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飞机就冻得直哆嗦,成都这天气跟变脸似的!拖着行李箱直奔酒店,路上赶紧扒拉手机做攻略。那些营销号写的景点清单看得我头大,什么“必打卡”“网红同款”,实际走起来能把腿遛细。这回我非得自己趟条省心路线出来!
第一天:市内文化区暴走
早上八点窜到宽窄巷子,巷口啃了个红糖锅盔就开始溜达。青砖墙老门头确实有味道,但商铺同质化太严重,逛了半小时直奔出口。骑个共享单车十分钟蹬到锦里,结果在“三大炮”摊子前看入神,糯米团子砸铜盘“哐哐”响,吓得我手机差点飞出去!
下午两点猫进武侯祠红墙夹道,竹子影打下来特别出片。正拍着手机差点怼导游旗上——几十号夕阳红旅行团乌泱泱涌进来!赶紧撤到旁边南郊公园喘口气,结果在河边茶座被大爷拉住下象棋,硬是灌了三杯竹叶青。
第二天:熊猫与工程奇迹
天没亮就杀到熊猫基地,七点半开园第一批冲进月亮产房。幼崽们瘫成芝麻团子睡觉,有个调皮的突然翻身摔进草堆,全场的快门声跟放鞭炮似的!逛到十点人潮涌进来,果断坐景区直通车奔赴都江堰。
站在鱼嘴分水堤坝上,导游说“这工程用了两千年还在排水”,我盯着脚底下奔腾的岷江,腿肚子直抽筋。刚下台阶就撞见青城山的摆渡车售票点,售票员大姐直接扯嗓子喊:“末班车四点半,要爬山的现在上车!”得,又被安排了。
第三天:青城山脚趾遭殃
索道坐到上清宫就开始后悔。石阶又陡又潮,登山杖戳进苔藓差点给我演个劈叉。爬到老君阁时云雾突然散开,远处山脉像水墨画一样浮出来,脚趾头磨出血泡的痛感瞬间消了一半!下山死活选了游船路线,结果竹筏晃得头晕,船夫还笑我说:“你们北方娃儿骨头沉,压得船都慢咯!”
后续惊喜:本地人指路彩蛋
回市区瘫在串串店,邻桌嬢嬢听说我逛了三天,筷子往油碟里一戳:“去啥子网红店嘛明早六点去文殊院吃斋面,吃完拐到人民公园鹤鸣茶馆,二十块坐一天看采耳师傅耍镊子!”第二天真摸黑去了,斋面的芝麻酱香得离谱,茶馆里老茶客端着搪瓷缸逗画眉,比赶景点舒坦多了。
血泪
- 熊猫基地必须七点半到!十点后全是后脑勺
- 都江堰—青城山用景区直通车无缝衔接,别信包车司机忽悠
- 锦里三大炮要举高手机拍,糯米团子真会崩到手
- 爬山带两双袜子!青城山的石板路专治嘴硬
- 文殊院斋面记得加辣子,香得能噎住喉咙
回程飞机上翻照片,发现最乐呵的居然是茶馆里大爷教我认川剧脸谱。什么“必去榜单”都是浮云,蹲在路边看嬢嬢串签签都比挤人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