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也称为客语,是 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辨识的工具之一。它被视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拥有自己的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
客家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末至元初,当时客家人从中原地区迁徙到大山深处,由于较少与外界交流,因此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征,被誉为“活化石”。客家话根据不同的口音可以分为多种方言,包括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韶关话等。在语言学术研究中,通常以梅县话为代表,但在现实生活中,惠阳话的影响较大。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粤东、闽西、赣南等地区,并且在台湾、广东、广西、江西等地也有广泛的使用者。在台湾,客家话是官方语言之一。客家话不仅在语言上具有独特性,还承载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