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来成都玩,我当了三天地陪兼导游,把市区和周边都跑了个遍。现在手把手把踩过的坑和宝藏景点都捋一遍,你们直接抄作业就行。
第一天:市区经典暴走
早上八点带朋友杀到文殊院,结果发现网红甜水面八点半才开门!临时改道去人民公园鹤鸣茶馆。七块钱的竹叶青泡上,看掏耳朵师傅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朋友说这比网红店有意思多了。午饭前溜达到宽窄巷子,刚拍两张照就被旅行团人潮挤到怀疑人生,果断拐进旁边小通巷,二十块钱买到了手工竹编包。
- 避坑重点:千万别周末去武侯祠!我们下午两点到的时候,看三国展览的人群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诸葛亮塑像的脸都没看清。
- 意外惊喜:晚上骑车到九眼桥酒街,发现桥洞底下藏着家蹄花汤,凌晨一点还坐满本地人,啃着软烂的猪蹄美滋滋。
第二天:熊猫基地大战游客
起了个大早赶七点第一班景区直通车,结果还是低估了熊猫粉丝的战斗力。看花花要排三小时队,果断放弃直奔月亮产房。刚出生的小熊猫像粉红色糯米团子扒在保温箱里,举着手机拍了十分钟都没挪脚。
- 血泪教训:园区观光车排队比熊猫馆还夸张,穿着帆布鞋暴走两万步,回家发现脚底磨出两个水泡。
- 宝藏操作:出门右拐坐了私人中巴去三星堆,比打车省六十块。青铜大立人像实物比课本上震撼十倍,就是博物馆冷气太足冻得直哆嗦。
第三天:青城山生死时速
本来计划上午青城山下午都江堰,结果高铁站买错票坐到后山!前山道观红墙绿树的美照没拍成,在后山踩着青苔摔了个屁墩儿。爬到三分之二实在腿软,花两百块坐了滑竿下山,抬轿大叔的汗珠子滴我一脸。
- 意外发现:后山脚下泰安古镇的腊排骨锅,吊打所有市区火锅店,连啃三块都不腻。
- 惨痛对比:都江堰鱼嘴下午五点就关闸,我们四点五十赶到只看到干巴巴的河床,朋友说像老家修水渠的工地。
市区别去网红街扎堆,巷子里才藏真东西;看熊猫赶早不赶晚,九点后连熊猫屁股都看不到;青城山买票看清前后山,除非你想跟我一样体会滑竿颠簸的滋味。提醒带五双袜子换着穿,成都这天气走哪都像在蒸笼里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