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昨天刚从山里钻回来,空调房里瘫了大半天才缓过劲儿,赶紧把这回三天避暑路线捋一捋。最近成都这天气,出门就像进蒸笼,我跟媳妇儿一合计,必须进山!目标很明确:凉快、不累、风景定了这么个路线,亲测有效,全程自带天然空调,发际线都没被汗打湿过!
第一天:油门一踩直奔都江堰
大清早七点半就从市区杀出去了,就怕堵车。结果还是天真了,成灌高速那叫一个热闹,导航线红得发紫。磨叽到快十点才踩进都江堰景区。咱直奔主题——南桥!站在桥边上,风带着岷江的水汽哗扑过来,那感觉,比抱着冰块还带劲!裤子直接给吹得鼓成气球,媳妇儿追着帽子跑了半条街,笑死。
午饭就在景区边上找了家豆花饭,豆花儿嫩得筷子都夹不起来,拌上红油辣子直接干了两碗饭。吃饱喝足上山避暑!开车沿着盘山公路往青城后山溜达。后山人少,树荫厚得跟棉被似的,下车那一瞬间,身上的燥热气儿“呲”一下就被吸走了。找了个小溪边的农家乐,泡杯茶看水看山,眯了一小觉,骨头缝里都透着凉。
重点来了!下午四点多太阳没那么毒了,导航虹口漂流!人少得离谱,几乎不用排队。换上凉鞋短裤,两人一条皮划艇,刚下水就被浇了个透心凉,爽得嗷嗷叫!山泉水冰凉刺骨,激流段水花劈头盖脸砸过来,嗓子都喊劈叉了,40分钟漂下来,身上的热乎气儿早漂没了,就剩哆嗦和傻笑。
晚上直接住虹口附近农家乐,老板自家养的跑山鸡,现宰现炖,汤面上飘着一层金黄油珠子。窗户开着,山风呼呼往里灌,盖着薄被子,睡得那叫一个踏实。
第二天:滚滚和垭口的风
睡到自然醒,慢悠悠吃了碗老板煮的臊子面。查了下导航,卧龙中华大熊猫苑一个半小时左右。一路穿隧道过峡谷,越开越凉快,到地方我都想套件薄外套了。这里的熊猫是真的安逸!基地人不多,树荫底下的大熊猫四仰八叉躺着啃竹子,有的干脆挂在树上打盹,看着它们那个懒样儿,感觉空气又凉快了两度。
在卧龙吃完午饭(强烈推荐尝尝当地的腊排骨,油光水亮咸香入味),继续往山里钻,目标:巴朗山垭口!盘山路那叫一个十八弯,方向盘打得手心冒汗。越往上开,雾越来越大,气温唰唰往下掉,半山腰还有人穿薄羽绒服!冲到垭口,海拔4480米,风大得差点没给我吹个跟头,感觉脑子都被风吹透了,太爽了!云海就在脚底下翻腾,远处四姑娘山的雪峰时隐时现。待了半小时,冲锋衣都扛不住,赶紧撤。
下山后直接奔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沟。住的民宿阳台正对雪山,晚上盖着厚被子睡得贼香,完全不用开窗。
第三天:远眺四姑娘,打道回府
原计划是双桥沟深度游,但俩人实在有点腿软(第二天垭口吹风后遗症哈哈),果断改成轻松模式。睡到快中午才出门,找了家离客栈不远的观景平台。老板给我们指了条野路,爬了二十来分钟小山坡,视野豁然开朗!四姑娘山的幺妹峰跟明信片似的杵在眼前,蓝天白云雪山草甸,美得我词穷,手机拍到发烫才罢休。
下午两点慢慢悠悠收拾行李,沿着熊猫大道往回开。一路下坡,景色绝了。路过一个叫邓生沟的地方(真不是打广告),看着水清亮得不行,停车下去溜达。原始森林那种清冷潮湿的空气钻进鼻子,踩着软乎乎的苔藓,听着哗哗的溪水声,随手撩把水洗脸,冰得一个激灵!玩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上车。
回成都路上也顺当,晚高峰前就到家了。冰箱里掏出冰啤酒灌一口,瘫在沙发上回顾这三天:漂流的冰水、垭口的妖风、清晨的雪山、还有山沟里冻得人哆嗦的溪水…… 一个字:值!夏天避暑选这条路,亲测不踩雷,凉快得想穿秋裤!
划重点:
- 虹口漂流选下午,排队少水凉快!
- 巴朗山垭口风是真大!没带厚衣服别硬扛!
- 卧龙熊猫苑比市里基地凉快舒服多了。
- 山里温差大,薄外套随身塞包里保命!
对了,回家发现手机相册全是蓝天绿水青山白雪,唯一一张自拍还是漂流时被水糊一脸的“狰狞照”。算了,凉快才是正经事!下回再换个地儿钻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