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旅游团 乌鲁木齐到喀纳斯旅游团

喀纳斯旅游团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或者“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景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背面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三国交界,规划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它距布尔津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提到喀纳斯景区,不得不提到它的五个唯一:

1、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2、中国唯一和四国相接的自然保护区

3、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

4、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

5、唯一的图瓦人居住地

乌鲁木齐到喀纳斯旅游团

@碎片游带你去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旅行。

作为一个在新疆长大的女孩,别的不敢说。新疆哪里好玩好吃我还是略知一二的。

新疆人每年必去的地方是哪里?我的答案是喀纳斯。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气候凉爽,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情。春天,喀纳斯山繁花似锦,芳草萋萋;夏天,喀纳斯郁郁葱葱,湖波荡漾;秋天,喀纳斯林尽染,水碧玉;冬天,喀纳斯洁白纯净;喀纳斯的景色四季不同,随气候而变化。

喀纳斯每年6-9月是黄金季节。春秋相连,几乎没有夏天。每年10月份开始下雪,持续半年,直到第二年的5、6月份。

虽然蒙古语“喀纳斯”的意思是“美丽而神秘的湖”,但是请注意,喀纳斯是整个喀纳斯景区,不仅仅是喀纳斯湖,也是景区的一部分。

去喀纳斯旅游需要几天时间。毕竟整个景区太大了。

喀纳斯景区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加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峡谷、和睦峡谷、和睦草原、和睦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7个国内外著名的自然景观区和3个人文景观区。

坐飞机去喀纳斯。先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到达喀纳斯机场,再坐1个多小时的大巴到达嘉登峪。票价60元/人。二、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到达阿勒泰机场,然后从机场乘车到喀纳斯景区门口,车程约5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喀纳斯机场是季节性开放的,冬季不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可以上网和其他app查询。

因为喀纳斯没有火车站,所以坐火车到喀纳斯,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北屯镇,下车坐大巴到布尔津县。门票17元/张,然后在布尔津换车到加登峪,再从加登峪坐班车到喀纳斯景区。目前经过北屯镇的列车只有K9791和K9792两趟,往返乌鲁木齐需要12个小时。

跟团游,新疆每个城市的旅行社都有各种线路和方式在喀纳斯游玩。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走公路旅行,大致路线是乌鲁木齐-北屯市(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乡-喀纳斯湖。在go on road trip里面跟着导航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沿途的县市玩。

喀纳斯景区停车场共有1000个车位,收费标准为20分钟以上5元,1天/天以上10元。

喀纳斯景区买票很方便。各种app都可以购买。刷身份证就可以入园了。

这里说的票是包括票和票的套票,分为一进票和二进票。一进门票是指晚上住在景区的酒店或民宿,在景区门口住两天,第二天出来。两票进入是指当天晚上从景区出来,住在景区门口的贾登峪村或者其他地方,第二天第二次进入景区。票仍然有效。

去观鱼台、和睦和白哈巴需要另外买票。目前受疫情影响,喀纳斯景区免门票,班车只要70元。

淡季的时候,喀纳斯景区的班车会停运,交警没有雪地胎是不会进入喀纳斯景区的。

如果你在喀纳斯风景区过夜,和睦村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可以选择住酒店或者民宿。酒店区在和睦村外,因为距离远,所以你可以免费乘坐班车。在B&B村,它由松木和桦木原木搭建而成,数百栋古老的木屋依偎在一起,充满了原始村落的气息,非常原始。

和睦村

如果不在喀纳斯景区过夜,可以选择距离景区大门步行十分钟的加登玉生活区,或者距离景区大门2-3小时车程的布尔津县。

因为交通问题,景区的食物比较贵。其实整个北疆的美食都差不多,比如抢肉,抓饭,烤鱼,奶茶,羊肉串,烤全羊,哈萨克族的包尔萨克等等。只是尝试一些新鲜的食物。

总的来说,新疆昼夜温差大。早上和晚上很冷,但是中午很热。所以有“早上穿裘皮大衣,下午穿毛线,晚上围着炉子吃西瓜”的说法,喀纳斯也不例外。一般薄羽绒服、夹克、抓绒毛衣、长袖t恤、牛仔裤、眼镜等。会的。冬天,手套、围巾、帽子、雪地靴等保暖物品必不可少。有多冷?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军大衣出租,可以自己去品尝。

亮色的衣服对于爱美的小姐姐来说必不可少,但是最好杜绝花里胡哨的,而且是纯色的。拍出来的照片真的很美很有爆发力。

喀纳斯风景优美,其中最著名的是和睦村、喀纳斯湖和白哈巴村。

和睦村,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湖以东约30公里,是一个哈萨克族和图瓦族聚居的小村庄。

沿着和睦村旁边的全木桥走出村子,路过桥下美丽的白桦林,沿着栈道往上爬,就是著名的和睦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你可以一览整个和睦村。和睦的秋天最美,各种黄色层层叠叠。清晨的雾和傍晚的烟比仙境更好。随便一拍就是壁纸,不需要加滤镜。

可以沿着喀纳斯湖修建的栈道走一走。景色壮丽,令人心旷神怡。或者在湖西边的码头乘船游览。每天18: 00前可以随时购买船票。

在喀纳斯湖的最北端,有一条千米长的枯木堤,是喀纳斯湖的奇观之一。据说洪水来了,枯木堤会浮上来,是上游,不是下游。

湖顶的观鱼台,视野开阔,是欣赏湖景的绝佳地点。清晨可以在观鱼台看日出。当太阳升到一定高度时,可以看到山谷云层中有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彩色光晕。可惜去了那么多次,一次都没见过。还有著名的喀纳斯三弯。第一个卧龙湾,第二个月亮湾,第三个神仙湾,都可以一览无余。

白哈巴村位于中哈边境,是图瓦人的小村庄。因为地处边陲,村里成了“西北第一村”,村边的哨所成了“西北第一哨”,白哈巴河成了“西北第一河”。白哈巴距哈萨克斯坦东锡莱克仅1.5公里,由一条国防公路相连。

白哈巴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八个城镇之一。它既安静又偏僻。这里有白雪皑皑的阿勒泰山,有金黄的白桦林,有清澈见底的小河。

从鱼塘看日出,从白哈巴看日落。村前的观景台不仅能看到粉红色的夕阳,还能看到小村庄的全貌。“任”字顶上的木屋与围栏围成的圆圈交错,炊烟袅袅,宛如童话世界。

进入白哈巴村需要边境通行证,可在哈巴河县边防大队边防派出所和喀纳斯景区换乘中心办理。冬天只能在边防大队办理。

温馨提示:喀纳斯景区注意事项

第一,除了景区可见的禁止游泳、火种、露营的标志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宗教色彩浓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吃猪肉,尽量不说这个词。这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忌讳,绝对不能得罪。

第二,喀纳斯景区有时会因为天气原因关闭。建议出行时查看天气情况。

第三,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身份证在新疆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

@碎片游每天和你分享旅行的片段。

你的赞,收藏,分享是我的动力。

百万购车补贴

白哈巴村旅游攻略

白哈巴位于新疆北部地区,这里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唯美的风景线,大家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赞美之词,每个人都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融入到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之感。

一路翻越盘山公路,景色随着海拔的升高也一点点爬升,沿途的景色是极为奇妙迅猛的变幻。有一段山路视野极为开阔,坐在车窗边,都觉得那冬日暖阳般的山野几乎就要把自己包裹进去,而这极有冲击力的景色竟然转过几个弯,就瞬时变成了只有白色。

白哈巴村坐落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应该是中国最西北的图瓦村庄了,怪不得有“西北第一村”的之称,因为村庄的位置就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上,有5号界碑为证。白哈巴成了“西北第一村”,村里的解放军哨所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西北第一哨”,连清浅的白哈巴河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西北第一河”。白哈巴村距离边境线非常近,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只有1.5公里的距离,有国防公路相通。

白哈巴村背靠雪山,森林环绕,秋色让人沉醉,生活的气息浓郁。形形色色的游客漫步在村子里,图瓦族小女孩骑着马在招览游客,四处散落着小木屋,除了物价,这里的商业气息并没有扰乱原有的宁静。除了摩托车,马是白哈巴村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进到村口,就感受到了这个典型的边境小村庄的迷人气息了,与哈萨克斯坦咫尺之遥,道路两边的小木屋一字排开,村道上偶尔有骑着马飞奔而过的图瓦汉子。

站在白哈巴村的高地上,远眺整个白哈巴,村子坐落在一片小型盆地之中,村后方是一座连绵起伏的雪山,像一道屏障一样。村里是清一色的尖顶小木屋,墙体和顶棚都是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房顶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显得原始古朴。房屋的周围有木栅栏围成的院子。

在村子里逛了逛,想找点东西吃,问了几家餐馆,吓坏我了,这十一期间的饭菜价格简直贵上了天,一个烤馕20,一份小碗手抓饭80,更不要说其他的烤鱼炒菜了,之前对白哈巴十一期间的物价早有耳闻,但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贵,真是令人乍舌。放弃了去餐厅吃饭,去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回客栈吃零食慢慢消磨时间吧。

喀纳斯旅游团 乌鲁木齐到喀纳斯旅游团

清晨是被邻居院子里“哞哞”的牛叫声吵醒的,打开房门,一片银光素裹映入眼帘,昨夜的白哈巴,下雪了。

第一次来到白哈巴,也是第一次在白哈巴村过夜,我的脚步不再匆忙,旅途中风尘仆仆的心像是被一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拂过,感觉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放松了下来。

昨夜的雪,让今天的日出迟迟不见,慵懒地伸完了懒腰,才慢慢从云霞和晨雾中探出头来。清浅的白哈巴河慢慢地流淌,牛羊马儿悠闲地漫步在山坡和白桦林中,就连猫儿狗儿的动作也变得异常缓慢,懒懒地窝在屋边晒太阳。村庄里,人们的脚步闲适,没有行色匆匆,把牛羊马儿往山坡上一赶,就回到自家小木屋的屋檐下晒太阳,直到夕阳西下。

驻扎在白哈巴村的边防部队。

马匹是白哈巴村庄的主要交通工具,白哈巴村道上不时可见到骑着马溜溜达达经过的图瓦汉子,看见镜头,总是憨厚地笑着。彼此遇见了,就在一起话话家常,来一次马背上的小聚。但如今也有当地人骑起摩托车的身影了,现代化的社会进步也时刻影响着这个边境的小村庄。

早晨,孩子去上学了。

孤独的中哈界碑

虽说在游客眼里,白哈巴除了中哈界碑,便没有什么标志性意义的建筑或是标志了,但白哈巴这个小村庄本身比界碑更值得看一看。村庄里除了图瓦族人,还有哈萨克族人和来这里做生意的汉族人,村子里的哈萨克小孩很是害羞,见了陌生人会不好意思说话,但当你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他们会张着嘴大笑,可爱极了。

通向村庄的公路。

经过作业一场大雪的洗礼,清晨的白哈巴显得格外清新宁静,尘世的喧嚣都被四周的雪山挡在了外面。小木屋仿佛也散发着松木的清香和古老的气息。

我留宿的小木屋坐落在距边防部队不远的一片小山脚下,距村庄有几百米,美得像童话一样。木屋的主人名叫德郎海,是一个图瓦族的老人,听他自己说他以前是哈巴北村的老村长,是当年村子里第一批学习汉语的图瓦族人。小木屋里的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被老人收拾得干净整洁,散发着原木的清香,墙上还装饰着兽皮和挂毯。

老人的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儿子是当地的副县长,女儿在北屯当老师,小孙女也在乌鲁木齐读大学。自己一个人生活在白哈巴,有游客来住宿,就和他们聊聊天,讲讲白哈巴和图瓦人的故事,没有游客的时候,就放放羊,在屋檐下喝喝自己酿的奶酒。我问他为什么没有跟儿女一起享清福呢?老人笑了笑说,“城里咋能跟这比,城里没有哈巴河的味道,住不惯嘛。”

步行去村子里的路上看到了三三两两的游客,袅袅炊烟隐山林,映衬着远处的雪山,这才是白哈巴应该有的样子啊。

炊烟和晨雾袅袅升起,白哈巴在这温暖朦胧的阳光里苏醒了。每家每户的栅栏门打开,大大小小的院落里有了男人牵着牛羊和女人屋里屋外忙碌的身影。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庄,虽然依旧很冷,但四周的景色已然清晰了起来,在晨曦中远远的听到白哈巴村庄里的牛叫狗吠鸡鸣,阳光从雪山后升起来,将我的身影在大地上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刚才还美丽冻人,瞬间就感觉变得温暖。

图瓦人和蒙古人一样,心底都保留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精神、意志和尊严的守护。对欲望无休止的追逐,让人失去的不仅仅是森林和草原,更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白哈巴的清晨宁静得近乎于恐怖,没有任何声音,我走在前往村庄的公路上,偶尔有鸡鸣犬吠,直到天空彻底放亮,村庄看起来才像是重新走入了正轨。

我们属于远方,有自己的群山木屋和炊烟,流水是长长的歌,驼鹿的眼睛就像我的爱人,这安宁,有时绊倒死神的脚步,当云彩擦亮天空,爱人啊,我们就搬到天上去住。——图瓦民歌

每年的十一前后,白哈巴的好天气几乎会一直持续到寒冬时节。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白雾升腾,弥漫整个村庄的景色,但太阳从山背后升起,阳光一点点的渲染在远处的群山,山坡上的皑皑白雪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看光阴的较量在大地上展开拉锯战,美如画。

据当地的人说白哈巴附近的山上有冬虫夏草,但是政府不允许挖,因为土壤面太薄,很容易破坏环境,但是还是有人偷偷去挖。

牛儿和马儿都自己跑去草场里觅食了,大部队一起出动,浩浩荡荡的还挺壮观。

站在白哈巴村庄的高低上,肆意感受阳光在大地上施展魔力,这种感觉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四周的景色逐渐变的清晰起来,在逐渐变暖的阳光中慢慢显露出本身的颜色和状态,刚才还感到寒冷的我瞬间感到无比温暖。

白哈巴村的清晨真的是太美了

走在村子里最宽的也是唯一一条柏油路上,游客不多,应该还没都起床,不过当地人已经早起忙碌了,餐馆的老板在忙着准备食材,牧民赶着牛马羊去放牧了??

路过白哈巴小学,碰巧小学正在举行十一升旗仪式,还有领导讲话,奏国歌,唱国歌,很正式呢~路过的三三两两的游客也都融入其中。

在白哈巴的三天,有幸看到过今天的图瓦人生活的一个小小边角,貌似有点寥落。我觉得自己一直被自己对于白哈巴的某种想象所感动着,却忽略了它也处在社会变化中这个客观事实。回想这次短暂的白哈巴之行,也许是走运,赶上了美丽的大雪,但我始终担心的是,这样的白哈巴还会存在多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