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到成都玩一趟,主要是馋那儿的小吃。听说肥肠粉、担担面啥的都特别火,就定了机票飞过去。
刚落地就开吃
飞机一降落成都,我就拖着行李箱直接奔春熙路去了。那地方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小摊。瞅见一家不起眼的面馆,门口排长龙,我赶紧挤过去问老板有啥推荐的。老板叼着烟,不耐烦地说:“担担面呗,本地人最爱。”我就点了份尝尝。
面条一上桌,红油香扑鼻,我夹了一筷子塞嘴里。老天爷,辣得我直冒汗,眼泪都差点出来。那调料够劲儿,花椒的麻劲儿钻舌尖,我还加了个蛋,泡在汤里吸汁儿,吃得贼过瘾。
吃完肚子暖和了,我溜达去隔壁的巷子瞧热闹。碰到个老阿姨卖的肥肠粉,一碗十块钱,我掏出手机扫码付了。老板娘边刷锅边说:“小伙子,等会儿!”我就蹲路边小板凳上吃。肥肠煮得烂,粉条爽滑,配上酸辣汤底,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宽窄巷子探秘
第二天大早,我坐地铁跑宽窄巷子闲逛。转悠半天,看到一家写着“正宗糖油果子”的小铺,人不多,我就凑过去点了一份。
果子一出来金黄酥脆,咬开嘎嘣响,糖馅儿流心甜滋滋的。我边吃边看老板油炸操作,他跟熟人聊天,说:“成都小吃讲究现炸现吃!”我连吃了俩,腻得灌了瓶冰水才缓过来。
巷子深处还有个卖麻球的摊位,排队的全是游客。我也跟着凑热闹,老板忙着擀面捏球,我就站那儿等。等了二十来分钟,到手是热乎乎的芝麻馅球,一口下去,外脆里软,满嘴芝麻香。还跟旁边大妈聊了几句,她说这是本地人从小吃到大。
锦里试新奇
下午没闲着,我又打车去锦里溜达。那儿古香古色的,小吃摊挤满街。瞅见个叫冒脑花的档口,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好奇点了份。
脑花切片扔红油锅里煮熟,出锅撒上辣椒粉。我看着那坨黏糊糊的东西,鼓足勇气夹了一块塞嘴里。味道倒不难吃,软绵绵的像豆腐脑,就是腥味太重,我吃两口就推开了。然后逛到个传统凉粉摊,老板吆喝着:“五块钱一大碗!”我坐下点了个麻辣凉粉。粉儿冰凉爽口,酸辣汁拌得地道,我扒拉完一擦嘴,爽快得很。
天快黑时,我还尝了家串串香。老板堆着笑推荐荤素搭配,我挑了几串肥牛肉和藕片,蘸上调料直接啃。串串麻辣鲜香,吃完了手上全是油,就着旁边水龙头冲了冲。
总结分享排行榜
玩了三天,肚子撑得圆滚滚。回来后我琢磨着怎么给大家推荐,就翻自己拍的吃食照片,又问了几个成都朋友意见。讨论半天,搞出个简单排行榜。
- 1. 担担面:香辣上头,必吃榜首。
- 2. 肥肠粉:酸辣过瘾,第二稳了。
- 3. 糖油果子:甜口小点,适合当零嘴。
下次谁去成都,照这个吃准没错,其他杂七杂八的,比如冒脑花,我就建议绕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