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旅游景点大全
武威市旅游景点有:武威沙漠公园、民勤红崖山水库、马牙雪山、海藏公园、武威天梯山石窟等。
1、武威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庄村,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公园占地800万平方米,栽植20多个品种,500多万株沙生植物,绿化率达80%以上。放眼四望,满园里开满了马兰花、长穗归柽柳花、沙枣花、野枸杞花、白刺花、花棒等。漫步园内,池水碧绿,游人逐波,水池周围碧树婆姿。
2、民勤红崖山水库
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距民勤县城约30公里,是沙漠地区的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
3、马牙雪山
马牙雪山因形似马牙,终年积雪而得名。古人有诗赞曰:“马齿天成银作骨,龙鳞日积玉为胎”。神奇的马亚雪山,藏族人民尊为神山,他千姿百态,气象各异。
4、海藏公园
藏公园,位于武威西城区北侧,始建于1983年,占地总面积601.85亩。园内人工湖面积达42亩,以中间引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湖,东曰“广泽”,西曰“消夏”。整个公园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湖内碧波荡漾,岸边垂柳婆娑;亭台楼榭古朴庄严,晨钟暮鼓,诵声不断。春踏青、夏划艇、秋采风、冬溜冰。
5、武威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2001年6月25日,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威沙漠公园百度百科-海藏公园
武威十大旅游景点
武威十大旅游景点
1.雷台古城
雷台古城建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明清古建筑、古窑遗址、古塔、古庙、古巷等众多古迹,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可以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欣赏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物,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
2.莫高窟火凤凰谷景区
莫高窟火凤凰谷景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莫高窟壁画、火焰山、凤凰山、火凤洞、移民石等景观,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集中展示。游客可以领略到美丽独特的风景,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
3.大佛寺
大佛寺建于唐朝,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结构最为严谨的木质古建筑之一。这里还有珍贵的唐代彩塑和佛教文化内涵,是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重要遗产。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文化的宝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玉泉公园
玉泉公园是武威市最大的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被誉为“武威的后花园”。这里有湖泊、花坛、假山、游艇、观鸟等景观,是武威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游客可以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
5.天祝藏族自治县大湾沟景区
天祝藏族自治县大湾沟景区位于天祝县境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中亚高原典型的高山草甸、冰川湖泊,还有珍稀的野生动物、植物等自然景观和藏族民俗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高山草甸的壮美美景,感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异域文化。
6.嘉峪关至敦煌古长城
嘉峪关至敦煌古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防线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的黄金一段”。这里有嘉峪关、瓜州、阳关等众多关隘、堡垒和城墙,还有雕梁画栋的长城文化遗址。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军事建筑技术的精湛和边疆民族文化的传统。
7.明永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明永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武威市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个皇陵,是我国重要的皇家陵墓之一。游客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物,深入了解明朝历史。
8.武威魏晋王墓
武威魏晋王墓位于武威市西侧,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汉魏晋时期带墓葬的墓地群之一。这里有26座墓穴,其中一座出土了世界上唯一的两个古代葫芦彩塑。游客可以了解到汉魏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9.宝积寺
宝积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石窟寺庙。这里有壁画、石刻、佛像等珍贵文物和佛教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高峰。游客可以欣赏到石窟艺术的壮美,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10.马蹄寺
马蹄寺坐落于天祝县境内,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官家道观。这里有唐代石刻、明代彩塑、明清古建筑等珍贵文物,还有道教文化内涵。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道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精神内涵。
以上就是武威市的十大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无论是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还是民俗风情,都会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威最出名的景点
武威雷台汉墓
我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就是在那出土的现在进入的时候带着有效证件的话是不需要额外买门票的但是要是参观汉墓里面的话好像是20多块钱的门票
雷台汉墓
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
到里面之后进入这个的时候要收门票
2.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
1969年9月发现的武威雷台汉墓,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常书鸿等亲笔撰文研究,社会各界为此发表了许多文章。在我国众多精美的文物中,铜奔马是一件举世无双、技艺水平极高的精品,1984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罗什寺
罗什寺位于市中心,不收门票烧香之类的可能会收一定钱。
罗什寺塔位于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在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了圣谕,谕中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充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1927年武威大地震,罗汁寺院被震毁。1934年毁坏的罗什寺塔被重修。
陇右学宫之冠——文庙
在武成市区东南隅文庙在文庙广场附近,在南城门往东顺着明清仿古街往东走到文庙广场可以看到武威西夏博物馆旁边就是红墙的文庙了
在武成市区东南隅,有一处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的古建筑群——武威文庙。朱柱粉墙,勾画出两个世界:墙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墒内清静幽雅,别有洞天。果然是“地敞而境幽,近市而尘隔”。在凉州七里十万家的闹市,这里真不愧是迁客骚人的神往之处。
文庙,也叫圣庙、孔庙。武威文庙建立于明代。据明正统四年(1439)《凉州卫儒学记》载:明正统初年,朝廷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唏镇其地,“睹将校子弟,多明秀好学,而未设学舍以为讲肄之所,遂请于朝,得命以农隙令军士取陶甓而经营之”。武威文庙的修建,由于受命于朝廷,又得到地方各界大力资助,正统二年夏动工,仅两年时间即告落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此后,历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以及民国年间重修扩建。已“规模宏大,气象雄壮,知非府县所及”。
武威文庙,过去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其中汉简、木雕、木乃伊、铜奔马、鸠杖、凉造新泉、西夏牌、西夏铜火炮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同时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所列历史文物、文字说明和图片,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武威历史。它集中体现了武威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反映了武威的历史文明。
西夏历史博物馆
位置就在文庙的正门前面便是凭一定的证件是不需要其他费用的
西夏碑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撰文。正面碑额为西夏文篆书,两行八字,意为“敕建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共28行,每行65字。背面碑额刻汉字小篆,意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字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是正面碑文的汉译文,碑文内容是:称颂先祖的功德;护国寺富丽堂皇的景象;“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奏交会,日有千数”的繁华市容;在增饰宝塔时“众匠率职,百工效技”的民风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片断。西夏碑碑额呈半圆形,题名上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纹,左右两侧各刻有一位体态窈窕、翩翩欲飞的伎乐菩萨,那轻盈飘动的绸带、美如游龙的舞姿,使人想起了白居易《胡旋女》中描述的“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己时”的胡旋舞。西夏碑在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此碑原在凉州清应寺一座碑亭内,人不知为何,清代甘肃著名学者武威人张澎,爱好金玉,于贵州玉屏县为官期间,引疾回家,与友同游大云寺,发掘出长期藏匿的西夏碑。
西夏在李元昊时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字。西夏文看上去笔画繁琐,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之后,公私文书都用西夏文字书写,但汉字仍在西夏通行。西夏给宋朝的文书,多用西夏文和汉文并列书写。夏国铸造的钱币,也用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大云寺(钟鼓楼)
位于六中附近,但是从六中那边是过不去的应该到和平街小学那边。大云寺和和平街小学是隔壁。
凉州八景里面的大云晓钟指的就是这处景色门票没记错的话是15圆
大云寺附近最近有修建新的建筑可能要和钟鼓楼连城一片一边旅游开发
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时的前凉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大云寺遭到严重损坏,唯有寺内的古钟楼岿然独存。解放后,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
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与古钟楼组成今日大云寺规模。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
海藏寺相对来说比较远,不在市区在金羊镇。在步行街西路口乘坐五路公交半个小时路过海藏寺海藏寺公园门票2圆树木茂盛比较幽静
海藏寺,始建于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到凉州之机,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成为藏传佛教教寺院。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海藏公园南湖北湖,地形狭长蜿蜒,泉源密布,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游鱼翔,禽鸟和鸣,实为天然园林之地.四周阡陌纵横,瓜田菜畦,四季丰茂.城区通往公园道路平直,往来车辆畅通无阻,商贸游客络绎不绝,历为古城凉州的游览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凉州人有“逛海藏,消百病”之习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海藏,为佛教用语,相传佛教大乘经典藏在大海内龙宫中。《大藏经·龙树菩萨传》中,即有龙树求经心切,大龙菩萨接入龙宫以经典相赠的记载。另据解说,很久以前,寺院周围林泉遍地,芦苇茂密,古刹宛若藏在海中,故取此名。海藏又名清华禅寺,明成化二十二年,太监张睿重修,敕赐名曰清华。据清乾隆五十四年碑记载:“建寺当在宋元之间”。明成化年间,再度重修。同治间,寺遭兵燹,唯后殿及山门未受损害,光绪时,又加修葺,恢复旧观。
还有很多景观不过离市区比较远就不给你介绍了如果需要的话请追问没看清楚的地方请追问上面那几个地方我都去过感觉还不错望采纳
武威必去的五大景点
武威必去的五大景点:武威沙漠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白塔寺、冰沟河景区、鸠摩罗什寺。
一、武威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AAAA级)位于武威城东22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始建于1986年,占地1.2万亩,是国内最早在沙漠中建立的公园,被誉为“沙海第一园”。现已成为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有人工湖、卡丁车场、蒙古包渡假村、沙生植物园、游泳池、鸳鸯亭、跑马场、桃花亭、滑沙场、四驱越野车场等。
二、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腾格里沙漠南缘,占地面积186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绿地率80%,园区以“荒漠、野生、珍稀”为主题,以西北珍稀野生动物为特色,展示各类动物95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园林艺术等为一体的荒漠野生动物园。
三、白塔寺
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四、冰沟河景区
冰沟河景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境内,距武威市区35公里,是一处以雪山、天池、瀑布、森林、草原、河流等自然风光为主,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原野探险、有氧运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五、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北大街,始建于后凉,塔及寺院在唐代时大力扩展,明、清皆有修葺。是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五凉文化、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