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经济发展前景
重庆发展前景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重庆是国家新一线城市,是中国第一批开发改革试验区,也是中国首批由国家批复的14个国家级开放城市之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城市,相比之下,无锡是一个较发达的城市,尚未受到国家的支持和扶持,经济发展缓慢,发展前景不及重庆。
无锡旅情
《无锡旅情》,词曲:中山大三郎演唱:尾行大作创作时间:1986年。
1986年5月,日本ABC音乐出版公司会长山田广作和著名诗人、作曲家中山大三郎受无锡市旅游局邀请来锡访问,秀美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江南民情拨动了中山大三郎的心弦,才思奔涌的他迅速创作了《无锡旅情》和《清名桥》两首歌曲。为了使《无锡旅情》易于流行,中山大三郎勾勒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一对热恋着的日本青年出现情感危机,男青年由此踏上异国他乡的旅程。风光如画的无锡增添了他思念恋人的惆怅,他为没有与女友同登旅程,同赏无锡美景而悔恨,而流泪,进而发誓“再也离不开你”。由此蕴含诗人对无锡山水的深情和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反思和良好祝愿。《无锡旅情》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技法,而又不失日本民歌的风格,听起来如同在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漫步一样,令人心驰神往。从当年8月起,日本NTV、TBS等六大电视台连续半年在黄金时间播放;《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有影响的报刊详细介绍了两首歌的创作过程;日本ABC音乐出版公司灌成唱片,于9月21日在日本正式发行,当即销售一空,发行量突破30万张,其盛况可与当年山口百惠唱片发行相媲美。 1986年9月30日,中山大三郎率当时日本歌坛当红的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来锡,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无锡旅情》中国首唱发布会。随他们而来的,有上百位“尾行大作粉丝”,有日本两家大电视台、文化广播电台、读卖新闻社等4家新闻媒体的十多位记者,将尾行大作中国首唱会的盛况,将歌曲中相关的风光作了精心报道。此后,这些资料又作为尾行大作的巡演背景,在日本各地相继播放。自此,中国太湖之滨的风景名城——无锡,在日本人心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无锡旅情》不仅仅拓展了慕名而来的日本游客市场,也使无锡与日本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1986年,无锡市与明石市缔结友好城市五周年、与相模原市缔结友好城市一周年,无锡市歌舞团以《无锡旅情》的名义首次组成34人的庞大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在缔结友好城市的庆典活动上,日本友人第一次领略了具有中国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歌舞表演。从那年开始,1987年、1990年、2002年、2003年、2005年,市歌舞团先后7次、共120余人次赴日本交流演出,而中日艺术家共唱《无锡旅情》,成为每次演出最受欢迎的节目。《无锡旅情》也同时促进了无锡与日本在书画、文物和图书等其他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往来。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日本到无锡市博物馆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就有近10次,展出作品多达800余件。 2001年9月,无锡市书画院全体画家赴日本参加“中日美术交流展”。2004年11月6日,来自中国和日本的100位知名艺术家在无锡市新体育中心共同进行100米书法绘画长卷现场创作,规模盛大,气势宏伟,成就中日书画界一段佳话。1996年和2000年的两次大规模文物展览,又成为无锡向日本人民展示丰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载体。现在,无锡市图书馆馆藏的日文图书已有一万余册,无锡市图书馆多年来向明石市图书馆赠送的图书也已累计有1400余册。耸立于无锡市图书馆的“中日友好纪念铜像”,就是无锡市与相模原市友好文化交流的见证。现在的《无锡旅情》,已不仅成为开启无锡人民与日本人民心灵交流的钥匙,同时也已成为无锡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 2002年,第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上,特邀嘉宾尾形大作摇着小船唱响的《无锡旅情》,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亿万观众心目中为无锡增添了新的魅力。
无锡旅游景点排名榜
无锡有很多值得去的景点,这里的十大景点也很有名。那么来无锡有什么好去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无锡十大必游景点吧。
(一)鼋头渚
鼋头渚位于崇山西端,太湖之滨。它被称为“源头珠”,因为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头,延伸到湖中的一个石岛。太湖,古称震泽,又名巨衢,李泽又称五湖。面积36000公顷,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以壮丽细腻著称,四季景色各异,早晚意境各异。鼋头渚是欣赏太湖风景的最佳地点。“太湖是最好的地方,毕竟在源头”。
园头渚于1918年开始建造园林。先后有横云、小楼、郑源、闭关楼。游客入园首先到“太湖最好的地方”牌坊,经过“看守人”和“利益牵连”的大门后,逐渐步行到长春桥。这里早春樱花盛开,绛白色,一树一树,像彩云,像晨雾,耀眼夺目。这些樱桃树是日本朋友赠送的。
过了长春桥,从有景点的牌坊左转。有荷花池、曲桥和胡鑫亭。“深藕”是夏日赏荷的好去处。“清风语”位于荷塘中央,小桥相连,建有三座名为“禅粉堂”的古敞厅。曲折幽深,动静皆静,景色变化万千,与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二)三国水浒影视城
三国水浒影视城和唐城影视城都属于钟石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三国景区,位于青翠的山脚下,美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而打造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以《刘备的新娘》、《火烧赤壁》、《十字旁的诗》为主题,《草船借箭》《借东风》水浒景区是继唐城景区、三国景区之后,央视投资建设的又一个拍摄大型电视剧《水浒传》的影视拍摄基地。毗邻三国景区,西邻太湖。占地580亩,可供拍摄的水域面积1500亩。水浒景区主要景观可分为州、县、京、梁山三部分。风云根据剧情需要,在三国名胜区内建设了具有影视文化特色和浓郁汉代风格的武宫、阚罗基、水寒村、五营、七星潭、跑马场、点将台等数十个大型景点,建筑面积8.5平方米。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桃园、九宫八卦阵、火烧赤壁绝技场、竞技场、赤壁古栈道等景点相继增加,丰富和充实了景点的文化内涵。传说中的水浒景区主要景观可分为州县区、都城区、梁山区三部分。县区包括《水浒传》年反映北宋中下层社会生活概况的故事场景,包括衙门、监狱、法院、街坊、店铺、庄园等。最有特色的景点是紫石街。还有武大郎饼屋、王婆茶馆、郑屠肉店等。妇孺皆知。北京的建筑非常宏伟,包括故宫、大昭寺、樊楼、高俅府等。清明上河图街是北京的重要建筑,从《清明上河图》的虹桥到市场的城门内外都是按照布局设计建造的。宋代民居勾栏洼寺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凉山区依山傍湖而建。沿山有梁山码头、寨门、校园、旋转门、破金阁、忠义堂等景点。高俅官船、橹船、舟船、战船等十多种古代宋式的船、快艇,用于充水
(三)中视股份影视基地
导游唐城占地170亩,是最早建成的仿唐风格景区。市内景点,如沉香阁、唐宫、李高山亭等。色彩瑰丽,以“大唐街”为头,彩旗飘飘,在“演艺乐台”上,全城洋溢着浓郁的唐风唐韵,再现了盛唐盛世的风采。水浒城占地580亩,景点丰富,是宋代从帝都到市井的民俗缩影。生动再现了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水浒故事的现场表演栩栩如生,使游客们仿佛置身于水泊凉山。三国城是目前太湖影视城最大的景点。央视为拍摄电视剧《归航》而建,占地500多亩。有“武宫”、“七星坛”等大型景区数十处,推出了“刘备招亲”、“草船借箭”等十家游客参与的影视旅游项目,以及赛马场、湖滨浴场等。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太平天国城四个景区,是集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影视旅游基地。接待《寇老西儿》、《铁血男儿》、《黑旗将军》、《桃李梅》、《韩愈》等国内外影视剧组百余人。82路公交车可以到达。
(四)无锡灵山胜境风景区
灵山风景区位于美丽的无锡马山,北临灵山,南临太湖。它将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是中国最完整也是唯一一座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公园。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和祈福胜地。
公园规模宏大,内容生动广泛,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特色,形成了传统文化、现代艺术、佛教文化和科技文明相互交融的独特旅游文化景观。释迦牟尼佛铜像、灵山大佛、祥符寺千年古刹、大型动感音乐群雕、九龙浴场、世界佛教论坛会场、展示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精髓的五印坛城,众多优秀佛教文化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展示佛教文化的景观群。
(五)太湖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苏州占三分之二。太湖72峰,苏州58峰。国务院规划的太湖沿岸13个景区69个景点,苏州6个景区34个景点,被称为‘太湖之美,一半在姑苏’。太湖风景名胜区以其宏伟的级别、丰富而美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于世。苏州沿太湖尤其得天独厚,绵长多变的岸线形成了丰富的沿湖景观,山青林茂,花果飘香,文物古迹遍布其中。
游览太湖一年四季都适合。真的是所谓“春来花茶,夏来鲈鱼,秋来蟹菊,冬来梅。”
(六)锡惠名胜区
惠山位于无锡西部,被乾隆皇帝称为“江南第一山”,古称历山、华山、沈曦。其山形似九龙山的跃起,故又称九龙山。锡山是惠山的遗迹,无锡地名的由来与锡山有着特殊的渊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西山这里生活,闪耀着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驻军,留下秦黄武等遗迹。后汉有个樵夫在西山得了碣石,碑文曰:‘有锡兵,天下争之;‘无锡宁,世态炎凉。’为无锡地名的由来增添魔幻色彩。
无锡席晖园林文物风景区包含了席晖风景区的精华。席晖风景名胜区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于训珍在湖边建起了青祁八景,号称“山清水秀之区”。1927年至1936年,同村的父子在余的帮助下,利用原有地基修建梨园;1930年,王的亲戚在其西侧建了一个“渔村”,也被称为“赛梨园”。建国后,1952年扩建梨园长廊,与渔村相连;1980年前后,建成了“层波叠影”新区。梨园名以上的所有景点。
花园三面环水,俯瞰青山,长长的海浪拍岸。南堤春晓,桃花柳绿;枕边长廊,变幻风景;假山苍翠,曲折蜿蜒;亭台楼阁,层层波浪影。当代大作家郭沫若有句名言:“欲知梨园之趣,问崖头少年”。
(七)蠡园
何吕都城遗址博物馆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柳吕路2号。2014年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筑造型舒缓流畅,像一只破壳而出的凤凰,象征着“凤凰涅_”,象征着2500年后的河吕都城重生。是文物展览、考古研究、科普教育、文化休闲。
合吕都城遗址是无锡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春秋五霸之一吴的都城。建城于和吕元年(周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专家论证会上,该遗址被认定为吴王阖闾的都城,并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博物馆分为两大区域:主楼展览区。通过描述河吕城遗址的考古过程和武王、河吕勤政廉政亲民、任人唯贤的人文精神,结合3D、影院多点互动多媒体展示《朱四郎传奇》,让游客穿越历史,参与互动体验,带来身临其境之感。附属吴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以满足吴文化研究、交流、传播功能为主,辅以文化休闲、餐饮、会议、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八)阖闾城遗址
无锡梅园恒山风景区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虎山、恒山。它于191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荣和荣德生创办。它因开放之初公园里种满了梅花而得名。公园前临太湖,北依龙山,梅树点缀,山清水秀,亭台楼阁。它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新世纪梅园恒山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名花名草、风景园林、休闲健身为一体的著名旅游度假区。
现有景区占地1000亩,分为三大景区:以梅花文化为主题的梅花景区。有西辛泉、天心台、念佛塔、诵经堂、阅文处等多处“荣氏”文化古迹。还有古美奇石园,将世界上的古美、奇石与中国园林建筑相结合。有全国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馆、老寒舍、冷艳亭等建筑。可以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识,领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感受梅花的拟人精神。
(九)梅园横山风景区
无锡博物馆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展览馆、无锡科技馆组成。位于无锡市客厅——太湖广场,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其建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是目前无锡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全钢框架结构,造型厚重,体现了无棣的水文化灵性和“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它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
江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营体制不断创新,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旅行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
一、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游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9.41%。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游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四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游外汇收入的4.4%。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在观光旅游产品方面,我国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这类产品具有垄断性,而且内容丰富,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在世界上竞争的长久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大力开发了观光旅游产品,使我国的观光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参团人员踊跃、经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沟之旅、长江三峡游、西部之旅,云南周末团、海南周末团等。
在度假旅游产品方面,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中国开办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由此拉开了发展度假旅游产品的序幕。之后,又有一批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开始兴办,加上城市周边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较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度假产品体系,家庭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己形成比较成型的市场。
旅行社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比较新颖、独特、别致。如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脉络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乡村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丝绸之路游、长城之旅、马拉松团、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等几十个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了夜游北京、中医保健、北京婚礼等入境旅游产品;中国旅行让总社的出境游产品在国内首家突出个性化服务的分团型旅游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团、“海上生明月”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红色之旅--革命圣地参观团”、高考学生“放飞自我、回归自然”系列团等。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旅游者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华旅游团、亲子团、蜜月团、长者团等。
特种旅游产品近年来发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特点。如修学旅游产品、滑雪旅游产品、商务会议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文化体育交流等,外国人来华自驾车旅游今年1-10月经国家旅游局审批的就达到42个团2007人次。广之旅根据旅游的特点,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种团,如修学团、滑雪团、烹饪团、自驾车团、球迷团、音乐欣赏团、科普旅游团等。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出境旅游产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主要出国旅游产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条线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包括东亚、欧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中国旅行社开发的边境旅游产品主要有中俄边境、中朝边境、中越边境、中老边境、中缅边境等旅游产品。
四、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多数旅行社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一批服务水平高的企业逐步脱颖而出,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强了内部科学管理。大多数旅行社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的同时,加强了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对社内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确定涉及服务质量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有些旅行社还加强了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二是旅行社企业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广泛影响。如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业率先导入CI,实施名牌战略,采用琅琅上口而又有丰富含义的“广之旅”简称,和让人怦然心动的广告词“广之旅无限风光带给您”,设计了新鲜活泼亮丽的新商标。导入CI后的广之旅不断通过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使“广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广之旅被全国质协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与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并创立了“青旅在线”网站和16家中青旅连锁营业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一批旅行社通过了IS0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自觉按照标准规程运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标准,投诉率明显下降,顾客满意率显著上升。如国旅总社,为实现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在2000年积极开展了IS09001质量认证工作,明确了企业“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质量方针,确定了质量发展目标,2000年底顺利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广义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与国际接轨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此外,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使游客的满意率大大提高。如广之旅在公司内部推行“五心服务”,即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8.6%。
中国旅行社发展现状是很好的,但是旅行社行业的法律现状却是令人担忧。
1、目前各保险公司的旅行社责任保险险种,按照近因原则,结合旅行社责任风险的实际,旅行社永远不会成为近因原则中的近因,这就意味,保险公司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对旅行社的风险补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第三人责任造成旅游合同违约,旅行社在没有任何责任的情况下,先行让旅行社赔付,对旅行社行业是不公平的。在旅游行业八大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各行业中,旅行社对那一家都无可奈何。旅行社要想不违约,他必须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对于航空公司是否取消航班、铁道部列车如何运行等等都必须清楚,才有可能不违约。这公平吗?目前那部法律、法规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而又公平的规定。
3、意外事件,大量的旅游意外事故,造成旅游者甚至旅行社导游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为什么旅行社在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同时受到损害时,先赔旅游者呢?意外事件,旅行社真的没有过错啊。法律公平在那?
旅游者与旅行社相比,他是弱势群体,在中国注册资金在30万元且占较大比例的旅行社与注册资金在几个亿的航空公司、铁路、船舶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注册资金在几千万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等旅游相关行业相比,旅行社犹如蚂蚁与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