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于公元前479年逝世,享年73岁。孔子去世后,被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天的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墓地,即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北,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中心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墓前有两通石碑,分别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和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所立。1961年,曲阜孔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子墓在内的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被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孔子的葬地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林也因此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