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县旅游 黄山黟县旅游攻略

安徽黟县旅游

黟县景点有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归园·赛金花景区、屏山景区等。

1、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2、西递:位于皖南徽州黟县(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3、宏村:位于黄山南麓黟县东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南宋绍兴年间,宏村人独具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落,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4、归园·赛金花景区: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故又称归园景区。地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2004年正式对游人开放。

5、屏山景区:屏山村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

黄山黟县旅游攻略

黟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名人荟萃,汪勃、张小泉、俞正燮、赛金花、黄士陵、汪大燮、舒绣文等均出自于此。西递、宏村、南屏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9名民间艺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黟县山场面积7.2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5.27%,森林覆盖率达84.6%,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十分优美,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五溪山、木坑竹海入选省级森林公园。

全县共有景区13个:西递(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宏村(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赛金花故居、南屏景区、打鼓岭景区(AAAA级景区),木坑竹海、龙池湾农耕文化园(AAA级景区),屏山、关麓、木雕楼、十里桃花长廊、深冲、五里等。

西递

西递村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皖南“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内,距县城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

西递古民居,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继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南麓宏村镇,以其田园风光、古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

宏村南湖,水面如镜

涵而闻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给予其高度评价:“像宏村这样美丽的乡村水街景观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宏村于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文明风景区”等诸多殊荣。

塔川

随着2005年前后自驾游的逐渐升温,许多原本小而散的绝美景点也越来越多被驴友们发现和传播开来。

隶属于黟县宏村镇的塔川村,它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距宏村仅2公里,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绕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漫步于村中,既可以领略到山间村民

塔川红叶秋韵浓

古朴纯情的生活乐趣,又可以观赏到“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等绝妙景观。尤其是塔川秋色,是众多画家、摄影家创作的基地。

塔川村又名塔上。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象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合起来,即为“塔川”。

安徽黟县有什么景点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部,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和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黄山风景区。西递村占地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有3座祠堂、1座牌坊和224座14至19世纪的古宅。西递村很好地保存了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貌,被誉为古民居的活博物馆。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现有明清古建筑137处。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以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徽州民居的特色。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和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宏村和西递是中国皖南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古村落。它们以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精美绝伦的徽州民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闻名于世。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和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黄山风景区。宏村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90-1194年)的绍兴。它原是王聚居的地方,延续了八百多年。

安徽黟县的特色古村落

安徽古村落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排名:

一、西递村

黟县西递镇。

西递村,位于安徽黟县南部,属于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

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这些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

二、宏村

黟县宏村镇。

宏村(又名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属黟县辖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宏村镇内有南湖、月沼、水圳等河流。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三、唐模村

徽州区潜口镇。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原歙县西乡),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它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

村内风景秀丽,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

四、江村

旌德县白地镇。

江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

江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3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达8万余口,号称“小杭州”。

2005年,江村风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家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

江村景区的生态旅游堪称中国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圈中一大亮点。这里景色秀丽,不仅有声名在外的“江村十景”等自然之景;也有“江村总祠”、“溥公祠”、“明孝子文昌公祠”、“父子进士坊”等古朴的人文古迹。村子里保留了一定的原生态,商业化的气息并不浓厚。

五、渔梁村

歙县徽城镇。

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其形态似鱼。渔梁在唐代即已具雏形,渔梁的名称由坝而来,渔梁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

渔梁坝,是隋朝一位官员汪华所建,是江安江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国家著名的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誉为“江南都江堰”。它选用的花岗岩,徽式风格榫头,将块块巨石牢牢“锁”住。水坝分左、中、右三个水门,左边长年流水,中、右水门既防涝又防旱。

六、棠樾村

歙县郑村镇。

棠樾村,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棠樾牌坊群座落在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

七、黄村

休宁县商山乡。

黄村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居民以黄姓为主,至今保留古朴的民风民俗,人文底蕴深厚。它因一座古民居“荫馀堂”飘洋过洲落户美国波士顿而享誉洲内外。

这里是一个千年古村,它有着极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保存完好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进士第、中宪第、黄村小学、月池塘,以及建于明清年间的众多古民居等,还有荫馀堂、上门厅、男祠、女祠、乡贤里、尼姑庵、关帝庙、牌坊群等众多古迹遗址。

八、关麓村

黟县碧阳镇。

关麓村(Guan lu),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村口有一人工塘,面积达3000平方米,状似弯月,称月塘。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关麓村环境优雅,村前一小溪,清泉淙淙来自武亭山麓,故名武水。

关麓除了古建风格独到卓绝之外,还另有三绝:“米塑”、“砖雕”和“海底木”,它们与“联体古建筑”一起合称“关麓四绝”。

安徽黟县旅游 黄山黟县旅游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