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旅游景点攻略
沧源旅游景点如下:
1、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
翁丁原始村落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2、葫芦小镇
葫芦小镇位于沧源县城西南3公里处,于2013年建设完工,小镇占地面积202亩,共有民居180户,建筑风格保留佤族民居独有的建筑特点,外形特征为红色弧形屋顶及屋角装饰交叉角。小镇兼具农田、山体、水体景观,环境优美,风格独特。
3、沧源崖画谷
沧源崖画谷旅游风景区,位于临沧市沧源县佤族村寨勐来乡,因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海内外。目前所发现的崖画群共15处,古崖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佤族远古先民狩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技及宗教祭祀等活动,其内容丰富,构图简练,粗矿豪放。
4、沧源藏龙洞
沧源藏龙洞藏龙洞即龙王子的藏身之地,目前正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洞口下台阶大约150米才到景点叉道口,右洞现已开发600多米,左洞现已开发800多米。溶洞是由碳酸盐构成,受北东向次级断裂制约,溶洞分为主洞和支洞,主洞长1115米。
5、勐来董棕林
勐来董棕林“董棕林”是围绕着著名沧源崖画谷景区分布的,全长约20公里,故称“林带”,它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观赏植物。
沧源景点分布图
葫芦小镇、沧源崖画谷、勐来董棕林、农克硝洞遗址、广允缅寺、佤山云海等。
1、葫芦小镇:占地面积202亩,建筑风格保留佤族民居独有的建筑特点。外形特征为红色弧形屋顶及屋角装饰交叉角,兼具农田、山体、水体景观,环境优美、风格独特。
2、沧源崖画谷:位于临沧市沧源县佤族村寨勐来乡,因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海内外。
3、勐来董棕林: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观赏植物。高大的树干和油绿色巨大树冠使董棕特别显眼,棕叶婆娑、婀娜多姿,散生的董棕别具特色。
4、农克硝洞遗址:文化堆积层为黑色砂质粘土层和红色砂质粘土层,每层均夹有碳屑、动物化石、烧骨和打制石器等。与石器共存的动物骨骼化石计有中国犀、黑熊、水鹿和弥猴等种属。
5、广允缅寺:又称为“学堂缅寺”(缅寺即佛寺),是小乘佛教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
6、佤山云海:云海是西盟县阿佤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冬春时分,阿佤山夜间辐射强烈,低海拔河谷的暖气与高海拔沿山下滑的冷空气相遇,导致了逆温层以下形成了厚厚的云海,覆盖着幽静的山谷。
千岛湖一日游最佳攻略
千岛湖一日游最佳攻略:森林氧吧+漂流+皮划艇。
上午先去游玩森林氧吧,上午还是比较凉快的,中午可以在氧吧附近农家乐吃个饭,也可以回千岛湖镇在吃。
如果晚上想泛舟湖上的,可以到夜游码头坐夜游船,船上可以点餐,还有艺人表演,也是十分精彩的!夜风兮兮,又凉快又自在!
这里要做个区别,夜游码头上船的是中心湖区的游船,还有一个是城中湖,价格不一样,湖区也不一样,中心湖区的是大船,千旅之星,价格也高一些,城中湖的是偏小一点的船,价格也便宜点。
千岛湖知多少:
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为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达饮用水标准,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1984年12月15日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4月18日,国家旅游局授予千岛湖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殊荣。
2020年7月7日,浙江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开闸泄洪,这是水库61年历史中的第7次泄洪。
云南省沧源县简介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扩展资料:
云南地理环境:
1位置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该省的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云南的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3个国家接壤: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
2气候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3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