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游城市 东南亚旅游城市

柬埔寨旅游城市

柬埔寨分为20个省和4个直辖市(括号内为首府):班迭棉吉省(诗梳风)、马德望省(马德望)、磅湛省(磅湛)、磅清扬省(磅清扬)、磅士卑省(磅士卑)、磅同省(磅同)、贡布省(贡布)、干丹省(达克茂)、戈公省(戈公)、白马市(直辖市)、桔井省(桔井)、蒙多基里省(森莫诺隆)、奥多棉吉省(松朗)、拜林(直辖市)、金边(直辖市)、西哈努克市(直辖市)、柏威夏省(柏威夏)、菩萨省(菩萨)、波萝勉省(波萝勉)、腊塔纳基里省(Banlung)、暹粒省(暹粒)、上丁省(上丁)、柴桢省(柴桢)、茶胶省(茶胶)等。

柬埔寨全名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首都金边。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东南亚旅游城市

真正的东南亚十大城市有

雅加达

万隆

马尼拉

胡志名市

仰光

河内

曼谷

吉隆坡

新加坡雅加达、曼谷、马尼拉、吉隆坡、新加坡、胡志明市、仰光、金边

柬埔寨旅游景点排名前十

柬埔寨是一个有东南亚风情的特色国家,异域风情特别浓厚。也是一个文明古国,留下了大量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极其灿烂,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这是给你的具体导游。

10.圣剑

柏威夏寺是一座高棉寺庙,坐落在柬埔寨和泰国之间的丹格里山脉的一个525米(1722英尺)的悬崖上。它是所有高棉寺庙中最壮观的地方。

这座寺庙的大部分建于11和12世纪高棉国王苏里亚沃曼一世和苏里亚沃曼二世统治时期。它是献给印度教湿婆神的。

柏威夏是泰国和柬埔寨之间长期领土争端的主题。几名士兵在2009年的冲突中丧生。

9.西哈努克城酒店

西哈努克城,又称磅索,是泰国湾的港口城市和海滩度假胜地。这里最大的吸引力是白色的沙滩和几个未开发的热带岛屿。西哈努克城是一个放松的好地方,尽管它在旺季或假日周末随时准备与乌鸦战斗。

8.洞里萨湖

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对柬埔寨来说非常重要。随着季节的变化,湖水会急剧膨胀和收缩。从11月到5月(柬埔寨的旱季),洞里萨湖在金边流入湄公河。然而,当6月份开始下大雨时,洞里萨湖的水流改变了方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洞里萨湖是许多越南人和湛邦人社区的家园,他们住在湖边的漂浮村庄里。

7.银塔寻找酒店

银塔位于金边的皇宫大院内,有许多国宝,如黄金和珠宝佛像。最著名的是17世纪的小巴卡拉水晶佛(柬埔寨翡翠佛)和真人大小的弥勒佛,用9584颗钻石装饰。银塔庭院的内墙装饰着色彩鲜艳精美的罗摩衍那神话壁画,由40名高棉画家在1903年至2004年间绘制。

6.在波哥山站

贡布附近的波哥山车站是法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作为躲避金边高温的避风港。自那以后,它被放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入侵柬埔寨时,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红色高棉吞并柬埔寨时。如今,博戈山站及其废弃的建筑令人毛骨悚然。截至2008年10月,由于正在进行的重建工作,通往Bokor的道路已经正式关闭。独立访问似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有当地旅行社安排的徒步旅行。

5.Kratie湄公河海豚

桔井是湄公河边的一个小镇,周围是中央市场和古老的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这里没有大规模的旅游,但是在旺季,大量的背包客涌向这里。在柬埔寨,伊洛瓦底江上发现了一只罕见的海豚。这些海豚的数量正在减少,它们生活在湄公河。据估计,柬埔寨湄公河上游地区还剩下66到86只海豚。

4,KohLer

从928年到944年,科克岛曾一度是高棉帝国的首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非常壮观的建筑和巨大的雕塑就建成了。这个地方被30英尺(98英尺)高的金字塔PrasatThom占据,矗立在周围的丛林中。

柬埔寨旅游城市 东南亚旅游城市

石头上雕刻的巨大鹰头鱼(神话中的半人半鸟生物)仍然在顶部,尽管它现在被部分覆盖。被遗弃在丛林中近千年的KohKer是柬埔寨最偏远和最难到达的寺庙目的地之一。

由于最近的扫雷工作和新收费公路的开通,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

3,女王宫

虽然正式成为吴哥窟的一部分,但班迭宫位于主要寺庙群东北25公里(15英里)处,因此通常被认为是柬埔寨的一个独立景点。该庙建于公元967年,主要由红砂岩建成。这种介质适合制作精美的装饰性壁雕,至今仍清晰可见。BanteaySrei是吴哥唯一一座不是为国王建造的主要寺庙,是由拉杰拉瓦曼国王的顾问之一Yajnyavahara建造的。

2.巴戎寺

巴戎寺是世界著名景点吴哥的一部分。吴哥有200多个巨大的岩石海。好奇的笑脸被很多人认为是国王查亚瓦曼七世本人的肖像或者是他与佛陀的结合,是一个一眼就能认出的吴哥形象。巴戎由国王贾亚夫曼七世于12世纪建造。这是他的首都吴哥窟大规模扩建的一部分,吴哥窟建在皇城的正中心。

1.吴哥窟

吴哥窟(意为“城市寺庙”)是所有吴哥窟中最宏伟、最大的寺庙,也是柬埔寨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这座寺庙由国王苏里雅巴尔二世于12世纪上半叶建造。

它的平衡、结构和美丽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纪念碑之一。吴哥窟周围是一个巨大的矩形水库,它通过一系列三个矩形梯田上升到中央寺庙和塔楼,高度为213米(669英尺)。这种安排反映了高棉圣殿山的传统观念,其中寺庙代表着印度教众神的家园——梅鲁山。

柬埔寨什么地方好玩

当然首选吴哥!!!必去!

主要景点

吴哥

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观。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有些石块重达8吨以上。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吴哥寺中的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

除大吴哥、小吴哥及三个王都中心外,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景点。空中宫殿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据说建于11世纪。宫殿建在一座高12米的高台上,成金字塔形,分三层。台中心建有一塔,塔上涂金,光芒四射。高台四周有石砌回廊环绕。由于台高,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因而得名。

被誉为“吴哥古迹的明珠”的女王宫位于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处,原名湿婆宫,建成于吴哥王朝(门内加者)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它坐西朝东,长200米,宽约100米,中心为3座并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对称的配殿。朱红色的塔祠建在一个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居中一座最高,约10米。正中的神祠供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湿奴神。

每座塔祠的东、南、北各有一门,门高仅1.2米,礼拜者须弯腰屈膝方能入内。每个门前均有守护神石雕一对,两侧墙上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仙女的浮雕。塔祠外围3道围塔,内外围墙之间,有拱门,镂花石柱和石碑等。

整个塔祠群巍峨壮观,建筑奇巧别致,雕刻细腻优美。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种神鬼罗刹的雕像。塔基及其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1431年吴哥城被暹罗攻陷时,女王宫也遭到破坏。

吴哥的大部分建筑已倒塌成废墟,但吴哥古迹规模之宏伟壮观,其建筑艺术之璀璨夺目,依然令人惊叹。考古学家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作为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代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吴哥窟

吴哥窟(也叫小吴哥)是整个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建筑。今天柬埔寨人将它放在自己的国旗上,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吴哥窟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今天已演变为佛教寺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无论印度教还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间这个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吴哥窟建在三层台阶的地基上,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雕回廊,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寺庙中央大道两旁是九头蛇形栏杆,柬埔寨传说中,九头蛇会带来风调雨顺。寺庙周围是护城河和水池,不是为了保护寺庙,而是为了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吴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每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神性。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领地还是人的空间。神性和空间交汇在这个密林中的古城。

提到吴哥窟,人们自然会想起《花样年华》的最后一幕:一个男人将无法对人倾诉,甚至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一段情感秘密讲给吴哥窟的一个石洞听,再把它盖上,让发生在花样年华的故事从此留在吴哥,这里的一切,包括他的秘密,都会被自然带走,成为永恒的回忆。中心建筑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莲花圣塔为顶点,象徵须弥山。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的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塔门的四座宝塔,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由于寺庙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因为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第一层的须弥座由砂岩石垒成,高出地面约3米;须弥座之上,有高3米许的回廊,围绕吴哥寺如口字。回廊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其中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著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巨型蜡烛,白日点燃。接下去是印度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东画廊描绘古印度神话普拉纳斯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毗湿奴搅乳海: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充绳索搅动乳海。接著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的场面是16世纪后人所加。北画廊显示毗湿奴第八化身黑天战胜阿修罗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入第一层回廊西门,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原为水池,现不蓄水。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十字游廊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组成,由四行方柱支撑。两行内方柱支撑中廊,两行外方柱支撑各自的偏廊。中廊宽约3米,高约4.5米,上半是墙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飞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墙还残留深红色的涂漆,由此可窥见八百多年前吴哥窟全盛时期之辉煌景象。主廊顶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左右偏廊,宽约2.5米,高约3米。游廊总宽度约8米。几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已被挪走。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多数是高棉语,一些是缅甸语。田字画阁之外的院子,乃寺庙第一层围囿的内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层围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经阁。田字阁的北廊、中廊和西廊各有石阶廊西通寺庙的第二层围囿。

第二层台基又高出第一层台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葫芦棂窗,间以天神浮雕。回廊共有十座廊门,四隅各一,东南北各一,西边三座。每座廊门有内外二石阶,下通第一围囿内院,内通第二围囿内院。西边的三座廊门,通第一围囿的田字阁。第二层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第二围囿内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经阁。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十字形阳台的南北道相连,阳台的东西道连接第二层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层回廊的西门。这个十字阳台也是后人添加的。寺庙的第三层台基,即最内和最高层台基,称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象徵登天之艰辛。台阶之上的田字形重檐画廊,60米见方,上立五座莲花圣塔,四隅各一塔门,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顶离地65米,主塔比四个角塔高大;五座宝塔,排成五点梅花式。每塔内设神龛。主塔的神龛,最初四通,中供毗湿奴一尊,在改奉上座部佛教后,中供佛像,三面用佛像壁围拢。各塔门之间,塔门与主塔之间,由田字画廊相连。田字画廊由回廊和十字游廊组成,回廊分主廊和偏廊两部分,主廊靠外的墙壁分布著竖葫芦棂窗,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基点则分布长方形无栏窗。主廊的内侧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顶,偏廊内侧排列立柱,半拱顶高三米。十字游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顶,二半拱顶,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顶和半拱顶上铺陶瓦。画廊顶部的天花板刻狮头蛇像,画廊和神龛入口有布满雕饰的门楣和三角墙。回廊东南西北四边的正中各有廊门,每廊门有台阶下通第二层;回廊四隅的塔门,各有二道台阶下通第二层。

吴哥城

另一个保存较好的吴哥遗址是吴哥城(又叫大吴哥),这是高棉帝国宫殿城。是吴哥的“心脏”。在吴哥城的中心,阎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贝雍寺(Bayon)。贝雍有54座大小宝塔,每座塔的顶部都雕有象征国王的巨大的四面佛,他们从塔尖微笑着俯瞰四周,象征着王权至上和佛教神圣。这是最具有高棉特色的石雕造型。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像,感受到他们潜在的威慑力,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吴哥城是一处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的城市。吴哥城南门(South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钻进小小的南门门洞,拔地倚天的古树整齐地列在路两旁,树缝里透着温柔的晨光,轻风吹过,干叶嗒嗒地落到了车的前窗,又滑到了地上,说不出的惬意。在吴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拜云寺(Bayon),环绕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这些谜样的佛脸微笑,表情各异,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拜云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但是给游客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四面佛那神秘的"高棉微笑"。

在整个大吴哥城的范围内,还有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利泊王坛(LeperKing)、大象坛(TerraceofElephants)等著名建筑。

在都城中央,建有宫殿、图书馆、浴场、回廊等。

在城的中央,还有长约300米的著名建筑——象台,据说是当时国王检阅部队的阅兵台。一个大台,两个小台。大台左右两侧置有石象,骑在象身上的是王朝的大臣们。这和中国皇陵前设置的石相生是一致的,只不过中国设置的种类更多。阅兵台前方的广场上筑有12座红色小塔,什么功能弄不清楚,柬埔寨人也回答不上来,但是关于吴哥城如何被废弃他们却有几种说法。传说,公元1171年,吴哥遭到邻国洗劫后,国王耶跋摩七世对印度教主神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于是吉蔑人全体放弃了印度教,转而皈依佛教,采纳放弃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这种宗教信仰的改变导致的结果是,泰族军队在公元1431年,未遇任何抵抗就占领并洗劫了吴哥。

又有佛教传说,吉蔑国王被祭司之子触怒,便将其淹死在洞里萨湖中。天神愤怒,决定替祭司之子报仇,令湖水泛滥,因而催毁了吴哥。

这座建于800多年前的吴哥王朝全盛时期的建筑,以它精美的石雕、长长的回廊、恢弘的石塔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吴哥被誉为“摄影者的天堂”,因为那里有拍不尽的风情,摄不完的残缺的美,更有诉说不完的神秘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