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隶属于 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东南部,因境内多盐井,盐卤出产丰富得名盐亭。盐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西距绵阳90千米,距成都200千米,历史上为巴国、蜀国交界地,也是金牛东道、米仓道北上中原南下川西平原的重要咽喉。截至2021年,全县幅员面积1645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个乡镇(含1个民族乡),1个街道,总人口62万人。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32亿元。盐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早,夏热,秋短,冬温,气候温和,热量充沛。地下矿藏石油、天然气、盐囱、膨润土、石灰石、白垩土、矿泉水、砖瓦用页岩及遍布全县的砂石建筑材料。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56.93%,木材储集量618万立方米。截至2021年,全县有小学43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7所(含附属幼儿班),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个数59个。2021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545个。盐亭建置,始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万安县治所迁至潺亭,称为万安县,是盐亭建县之始。至今1600余年历史,西魏时,因潺亭境内多盐井,盐卤出产丰富,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更名为盐亭县。县境曾析置西宕渠郡、县,高渠郡、县,东关县,永泰县,至元代先后废置,盐亭独延至今。盐亭人文荟萃、历史厚重,有华夏母亲嫘祖、华夏中医始祖岐伯、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以及近现代历史上的四川早期革命家袁诗荛等大批杰出人才。拥有以中华嫘祖陵、笔塔、文同墓、明代玉带城门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200多处,境内保留着32座字库塔,有中国字库之乡的美誉。境内交通便利,成巴高速、绵西高速形成剪刀状高速公路交通主骨架,国道G245、省道S413、省道S306、绵盐快速通道贯穿全境,是北向出川新通道和成渝经济圈、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