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成都旅游咋规划,干脆把上次自己做的攻略过程写出来。这破事真没那么玄乎,我就分了五步走。
第一步:先算清楚兜里几个钱
翻出日历看年假还剩五天,直接拍板国庆前一周去——人少还便宜嘛打开手机计算器啪啪按:机票1400块,住宿按四晚算挑了个春熙路民宿每天200出头,吃喝预算每天150,景点门票先按500估。算完发现要准备小四千,默默把酒店换成了地铁站旁边的连锁酒店。
第二步:死磕景点清单
瘫在沙发上刷了两小时攻略,看到眼都花了:
必去的:
- 大熊猫基地(起不来床?逼自己订六点闹钟)
- 宽窄巷子(虽然商业化但来都来了)
- 人民公园茶馆(必须体验掏耳朵)
可替换的:
- 武侯祠 or 杜甫草堂(抓阄选了武侯祠)
- 春熙路逛街 or 锦里夜游(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两天晚上都去)
第三步:交通住宿锁死
蹲机票价格蹲出黑眼圈,周二凌晨刷到某航早班机打骨折,抖着手付款时发现便宜票都没托运额——得!20寸箱子塞到爆。酒店更搞笑,明明看好的房型下单时显示"已售罄",气得灌了杯冰可乐才重新挑了家地铁口酒店。
第四步:美食地图画圈圈
把收藏的探店帖子全翻出来:
红油派:
- 巷子深火锅(怕排队?下午四点就去蹲着)
- 老妈蹄花(半夜饿醒点外卖)
小吃组:
- 蛋烘糕(连吃三天当早餐)
- 糖油果子(宽窄巷子门口老爷爷摊)
结果笔记做得太认真,半夜给自己看饿了...
第五步:搞个灵活时间表
摊开本子画格子:上午熊猫基地,下午武侯祠,晚上火锅——写完发现根本没算交通时间!急吼吼改方案:
保命原则:
- 每天最多俩景点(走断腿的事不干)
- 景点间地铁+共享单车混搭(打车?堵到你怀疑人生)
- 随身塞充电宝和小零食(血泪教训)
捣鼓出三套方案,还打印了地铁线路图塞包里。
等真到了成都,发现自己果然高估了体力——第三天直接睡到中午,掏耳朵的师傅笑我说外地人都这样。不过提前做功课真香,连茶馆里卖瓜子的大妈都夸我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