路的科学性比较敏感。

3.7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生态/探险型旅游是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新兴起的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它强调观光旅游、自然保护与文化保存相结合,是一种肩负环境责任、具备环境伦理的旅游新项目。生态/探险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旅游达到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宣传和保护大自然积极的休息......>>

问题五:有哪些关于旅游的网站?都有什么类型? 1、旅游攻略:蚂蜂窝、穷游。2、户外运动:8246、磨房、绿野。3、吃住行预订:携程、艺龙、去哪儿、美团、淘宝旅行。4、景区门票线上预订:同程、驴妈妈。5、旅游“机+酒”套餐:51YOU。6、还有相对应的豆瓣小组

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问题六:旅游自然景观的分类有哪些?自然旅游景观资源分为:

地质地貌景观:

像广东丹霞山、西南的喀斯特地形等

山水组合景观:

像云南的丽江风景、黄果树瀑布、三峡等

综合性自然景观:

国家地质公园

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极地的极光、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沿岸风光

问题七:旅游企业的类型有哪些按照从事旅游产品经营的产业链划分:

(1)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商店、交通公司、旅游景点、娱乐场所等。

(2)辅助旅游企业包括管理公司、服务公司、影视公司、出版单位、通讯设施以及食品、卫生等生活服务部门和行业。

(3)开发性组织包括相关的***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等。

按旅游活动所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1)劳动密集型旅游企业

(2)资本密集型旅游企业

问题八:旅游景点可以分成哪些类型应该说是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恭2、水体景观旅游资源3、气象气候旅游资源4、生物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1、文物古迹2、古典园林3、文学艺术4、宗教文化5、城乡风貌6、现代设施7、民俗风情8、饮食与购物类

问题九:旅游产品的类型有哪些?团体包价旅游,散客包价旅游,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零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单项服务

旅游产品概念

旅游产品,亦称旅游服务产品。

旅游产品,亦称旅游服务产品。是指由实物和服务构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点、交通、食宿、娱乐等设施设备、项目及相应服务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类产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单个企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活动项目类产品。具有综合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不可贮存性、所有权不可转移性等特点。

从旅游的目的地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

旅游产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

1、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2、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

3、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

4、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最初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出现,主旨是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变革了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态旅游无论从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5、旅游安全产品:旅游保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旅游防护用品,这些保障旅游游客安全的工具产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