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半夜刷手机突然馋火锅,凌晨两点拍脑门定了飞成都的机票。结果落地就给我上了一课——明明上海已经穿短袖了,双流机场出来愣是冻得直哆嗦。
第一天实战挨冻实录
早上九点出门看熊猫,薄卫衣+牛仔裤组合直接翻车。手机显示15度以为很暖和,实际体感像钻冰箱冷藏层:
- 基地全露天参观,树荫底下冷风飕飕往脖子里灌
- 中午出太阳才勉强暖和点,但熊猫崽崽都躲屋里睡觉了
- 晚上宽窄巷子更酸爽,石板路返潮带着寒气往脚心钻
回酒店立刻下单加绒冲锋衣,血亏两百块学费。
成都春天变脸全记录
后面五天特意做了天气笔记:
- 上午永远比预报冷:显示18度实际只有12度,雾蒙蒙的像冷冻室刚开门
- 中午太阳能晒脱皮:外套不脱能捂出汗,春熙路看到好多游客拎着羽绒服逛街
- 随机刷新毛毛雨:三天遇到两次,不打伞头皮发凉,打伞又觉得小题大做
亲测好使的洋葱穿搭法
两天总算摸出门道:
- 内里选带绒的:薄款摇粒绒打底衫塞背包,比毛衣轻便还不占地方
- 中间层要能脱:拉链卫衣比套头衫实用,坐地铁热了能快速扒下来
- 外套必防水:轻便冲锋衣救大命,淋到小雨拍拍就干
裤子强烈安利加绒束脚卫裤,里面还能藏条秋裤。鞋子千万别穿网面的,早上踩露水冻得脚趾发麻!
悔没带的是毛线帽和触屏手套,看金沙遗址那天妖风四起,举着手机拍照差点把手冻僵。回程飞机上总结出真理:成都三月穿衣就得学洋葱——热了能剥皮,冷了裹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