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青州古城一日游攻略
青州古城位于山东境内,是齐鲁文化重要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历史及其辉煌,拥有璀璨的文明发展体系,是一个文化魅力十足的古代小镇,现在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从潍坊到青州有多趟长途客车,我乘坐的是3点50那趟,如果赶末班车得到6点30,那样会有些匆忙,到青州客运站已经是五点多,路上的水早已喝完,到路边小卖部的时候,推荐的是崂山可乐。店主人说,他们这里都觉得崂山可乐比一般的可乐好喝。我来了一瓶3元的崂山可乐,除了味道稍淡之外并未品出其他的妙处。
从青州客运站坐公交到我预定住宿的地方有50分钟车程,但因为路上没什么人上下,30多分钟就到了,其实直线距离并不长,但是要绕一个u形大弯。青州的公交和其他城市的公交费用差不多,都是刷卡1元投币2元的无人售票车。
实际上,从帝都到青州的高铁,是非常方便的。
_舍青旅
我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名叫_舍的青旅,就在青州宋城西边徒步10分钟可以走到的一个老街里面。老街相当有些岁月,让我想起济南城里面的情景,但是更破些。虽然是老街,但是并不脏,据说青州去年拿到了卫生城市,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定的是六人间,这边的消费比较低,33元一晚就能搞定。接待我的是一个感觉像初中生但是个子非常高大的孩子,他正在门厅里面看电视里的手游直播。看到我就很殷勤地帮我把入住手续办了。他是店主人家的儿子,这个青旅实际上是一个家庭旅馆。房里有蚊子,但他提供了驱蚊香,所以晚上睡觉不会有什么问题。
孩子告诉我青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物产,也没有特殊的小吃。精华主要是在古街,青州博物馆和附近的山。我只是匆匆路过,山什么的就不考虑了。我告诉他明早会很早起身,他说他会留门,而且他睡得晚,客人晚归也不要紧。他还告诉我,其实万年桥一带的古街是后来修整过的,原汁原味的古街是在东边步行可到的昭德古街。我问他骑车可方便?他说古街虽然很长,但是不建议骑车,因为那边是石板路,骑车体验并不好。
进了门廊就是一个小院,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布置得比较古朴和民俗,挂着玉米什么的装饰,风格和我见过的许多青旅类似。听孩子说,前几天来这边住的人很多,主要是山东学生,可能临近开学,人就少了。
小院里放着各种磨盘。只有一个公用洗手间,对面是一个公用浴室。但都只能进一个人,如果客满的时候怕是会打架。浴室的特点就是站在一个磨盘上淋浴,水很好很热。
因为刚走过十笏园的缘故,我的手机电量已经到了极限,所以插着充电,我洗过澡以后也就在床上休息,整个青旅都没有人,院子里晾晒着衣服和毛巾,我猜有人在这里长住。
从古到今的青州
青州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大禹治水以后,将中国区域划为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但是青州的治所多次变更,而且华夏人控制的地盘是有限的。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这里是“不服王化”的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据说殷商的灭亡,就是商军主力陷入了征服东夷的泥淖中而让周军有了可乘之机。建立周朝以后,周天子封姜子牙为齐侯,青州划归齐治下。历春秋战国之世,东夷人渐渐融入了华夏民族,从而整个山东地区都并入了华夏版图。
秦统一以后,此地由齐国变为中央直属的齐郡,到了汉朝时成为皇子的封国。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国被中央收回,设为青州刺史部,都城设在广县。到了东晋时期,鲜卑人慕容德攻克广县,自立为皇帝,建立南燕,从而广县成为中国历史上山东境内唯一的国都,只不过没过多久南燕就被刘裕攻灭,广固被推平,重新修建了东阳城作为青州州治。到了北齐,青州治所再次变更,到了今天的古街一带,当时称为南阳城。从此无论青州的名字如何变更,都没有离开过南阳城。到宋朝,青州发展最为辉煌,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民国时期,变为县治。
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综合算来,青州一带先后有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如今古街中心在南阳城。
青州万年桥
天黑了,电也足了,休息够了,青旅里面空荡荡没有人。我换上休闲服,走到外面来,看到古街到处挂起了灯笼。原来这条街多半都是客栈和酒吧,但是很安静。我顺坡而下,走到河边,看到河床很宽,却是水泥的,基本上干涸,是放光了水。前一段雨水来得太急,将沿河青州宋城的建筑冲坏了不少,所以看起来除了高塔一带高处还有灯火,河边是一片混乱。为了修理,水都放干了。我这趟来得不巧啊!
南阳城就在河对岸,黑压压的一片,要过去需要走过一座叫做万年桥的石拱桥。
说起这座万年桥,来头极大。它的俗名为北大桥,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始建于宋仁宗年间,由梁柱式木桥改为无柱单拱木桥,叫“虹桥”。这里水患较多,多次冲毁该桥,智慧的古人垒巨石以加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到了明万历年,当地投巨资将木拱桥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改称为“万年桥”。但到了清康熙年,桥被大水冲毁,继而重修,10年才修完。如今,经历过战争和人为破坏的桥,从外观上看已经失去了原来古朴的味道。
夜色中的青州北街
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
河边凉风习习,体感极其舒适。有老人推着车挂着灯在卖水果和油炸食品。从万年桥上走过,恍惚有穿越之感。
其实我对青州的知识有限,最早知道青州来自于《水浒传》。青州在《水浒传》里面和梁山好汉有过不少恩怨情仇,宋江第一次险些上梁山就是因了这青州南边的清风寨事件(好像青州还真打造了一个清风寨景点,但路没有修好),当时青州军官秦明奉命镇压清风山土匪,被宋江设计擒拿,又派人穿秦明衣甲连夜在青州城外烧杀抢掠。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上当,处死了秦明的家人,逼迫秦明上了梁山。再后来,朝廷派去镇压梁山的将军呼延灼战败,投靠慕容知府,慕容知府便派遣他镇压附近孔明孔亮为首的白虎山土匪,导致附近武松鲁智深所在的二龙山和白虎山势力加入梁山。宋江更利用新降的呼延灼赚开青州城门。秦明趁机杀入城中,手刃了慕容知府。
从万年桥桥头有一条微斜的上坡路,一直延伸到远处,消弭在地平线。万年桥的南头原本有城关,是青州的古北关,如今已没了城墙。从古北关往南到太保牌坊,是青州古北街,也是青州最为古老的街道。过牌坊后,为偶园街,直抵南城楼。周边有卫街、东关真教寺等古建筑。青石板的街道,黑瓦、青砖、红栏、白墙。飞檐高挑的门楼店面,经营着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印古轩、紫宝阁、兴盛堂、宝艺阁这些名号仿佛将我引入古老的时代。
但,夜晚的青州古街是安静的,人寥寥。古门面前挂着红灯笼,行人很少。走在青石板街上,偶然看到光着膀子的老人走过,因为凉快,连扇子都不用带。
偶园街的牌坊
这种安静舒适的漫步状态一直持续到走穿北街,一条宽马路从面前横过,对面就是偶园街口。
晚上因为什么都看不到,其实在十字路口往东两百来米就是青州市政府。而太保牌坊下的偶园街灯火通明。地面很干净,没有什么垃圾。
从万年桥头到南端的阜财门,大约2公里,特色是街上的一个个高大牌坊。据记载,历史上的青州古城内牌坊众多,包括王府牌坊、文庙牌坊以及众多地方名人的恩荣坊、科第坊等。明清朝代,青州在朝廷任职的官员众多,府第、祠堂聚集城中,所立牌坊多在城区各街口府第附近。因古城内牌坊众多且规格形式多种多样,均带有很强的装饰风格。
青州古城街道中的牌坊基本属于旌表贤人的类型,而且都是明代的。在明代,获取了功名的人才在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都能获得一定数额的建坊银,这一举措使建坊之风风靡全国。
牌坊建筑所占面积相对较小,但其文化内涵却高。坊额及联句的题刻多出自名人之手,含义和书法各有千秋。牌坊上的各类精美雕刻和建筑造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建筑水平和风格,其中有很多细节可以欣赏。
北门里坊为北门大街之地标性建筑,是二柱带跨楼的牌楼,坊额为“北门里”,抱柱联为:“看似砖旧石残,想当年九州商贾纷至,甚是热闹;其实人杰地灵,见今朝世界宾朋沓来,尤为繁荣。”反映了青州当时繁荣景象和名人众多的历史。
大宗伯坊顶额“圣旨”。题额右边为“赐进士、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前兵科给事中、礼部侍郎、户部尚书、侍经筵、东渚陈经”,左边落款为“大明嘉靖乙巳孟春谷旦立”。此为旌表青州人陈经所立,在青州古城的夥巷口,今偶园街北段,立于嘉靖年间。陈经,字伯常,号东渚,明正德九年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当年立此坊时,陈经担任礼部尚书,即“大宗伯”,故坊额中有“大宗伯”三字。此面的抱柱楹联上联是:立朝骨鲠,谠直敢言名已闻;下联:平居性澹,门无干谒廉有声。
下一个大牌坊简称太保坊,在卫街西本公祠堂门前,今城里东门大街西段。临朐籍而定居青州的冯氏世家共立有五座牌坊。分别为祖孙父子兄弟进士坊、一门科第坊、冯琦太子太保坊、三世天官学士坊和三世宗伯学士坊。冯琦,字用韫,号琢庵,万历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敏。冯琦是明朝后期重臣、文学大家,是青州的精英人物。其事迹见于《明史》;其著作多部,均收录于《四库全书》。他的政绩显著,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大学士。过去传有“死后入阁,冯琦一人”的美赞。
抱柱联上联中提到“援朝凯旋”,可能指的是明朝应朝鲜国的请求发兵援助击退日本丰臣秀吉侵略事件。冯琦也在此事上立有大功,故在此楹联上赞美了一番。牌坊这一面楹联的上联是:提封依旧三千里;下联是:社稷重新二百年。
柱国坊的主人刘_是明代青州府寿光县人,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明朝的三朝元老、宰相级人物,“柱国”是从一品勋阶。刘_于弘治三年死时,弘治皇帝为之亲撰祭联,也就是现在这个牌坊南面的抱柱联,上联为“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下联为“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刘_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历仕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明宪宗称其为“东刘先生”,并赐印“嘉猷赞翊”。此牌坊北面抱柱联对,上联为“忠廉立殿堂,史称贤相,功与云山并峙”,下联为“仁孝满乡里,世誉楷模,德同阳水共流。此牌坊的顶额为“敕赠”,题额“柱国坊”,题额右边的小字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刘_”。“柱国”是文勋封号。左边落款为“弘治辛酉_旦”。
大学士坊是为旌表青州府诸城县人翟銮而立。翟銮为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卒谥文懿。翟銮此坊立于嘉靖年间。牌坊顶额为“御旨”二字,坊名“大学士”;坊名右边小字为“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石门翟銮”,左边小字为“嘉靖癸卯季春吉旦”;此牌坊北面抱柱联上联为“体丽声清,廷对分差标法度”,下联为“心和意密,公裁明断顺朝纲”。
牌坊的南面抱柱联上联为“巡边防三万里,雄才大略固关塞”,下联为“秉阁政十余年,远虑深谋为栋梁”。
一门科第坊也是是冯家的牌坊,立于明万历年间。当时,青州冯氏世家出了6位进士,3位举人,满门荣耀。该牌坊南面抱柱联的上联是“科第连绵,彰显东州文运”,下联是“事功卓著,堪称北海世家;北面抱柱联的上联是“一门风雅,多少芝兰玉树”,下联是“几代书香,无穷国栋良才”。
一门科第坊是经皇帝批准而建的。坊顶额有“圣旨”两个金字。提额:一门科第。右额:旌褒冯氏进士裕惟重惟讷子履琦瑗举人惟健惟敏子咸(将冯家的6位进士和3位举人的名字一一列出)。左额:大明工部奉敕立万历丙戍谷旦。
尚书里坊旌表青州人石茂华,立于明嘉靖年间。石茂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卒赠太子少保,谥恭襄。该坊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3.8米,总高度11.48米。牌坊的题额是“尚书里坊”,南面抱柱上的对联,上联是“一抚重镇,居然千里干城”,下联是“再秉节钺,允矣三边锁钥”;北面抱柱联,上联为“筑洪堤明诉讼一方大任”,下联为“平内乱灭倭奴万古英豪”。可以说,这两幅对联是对石茂华政绩的高度概括。石茂华的事迹除见于史料记载外,还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如《聊斋志异》中《谕鬼》一篇,说的就是石茂华镇鬼的故事。石茂华曾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声名卓著,传说连鬼都怕他。
海岱都会坊是靠近南门的最后一座大牌坊,在历史上曾经为山东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见证。青州地处海(东海)岱(泰山)之间,历代为都会之地和军事重镇,曾长期作为山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贸发达,商贾辐辏,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这座牌坊为彰显古代青州的历史地位而立,是青州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该坊四柱三门式,总高度9.4米,总宽14.4米。中间之门宽阔,可以通车马。一般情况下,官员可以走中间,平民百姓走两边的小门。
帅哥靓女闲逛的街道
和济南山师门前看到如花大阵的情形不同,青州古街上走动的多半是帅哥靓女。我走过很多商业街,但是像在青州古街上见到的这样密集的,实属少见。
这边走动的少男少女的漂亮不像大城市那种用浓妆丽服包装出来的形象,而是相对淡妆,个子高挑,皮肤柔白,五官清秀。
在柔和的灯光下,恍恍惚惚想起了《大明宫词》中小太平公主和薛绍见面的情形,又像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一船星如雨”。而那走过的少男回头牵少女的手的时候,恰似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独行的我此时却成了荷塘边多余的朱自清,“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青州古街其实并不存在特别丰富的产品,屈指可数的几个当地品牌,从街头卖到街尾,无非是类似北京稻香村似的糕点。
当然也有时尚奶茶咖啡果汁什么的,那又太像大城市的商业街。唯有光膀子的老人在路灯下扎金花的闹腾,倒有一些老城市的生活气息。
在宋槐一带街面仅有的六七家小吃摊,是这个古街上人气最旺的地方。这里卖的碳烤粉丝,是我之前没有吃过的,点了一份,8元。年轻的摊主告诉我,这个也不是本地特产,从外地学来的,不过配方是自己调的。今天街上人不多,是因为青州一年一度申办卫生城市的日子来了,所以大部分摊子都歇业。
粉丝是用锡纸盒子当锅,用高汤煮的,里面有不少海货,味道十分鲜美。
我跑到对面烤串摊子吃了卷饼。因为寿光水灾,平时1元一串的香菜涨价到了两元。调的酱味道一般般,口感有点油腻。
在古街南段,路面两边开凿了池塘,小桥流水,别有韵味。只是,南段的古街分支还没有修完,此时正用路障拦截,不能靠近。
古街的尽头是高大的城门阜财门,也是青州南阳古城的南门,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路、行省、府署所在。砖城建于洪武三年,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衙署、庙宇、教堂、书院、府邸、公馆、会馆、商号、店铺、票号、镖局等罗布其中。重建的阜财门门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二层重檐带周围廊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南城门城台内设两层,古时作为藏兵洞,城台中部的券洞内两侧各设有三个券洞门。进入藏兵洞,通过楼梯可上到城门楼内。城台东西两侧另设东西登城马道。
青州园林偶园
偶园街上的偶园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又称为“冯家花园”。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他将皇帝赐给他在青州的宅第称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这个园子以前不开放,近年来修缮完毕才成为景区,青州籍居民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外地游客成人票是30元,预估内容比十笏园会少很多。
看景点介绍,了解到这里是中国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目前来看,这种园林最完整的应该是北京恭王府)。偶园的规模不大,园内栽种的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在偶园最特别的是偶园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园东、南两墙环列,在结构上分坪、峰、涧、台四部分。
据古书《偶园记略》记载,偶园主要的建筑有:一山(三峰假山),一堂(佳山堂),二水(瀑布水、洞泉水),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松风阁、云境阁、绿格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四亭(友石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除了假山,偶园内还存有福、寿、康、宁四大奇石。这些奇石在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说法,可见这些天然巨石的珍贵。
只是,青州之行太匆匆,晚上不开放,而次日经过的时候天将下雨,最后只能放弃入园参观了。
从老槐树到昭德古街
晚上听同住的学生提到早餐以老槐树旁边的水煎包最有名,决定早上再去古街一趟。早晨,街上静悄悄的,石板地上几乎可以走出回声来。
出街口没走几步就看到了万年桥,白天里看到干涸的南阳河和七零八落的宋城。
从北关走上坡,那些贩卖文房四宝的老店依然闭门,一只早起的小狗从巷子里慢慢出来,盯着我看,友好地摇尾巴。不过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喂它。
曙光下可以把路边看得更清楚,东面有以正面墙制作了东门繁华图砖雕,有点类似清明上河图,将我走的这条街的清朝时代描绘了出来。在这条老街的不起眼的巷子里其实还有其他遗址,但那些只能从地图上看标注了。
或许我起得太早了,但是勤劳的青州人还有起得更早的。走到夥(伙)多巷,看到有一家在卖牛肉水煎包的,2元一个,豆腐脑也是两元一碗。我可能是饿了,等不到走到宋槐下面,就在这里点了两个水煎包,一碗豆腐脑。山东本地的豆腐脑的放料似乎没有北京的丰富,总之是没有北京卖的山东豆腐脑好吃(但是比济南的山东豆腐脑还是强一些),水煎包还好,但是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好吃。有点油。
往南从大宗伯牌坊下面过,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卖很奇怪的东西,叫黄米糕。我问了一下,5元一大碗,感觉有点像是用小米蒸的八宝饭,里面红枣花生放了很多,分量大到可以四个人一起吃,我大概吃了三分之一。然后继续往宋槐的方向去。
看到前面人山人海排队,我就知道我已经到了。招牌是“老槐树煎包”。门外人特别多,都没有座位坐,但实际上店里面是有座位的。我排队又来了两个煎包,一个是牛肉的,一个是豆腐的,豆腐的一元。来了一个豆腐脑。
点,总之,我得吐槽青州的豆腐脑是带汤水的,比较稀,没有想象的香,但是比前面那家还是感觉好,也没有那么油腻。平心而论,特别受欢迎的豆腐煎包除了便宜一半以外,和牛肉煎包比没有什么优势。不难吃,但是也没有惊艳。这家名店的煎包一般般,只能说是没有不好吃,但是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当然,这个时候其实我吃得有点饱了。
站在这个路口,我仰头看着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高大的槐树,叶子集中在腰部,不知道树冠是不是已经死掉了,路过的人都仰头看它,拍照,但是其实并不是美丽的树。据说是宋朝留下来的,是青州地区最老的树,但我总疑心它没有一千岁。
我拿着黄米饭边吃边往东走,那是一条比较宽的巷子,可是实际上是通往古青州东门的东门大街。青州现存的古街其实只有一部分,让青州像一根从北到南的油条,东西比较短,南北很长。走不远,北边路边上锁的一个场地是青州的贡院,门口塑造了来赶考的考生的铜像,从敞开的门里面可以看到青铜的孔子。这里估计是开放的收门票的参观点。不过我来得来早都没有开门。
不过几百米,路往东南折,路边有什么钱局的故址,两边开门的店都在卖一些吃了一个就可以一天不用吃饭的饼。我没有兴趣,一直往东走,因为路标显示昭德古街就在那个方向。
转载自最青州
辽宁省博物馆一日游攻略
辽宁省博物馆分很多不同展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带孩子游玩的好去处,藏品丰富,是东北三省最有看头的省博物馆,那么到辽宁省博物馆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展览?
1、一日游攻略古代辽宁
距今28万年前,辽宁大地开始繁衍生息,里面主要展示了“洞穴岁月”、“金牛山遗址”、“庙后山遗址”、“鸽子洞遗址”、“查海遗址”、“新乐遗址”、“后洼遗址”、“古国文明”、等等,这里可以重点看看礼玉、龙图腾、红山女神头像、彩陶、玉器玉牌玉佩、墓葬文化等等。
如果细看加拍照,一个展览馆在30分钟左右。
中国货币展
展品有2400余件,从先商到清末,分为历代钱币、中国古代金银币、历代纸币、古代铸币工艺、海外钱币等,大家能看到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进程和历史概貌,爱钱的小伙伴要多沾沾财气哈哈
满族民俗展
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后裔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清宫题材的影视剧都会为我们展现他们的风俗习惯,每一件展品都会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风姿、风貌和风韵,更是探索和了解满族古老文明与生活轨迹的生动侧面。展馆里面的生活日常、服饰头饰、结婚礼仪、节日习俗、祭祖仪式、舞蹈艺术等都会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建议去之前再看一遍《甄_传》
佛教造像展
收藏的佛像主要是石刻造像和鎏金铜像,石造像以北朝和隋唐为主,金铜造像从十六国直至清代。造像总体上可分为汉、藏两种风格,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南北朝清秀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写实自然、明清浅显世俗,藏传佛像题材广泛、风格独特,从元朝开始慢慢向中原风格转换,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文化的渊源
现在提前一天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可以预约,带上身份证进场,友情提示周一闭馆,建议大家预留大半天时间好好参观。
2、博物馆介绍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最具特色和影响。
博物馆配备多元化的设施,供进行馆内教育及推广活动。当中包括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未成年课外教育基地,其他服务设施还包括停车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观众服务咨询台、触摸屏导览、艺术品商店、创意空间等多种服务设施,全方位满足观众需求。
3、服务设施行李寄存:提供存包,设有存包处
景区讲解:定时讲解服务:辽宁省博物馆设免费定时讲解服务,由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为观众详细介绍展览。定时讲解服务时间为:9:30/10:30/13:30/14:30。
讲解器租赁:语音导览服务:这项数码语音导览服务辑录了辽博常设展(目前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语音导览正在制作中)精选展品的图像和语音讲解介绍,设有中、英、日、韩文版本,使用此项服务,只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免费租借。借用处设于博物馆一楼大厅咨询服务台。
婴儿车租赁:免费设施婴儿车
残障通道: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杭州一日游攻略
杭州是一个充满了梦幻的城市,自古就有天堂的美誉,成为诸多游客心之向往的旅游胜地,这里有魅力十足的西湖,有各种令人惊叹的美食和江南水文化,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一日游最佳路线安排
老桥头面馆—小河直街—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南派三书—文促堂—中国水文水资源科普展厅—老开心茶馆—中国扇博物馆(暂时闭馆)—
手工艺活态馆—喜豚—拱宸桥—运河文化广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荣华茶园遗址—丝联99创意中心—铁路遗址公园—蜜桃咖啡
这次探路先从早饭开始。
我点了骨头汤面,料挺足的,味道还好,小伙伴点了一份拌川(会送一碗紫菜汤)+豆奶,表示拌川没有经常去吃的"老面馆"的好吃,最后都没有吃完(太多了摊手)
骨头汤面
Tips:
在街对面看到还有一家吴家面馆,评价也不错,下次有机会再去。
小河直街
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南宋开始便为河陆转运、船工歇脚、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至清末民初发展兴盛。目前,街区仍保留着作坊,店铺、河埠等历史遗存。街道两侧小楼枕水而居,粉墙黛瓦,极具近代江南水乡特色。街区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原住民,有效延续了运河民居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被称为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
街的两边部分是有人住着的老宅,有些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一些小生意的经营场所,咖啡、酒吧、麻将馆、手工店、古筝培训班
【方增昌酱园】
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富有年代感的酱园-方增昌酱园,有点泛绿色、斑驳的墙壁、门口老式黄包车、墙上大大的酱字,似乎在诉说着这条街道悠长的历史据说白天的时候酱园开放参观,但是我们去的有点早还没有开门。
小河直街
【姚宅】
20世纪40年代,二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为传统建住宅向现代城市住宅转型的代表。
小河直街
坐落在在东侧小河直街的尽头,现在挂着古玩的招牌,门口有几个板凳圆桌,老人们会在这里下棋聊天喝茶,很惬意的生活。
小河直街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桥西直街,这里有几家餐厅,云水谣、新腾飞(小小的巷子里面居然有两家店)沿河走过这段巷子后,就能来到三河(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交汇的地方了。
小河直街
沿着运河岸边可以继续向上游走一段,运河上依然可以看到来回繁忙的货船,旁边的几尊雕塑作品和老旧起重机,试图还原当年运河码头繁忙的船运景象。
小河直街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层进去就有各种展览信息,周末的时候会有免费的讲解,正对大门的是韩美林大师的作品如来佛铜像。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主要的展区是在二、三层。二层的三面都是由一个个传统手工艺术的展示室组成,每个里面都对手工艺的历史、制作流程、以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人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展示,并且每个里面都有相对应的手工体验项目,让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亲手制作的乐趣。都是收费的体验,不是很贵,如果有时间可以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体验。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参观完二楼,三楼是常设展览《杭州工艺美术的历史足迹》,对石雕、木雕、根雕、陶瓷、织绣等等工艺美术进行介绍与作品展示。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与中国伞博物馆在同一栋建筑,进门后左转,有电扶梯可以到达二楼,开始刀剪剑博物馆的游览。二楼展馆展示介绍了刀剑的历史、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以及刀剑的铸造工艺,还介绍了世界刀剑的艺术文化。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看完后,下到一楼,开始了剪刀的介绍,布展还原了当时王麻子、张小泉等剪刀铺或街道的原貌,有一种穿越到那个年代的感觉。大部分的剪刀由张小泉公司捐赠,有一种张小泉独家赞助的感觉,毕竟算是这个行业的老字号的企业了,通过这家企业的发展史,人们也可以了解到整个行业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清之际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一代的良钢镶嵌在热铁中,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刃口;再采用镇江特产之地极细的泥砖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见到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著称,并在乾隆年间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第一节南洋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穿过门口由红伞布置的幽暗长廊让人有种一下子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展馆介绍了油纸伞、油布伞、西湖绸伞的历史和制作、介绍了很多中国的伞文化,像等级与仪仗、爱情与婚姻、喜庆与祈愿等等,最后是介绍各国伞的发展和介绍。
中国伞博物馆
Tips: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这三个馆是在一起可以几乎无缝衔接,开放时间是周二-周日
9:00-16:30(16:00停止进入)。
南派三书
从伞博物馆出来后,准备出发去往扇博物馆于是顺着指引,沿着运河边桥西直街,向扇博物馆走去,桥西直街上也有些沿街房在重新装修改造,似乎要打造成下一个小河直街的样子。南派三叔开的一个小书店—南派三书就在这里,据说很多盗墓迷会来这里打卡,本来以为里面会有很多盗墓主题的布置,但是好像和其他书店没有什么特别的布置,只是有一个架子都是三叔的书。
南派三书
文促堂
文促堂
往前几步,左手边有间文促堂,新开的样子就进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不远胡同里的老开心茶馆开的文创店,做一些新的尝试,有一些手工制做糕点、开设古琴课等等希望可以越办越好吧
老开心茶馆
我们根据文促堂小姐姐的描述,找到了藏在胡同里面的老开心茶馆,这家茶馆好像是中国一级演员周志华老师牵头在运作,这里依然保留了老戏台的布置,周末时候也会有曲艺表演,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了杭州小热昏这种表演,回头有机会一定过来听一场。
老开心茶馆
【小热昏】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它采用杭州方言,曲调诙谐,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来编排故事,深受杭州一带民众的喜爱。始于清光绪年间,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回春堂
回春堂
桥西直街这边连着好几家医馆,尽头就是比较有名方回春堂,小伙伴听说里面的酸梅汤的配方好像不错,就进去想买一些带回家自己煮,进店发现,原来这边是会给你真的原材料,乌梅、山楂之类的,然后具体的比例,你买回去自己看心情熬制。所以小伙伴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店里也有一种叫酸梅膏的东西,是调配好的回去化开就可以了,店员也很推荐说比较方便,但是也还是没买,主要看上面保质期很长,怕有防腐剂什么的。回头小伙伴们如果对调制出不同味道的酸梅汁感兴趣,可以来这里采购些原材料回去自己试着制作属于自己的夏日特饮!
回春堂
手工艺活态馆
手工艺活态馆
转过角去走几步就是中国扇博物馆了,结果发现装修闭馆了,所以我们就去了隔壁的手工艺活态馆,这里面感觉是一个装修比工艺美术博物馆更精致的手工艺体验馆,还是挺大的,也可以接待团队过来体验手工艺制作,好像可以是个团建的好选择。
手工艺活态馆
喜豚
喜豚
本来想在附近找一家有特色的本地小馆子,后来发现好像都还挺远的,也走得比较累了,所以就在隔壁吃了喜豚。
拱宸桥
拱宸桥
吃完饭,休息了一下就继续踩点了,出了喜豚左边就是拱宸桥了,桥下面有四只"趴蝮(bāxià)"保护着桥体不受来往船只碰撞。
拱宸桥
拱宸桥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宸"指帝王所居之处,"拱"即为拱手相迎,所以拱宸桥象征着对古代帝王南巡杭州时的相迎与敬意。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
拱宸桥
拱宸桥
过了拱宸桥就到了运河文化广场,耸立着利泽千秋的牌坊。拱墅区政府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遥相呼应,可见政府对于运河保护和文化挖掘的重视程度。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开馆时间和其他博物馆一样,周一闭馆,其他时间、节假日是9:00-16:30,16:00停止进馆。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分别讲述了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浙江段的专题陈列、大运河的文化,对于想了解大运河的人来说,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八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还和、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五世纪,七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十三世纪完成第二次打沟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
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
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荣华茶园遗址
荣华茶园
荣华茶园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25年,改为荣华大戏院兼放电影,成为杭州首家电影路。1949年,更名为国益戏院。1952年,在原址翻建改名为大众电影院。2005年,该园旧址被运河广场选用。清末,拱宸桥一带出现杭城最早的戏院,因戏院卖茶,故称"茶园"。天仙、荣华和阳春市清末民初杭城有名的三大茶园,与运河拱宸桥段两岸的戏院成为杭州电影史的发源地和戏剧、曲艺的发展繁荣之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阳春茶园放映了杭州的第一部电影。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以七龄童的艺名曾在天仙茶园演出。张英杰14岁时在天仙茶园以"盖叫天"艺名演出。
荣华茶园
丝联166
丝联166
沿着马路骑个小单车(真的是单车改变城市旅行),大概10分钟左右就到了。网上一直传的是这里是杭州798,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就很喜欢798的氛围,里面的展览也非常的多,于是我一直对这个166保有很大的期望。俗话说的好,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里并不是所谓的798,只是用了一个厂房,改造了一下,一些婚庆、淘宝、摄影艺术公司,租赁了这里作为办公场地罢了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就转了一下出来了。
在此,小哥强烈、强烈不推荐来杭州游玩的客人将宝贵的旅行时间浪费在这里!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从丝联166的东门出来后,过一条马路,就能到江墅铁路公园遗址。在江墅铁路陈列馆后面有一段铁轨和老式的火车机头,供人们参观。去的有点晚了,没赶上。开馆时间是9:-11:45
14:00-16:30,周一周二以及特殊时间闭关。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历史上的江墅铁路其实在1944年已经被侵华日军拆除,改成了现在的绍兴路,这个遗址公园是为了重现这一历史碎片,政府重建的,公园面积很小,基本上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了。如果不在附近或者对铁路有特殊的情结,也不太推荐专门跑过来一趟。
蜜桃咖啡
到此,基本上今天该逛的就都逛完了,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坐坐休息一下。于是,就去了附近的一家网红店,蜜桃咖啡(metoocoffee)。
蜜桃咖啡
关于里面的食物,可能是我们没有点到精华吧,觉得一般,没有咖啡馆的装修的好。但来这里的感觉大部分都是来聊天谈事情、约会的,真正过来吃东西的好像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