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转型升级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旅游业转型升级

当前,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很多新的内容,这也构成了现阶段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总体来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很难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从旅游产品看。

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同时像东莞等地“商务+温泉”、“商务+高尔夫”等旅游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各种旅游产品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从旅游市场看

已经完成了从入境旅游一枝独秀到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进程之中,国内旅游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于扩大内需的独特作用,正在中国三大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游不仅对于平衡贸易,缓解经济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润来源;此外,中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之前和之后在国内发生的消费(比如为出境旅游而在国内购买的一些旅游用品),同样也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从旅游方式看

在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散客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方式的主体。特别是自驾车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方式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俱乐部旅游、网上拼团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在年轻人中也是大受欢迎。

四、是从旅游运营方式看

信息化对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顺应这一潮流,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

五、是从旅游者的诉求看

由于旅游次数的增加和旅游经验的成熟,其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要求明显提高。过去“西游记宫”式的产品已经不可能有市场空间,一般化的旅游服务也更难赢得旅游者的认同。这迫使旅游经营者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服务质量。而这也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文旅产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说,传统文旅要如何实现智慧文旅?

从三个层面上讲吧

一是面向消费者的创新文旅体验与消费服务的智慧化,也就是TOC,推动文旅资源跟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实现精准的线上线下无缝服务与深度文化体验等实时、互动、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传统的旅游观光消费方式向现代文旅体验消费方式转变。

二是面向企业的文旅服务与产品的智慧化,即TOB业务。包括智慧移动出行、智慧住宿、智慧导游、智慧景区、智慧游乐、智慧文娱、智慧文博、虚拟旅游、OTA个性化在线定制、大数据精准营销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面向政府与行业管理的智慧化,即TOG。包括景区动态监测、信息监管、大数据统计分析、景区人流引导、安全预警等内容,全面了解行业与游客需求、旅游目的地动态、投诉建议等内容,推动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实现政府的科学决策与管理。

丽江旅游发展

丽江古城被认为在中国非常有名。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丽江,这是一座融合了古代和现代的迷人城市。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里有一份详细的策略指南。

丽江是云南省地级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有“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的美誉。丽江历史悠久。根据我国木家桥出土的“丽江人”头骨化石,早在5-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活动了。

据《丽江地区志》年的记载,丽江在战国时属秦国蜀郡,西汉时属越国。1949年,丽江人民行政公署成立,2002年,原丽江地区改为丽江市。

在丽江,金沙江贯穿全境,全长615公里。《云南通志》中提到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犁石,被称为犁水。后因其音与李相近,故古称丽水,这也是丽江地名的最早由来。

据公元《元史地理志》年,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行政区丽江道,“丽江”因河名而得名。

丽江属低纬度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宜人,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大江奔流,山川险峻。

这里有“长江第一湾”、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北半球最接近赤道的现代冰川——玉龙雪山、世界天然螺旋藻三大产区之一的澄海、清澈湛蓝的云南最美湖泊——泸沽湖等世界奇观。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它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与平遥古城一起,是中国两座以古城整体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城的秀美风光,依山傍水,气候环境舒适宜人。古城根据当地自然地形条件规划设计,依山而建,临水为街,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城内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落顶小绿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木府,原丽江世袭土司木府的官邸,是丽江文化的“大观园”,被徐霞客誉为“宫中之美,意在王者”。

丽江是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丽江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青藏高原、云南与内地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的种族和文化融合,让丽江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之城”。

这里有东巴古籍,被誉为古纳西百科全书的世界记忆遗产,东巴语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古乐充满了汉、藏、纳西等多民族的艺术光彩。

还有东巴仪式、素食仪式、白沙壁画、纳西族火把节等众多展现丽江千年文化和历史风情的地方民族风情和娱乐活动。

当然还有令人垂涎的丽江特产总之,在丽江,你能遇到所有你想要的美好。

文旅融合新业态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与过程。

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内在的联系,正如我国古代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把旅游和读书紧密结合。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能够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规律。

1、文旅融合是一种互动的要素资源的整合

文化、旅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结合后,通过交叉渗透和整合重组,突破原有的产业领域,使产业边界收缩、模糊或消失,共生共赢而形成新的文旅产品业态和产业体系。

2、文旅融合是一种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

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在融合过程中通过功能重组和价值创新,形成涵盖文旅产业核心价值的新价值链,产生“1+1>2”的产业叠加效应,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以旅游传承交流文化、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构建新型文旅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生活需要。

旅游业转型升级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3、文旅融合是一种认同的动态优化过程

文旅融合过程中存在价值观念、体制机制、业务领域、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将经历“文旅磨合”—“文旅融合”—“文旅和合”的发展过程,需要通过调整各自角色,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培育文化自信,强化合作互动,动态优化调整,实现平等互惠和协调发展。

4、文旅融合是一种系统的多元方式交融

文化和旅游具有多元交叉的关系属性,文旅融合也是系统的多方是融合。既包括文旅思想理念融合、体制机制融合、规划技术融合、资源产品融合、产业业态融合、功能效用融合、空间载体融合、服务管理融合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还包括由文旅产业内部融合、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和产业外部跨界融合构成的广角度融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