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礼仪的理解
旅游礼仪:是指旅游行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旅游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旅游行业内人们交流、交往时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旅游礼仪是衡量一个旅游工作者的素质、教养、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者精神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旅游礼仪是在我国礼仪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结合我国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实际,经过认真总结而成,是我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礼仪不仅是旅游工作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行为规则,也是旅行游览过程中,旅游工作者与旅游工作者、旅游工作者与旅游者、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在交往交流中的行为规则。传统意义上的礼仪涵盖了法律、制度、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旅游礼仪也是一种文化。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中国,形成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这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旅游之中,并在旅游行业得到了升华,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礼仪文化,特别是孔子家乡山东旅游推广的“好客山东”,更具有代表性。“好客山东”不仅是一个文化旅游品牌,也是一种礼仪的象征,而且丰富了旅游礼仪的文化内涵。(《旅游礼仪》,丁再献、丁蕾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出版)
什么是旅游服务礼仪
问题一: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厂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
问题二:社交礼仪的作用是什么?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
问题三:基本的社交礼仪!基本的社交礼仪有很多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五个方面:仪容、仪表、仪式、仪态和语言。
仪容:是指你的发式、妆面等,男士需要注意不同场合的发型、及时清理胡须和定期修剪鼻毛,要求要是在高一些的需要定期去做皮肤护理,女士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更多了,主要是发型和妆面,出席不同的场合要配套不同的日妆与晚妆。
仪表:是指你的穿着打扮,注意会议穿着、户外运动穿着、颜色搭配等,颜色不易过杂一般一次身上最多不超过3种颜色。
仪式:这您应该就理解了,比如:升国旗仪式、丧葬仪式等等。
仪态:是指您的举止与行动,人们常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语言:就是指您的言谈,是否经常会有话把子,是否使用了敬语等等。
。。。。。。。。
还有握手、名片、乘车、电话、会议及您提的就餐礼仪内容比较多,因为我是做培训的,我们也可以用Q珐或email交流,同时建议您能参加当地咨询公司举办的有关“社交礼仪”的培训,这样提高会很快的,当然这是需要付费的,如果您不想支付,也可以和我交流,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的QQ号是:27661750,email:[email protected]我是任璐,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信息免费提供给您,同时我也想从您身上学习有关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希望能携手并进。
问题四:社交礼仪到底是学什么的? 1、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得出发点和应遵从的指导思想,是保证礼仪正确施行和达到礼仪应用目标的基本条件。 2、言谈礼仪:个人礼仪之一,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要想在交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懂得言谈礼仪,使你的谈吐风趣、高雅、富有感染力。 3、举止礼仪:优雅的举止,洒脱的风度,常常被人们羡慕和称赞,最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就是风度的具体表现。是社交中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
问题五:社交礼仪中的惯例有哪些?约定俗成惯例礼仪 1.女士优先的惯例。这一点不用过多的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绅士风度的男士都是这样做的。社会也似乎公认妇女享有优先的特权,谁不遵守这一成规会被看做失礼。比如现在的演讲,开场白总是把女士放在首位,都是女士们,再说先生们。这表明女士是很受尊敬的。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男士在路上遇到认识的妇女要脱帽致意,男士要等女士伸出手来才能同她握手。 2.等距离。在我们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同时与几个朋友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言谈举止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厚此薄彼,影响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遵循等距离的原则。所谓等距离原则,是指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一些应酬中对待众多的朋友,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要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亲疏远近,冷暖暗明之分。在这方面有一点特别要注意那就是在握手寒暄时应按礼节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地进行,与多人握手时要注意与每人握手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3.尊重隐私。隐私,即不愿告诉他人和不愿意公开的个人情况。国内外的社交活动中均尊重个人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往中均应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自己也感到尴尬。一般要做到五不问: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收入,不问健康。这五个问其实我们平时基本都了解。 4.修饰避人。所谓修饰避人就是维护自我形象的一切准备工作应在幕后进行,绝不可以在他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去做。比如在客人面前打领带,提裤子,整理内衣,化妆或补妆,梳理头发等等。这些举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最后一个原则就是社交中“不”的惯例。在社交中要注意分寸,明确多种不的惯例,才能随心所欲不不犯禁忌。 5.不的惯例:不过份开玩笑,不要乱起绰号,不随便发怒,不当面纠正,不言而无信,不恶语伤人,不热情过度,不妨碍他人。只要大家牢记这几个不,我想在很多场合就会应付自如了。介绍完了社交惯例,我现在就介绍一下仪表礼仪。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是每个人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文明程度的具体展现。其实一个人长相如何并不是这个人仪表好不好的关键,我们谁也不缺相,五官都端正,但衣着打扮才能显示出这个人的修养与内涵。仪表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仪表自然美,仪表修饰美,仪表内存美。要做到自然、协调、美观。它是打造个人形象魅力的基础。仪表礼仪一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①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②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③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④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⑤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⑥男士不要过分化妆。二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要点 1、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剪短。这个说法很容易理解,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头发,胡须的清洁与打理,但我也见过有的女人很爱漂亮,把头发盘得很美,可就是在清洗上不能做到经常清洁了。我想就是头发盘得美,但给人的感觉也不会太舒服。按照一般习惯,注意或打量一个人往往是从头部开始,而头发生长在头顶,位于人体的制高点,所以更容易先入为主,引起重视,所以说呀,修饰仪表要从头做起。 2、衣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衬衣要经常换洗。衣服要熨平,皮鞋要擦亮,参加正式活动穿西装应打领带。长袖衬衣要塞在长裤内。袖口不要卷起。内衣裤和衬衣、女士的袜套不要露出。 3、出席隆重活动一般穿深色服装,上下身颜色要一致。也就是说在参加隆重活动时,穿着要讲究搭配。与气氛相和谐。 4、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5、室内一般不......>>
问题六:社交礼仪包括哪几个方面?一、仪表礼仪
一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①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②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
③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
④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
⑤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
⑥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二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白领女士的禁忌
禁忌一:发型太新潮
禁忌二:头发如乱草
禁忌三:化妆太夸张
禁忌四:脸青唇白
禁忌五:衣装太新潮
禁忌六:打扮太性感
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
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问题七: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讲究信义
二、敬人原则
三、尽量宽容他人
四、待人真诚
五、别热情过渡
问题八:大学生社交礼仪包括哪些方面包括如下方面:
第1章社交礼仪
1.1现代社交概述
1.1.1现代社交的含义
1.1.2现代社交的类型
1.1.3现代社交的原则
1.2礼仪与社交礼仪
1.2.1什么是礼仪
1.2.2社交礼仪的作用
1.2.3社交礼仪的修养
1.2.4社交礼仪的一般规则
第2章个人形象礼仪
2.1仪容
2.1.1讲究仪容卫生
2.1.2注重规范妆容
2.1.3掌握饰发要领
2.1.4注重手部修饰
2.2仪表
2.2.1服装的类别
2.2.2着装的原则
2.2.3着装的注意事项
2.2.4男士西装的穿着
2.2.5女士服装的穿着
2.2.6服装的饰物佩戴
2.3仪态
2.3.1站姿
2.3.2坐姿
2.3.3走姿
2.3.4蹲姿
2.3.5表情
2.3.6手势
2.3.7举止
2.3.8风度
第3章日常交往礼仪
3.1见面
3.1.1称呼的礼仪
3.1.2介绍的礼仪
3.1.3握手的礼仪
3.1.4交谈的礼仪
3.1.5名片的礼仪
3.2通联
3.2.1使用电话礼仪
3.2.2使用手机的礼仪
3.2.3收发传真礼仪
3.2.4收发电子邮件礼仪
3.3馈赠
3.3.1馈赠礼品的标准
3.3.2馈赠礼品的场合
3.3.3馈赠礼品的礼仪
3.3.4接受礼品的礼仪
3.3.5赠花的礼仪
3.4旅行
3.4.1旅行的装备
3.4.2步行的礼仪
3.4.3乘车礼仪
3.4.4乘飞机礼仪
3.4.5乘客轮的礼仪
3.4.6住店礼仪
3.5接访
3.5.1接待的礼仪
3.5.2拜访的礼仪
3.6宴请
3.6.1宴请的种类
3.6.2宴请的组织
3.6.3赴宴的礼仪
3.6.4西餐礼仪
3.6.5喝咖啡与饮茶的礼仪
3.7场所
3.7.1公共场所礼仪
3.7.2办公室礼仪
3.8求职
3.8.1求职的准备
3.8.2面试的礼仪
第4章社交活动礼仪
4.1仪式活动礼仪
4.1.1迎送仪式
4.1.2签字仪式
4.1.3开业仪式
4.1.4交接仪式
4.1.5剪彩仪式
4.2会务活动礼仪
4.2.1洽谈会礼仪
4.2.2发布会礼仪
4.2.3展览会礼仪
4.2.4赞助会礼仪
4.2.5联欢会礼仪
4.2.6舞会礼仪
4.3商务活动礼仪
4.3.1产品推销礼仪
4.3.2商务谈判礼仪
4.4服务活动礼仪
4.4.1酒店服务礼仪
4.4.2旅游服务礼仪
4.4.3银行服务礼仪
第5章涉外民俗礼仪
5.1涉外礼仪
5.1.1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5.1.2涉外交往主要礼仪
5.1.3涉外工作人员的礼仪
5.2民俗礼仪
5.2.1民俗礼仪的内容与特征
5.2.2中国民俗礼仪
5.2.3国外礼俗风情
...>>
问题九:社交礼仪的规则是什么?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礼仪的四个原则是尊重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自律的原则.礼仪的四个功能是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要做到什么?(1)要自觉提高个人品德修养;(2)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3)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肋人为乐。怎样陶冶自我情操?(1)加强科学文化的丁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2)性格乐观、开朗、大方;(3)热情诚恳、善解人意、善良友好加强礼仪训练,使其形成良好的基本礼仪和习惯
问题十: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厂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
旅游的礼仪规范有哪些
1.给自己的空间“减肥”。例如飞机上进餐,请把自己的座椅靠背恢复原位,如果您喜欢鼻孔朝天躺着就餐也不嫌累,这是您的事儿,可没理由逼着您背后的乘客都跟您学。
2.给小费也要体谅人。在国外,小费要若无其事地给,大呼小叫地说“喂喂,给您小费”会把服务生吓跑。态度上太轻慢,您追着给人钱,人家也没兴趣拿。
3.看人也要讲方法。欧洲街头多美女,“看人”是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目,但不要像蜜蜂一样盯着不放。比如巴黎街头,常见拥吻的男女青年,当地人从他们身后匆匆走过会心一笑而已,如果您盯着不放,还指指戳戳,评点一番,那被大家盯着看的就是您了。
4.请轻声细语斯文说话。欧洲许多城市都有宁静的特质。所以请克制您兴奋的心情,限制您声带的音量。参加狂欢节时此条失效。
5.别占小便宜。到欧洲上厕所需要0.5欧元(约5元人民币),多数厕所无人看管,出来后在门前小盘中投币即可。1万多块钱的团费您都掏了,如果还在乎这5块钱,就太失水准了。
6.请不要动手动脚。对人动手动脚那叫骚扰,对东西也不例外。欧洲大多数店主不喜欢顾客东摸西摸,曾经有人在法国一家红酒店,看到用中文写着“请不要动手”的告示牌。如果您在卢浮宫的维纳斯身上也留下了好奇的指纹,不论她是个绝色MM还是件伟大的雕塑,您都麻烦了。
7.小处不可随便。在博物馆随意拍照,随地丢弃废物,过人行横道闯红灯,都是令人侧目的行为。相信您一定听说过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要挨鞭子,欧洲人不会向您挥舞鞭子,但是人家的白眼也很“冻人”呢。
8.正确理解宾至如归。把饭店当家,是当做家一样爱护,而不是当做自己家一样随便。如果饭店给了您如家庭一样的温馨感觉,您却用人家漂亮床罩的背面擦鞋,这能说得过去吗?冬季多雨雪,最基本的,请您收好雨伞,把脚上的泥擦干净再进入饭店。
9.跟团游玩请一定守时。在德国一个旅行团集体迟到5分钟,于是司机整整5分钟不开车上空调,算作回报。5分钟不开空调算是好的,要是因为您不守时害大家都误了班机,看您怎么赔得起。
10.只享受该享受的。欧洲许多酒店会免费提供一些小食品。曾有几位游客在德国住酒店时,“扫荡”了数张桌子上的免费苹果,然后还理直气壮地找服务员要。
景区服务礼仪
景区服务礼仪
景区服务礼仪,每个地方都有着相应的礼仪,景区也不例外,景区只有拥有了相关的礼仪,才能使景区发展的更好。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景区服务礼仪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景区服务礼仪11、服务人员外貌修饰
外貌修饰是景区服务人员职业形象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头发、面容、颈部及手部等部位的修饰。
头发:头发要经常清洗不要有异味和头皮屑,男员工不要留长发,要遵循前不盖眉、后不遮衣领、两鬓不挡住耳朵为准。女士不要披肩撒发,长发上班时间要盘起。
化妆:淡妆上岗,使个人的五官更富有精神。但严禁浓妆艳抹,如口红的颜色,和香水的气味。美白要自然,要注意颈部的肤色,不留长指甲,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服务人员服饰修饰
景区服务人员在上岗时要穿工作服,不要太随意,工作服可以提高我们景区的形象和个人气质。要注意领子和袖口上的洁净,注意保持工装的整体挺括。穿工装时要注意检查扣子是否齐全,有无松动,有无线头,污点等等。
鞋子是工作服的`一部分,在工作等正规场所要穿西装,穿皮鞋,一定要保持皮鞋的干净光亮。不要穿白色线袜,或露出鞋帮的有破洞的袜子。男职员的袜子颜色应跟鞋子的颜色和谐,通常以黑色最为普遍。女职员应穿与肤色相近的丝袜。
要佩戴好工作证,穿工作服要佩戴工作证,无论是哪一个具体部门的员工,均应把工作证端正的佩戴在左胸上方。
3、服务人员行为风范
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工作当中的站姿、坐姿、站姿、走姿、谈话的姿势等。总体来说景区服务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到举止大方,不卑不亢,优雅自然。要与游客交谈的过程中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其次微笑要贯穿礼仪行为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真正甜美而非职业性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自然大方。
景区服务礼仪2景区服务人员咨询服务礼仪
1、作为旅游景区咨询服务人员首先应有较高的旅游综合知识,对游客关于本地及周边区域景区情况的询问,要提供耐心、详细的答复和游览指导。
2、在接受游客咨询时,应面带微笑,且双目平视对方,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以示尊重与诚意,专心倾听,不可三心二意。
3、答复游客的问询时,应做到有问必答,用词得当,简洁明了,谈吐得体,不得敷衍了事,言谈不可偏激,避免有夸张论调。
4、接听投诉电话时应首先报上姓名或景区名称,回答电话咨询时要热情、亲切、耐心、礼貌,要使用敬语。通话完毕,要确认对方先收线后再挂断电话。
5、景区服务人员如暂无法解答的问题,应向游客说明,并表示歉意,不能简单地说“我不知道”之类的用语。
景区服务人员投诉处理服务
1、景区工作人员应把游客的投诉视为建立诚信的契机,受理人员要着装整洁,举止文明、热情、耐心地接待投诉游客;
2、景区服务人员受理投诉事件,能够现场解决的,应及时给予解决。若受理者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上报景区负责人,及时将处理结果通知投诉者,并注意收集反馈意见,科学分析,以便及时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3、景区服务人员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投诉游客的心情和处境,满怀诚意地帮助客人解决问题,严禁拒绝受理或发生与游客争吵现象。
4、景区服务人员接待投诉者时,要注意礼仪礼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与客人争强好胜、与客人争辩,既要尊重游客的意见,又要维护景区的利益;
5、景区应设立专用投诉电话,并在景区明显位置(售票处、游客中心、门票等)标明投诉电话号码,且有专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