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要写成都攻略,今天必须唠唠锦里和宽窄巷子这俩宝地!上周四特意请了假,揣着空肚皮一早就杀过去了,不信邪想看看本地人咋玩。
杀到宽窄巷子正好7点刚开门
天还蒙蒙亮,青石板路湿漉漉反着光。扫大街的嬢嬢提着竹扫帚唰唰响,早起的就我和几个架三脚架的老法师。窄巷子那头飘来油茶香,顺着味儿钻进一家没招牌的铺子,木桌条凳都包浆了。老板眼皮都不抬:“油茶,醪糟蛋,自己端哈!”搪瓷碗烫得我直甩手,蹲门口石墩上吸溜,花椒麻得嘴唇跳舞——这才5块钱!
吃饱喝足晃到宽巷子,这时候旅行团还没杀到。蹲在见山书院二楼的露台,28块的盖碗茶喝了三泡,底下人群跟涨潮似的涌进来。探头看见个捏糖人的摊子挤满了人,赶紧冲下去抢了个熊猫造型,糖丝拉得比头发还细。
重点来了!千万别在主干道买小吃!我跟着本地买菜大妈拐进井巷子支巷,三轮车推着的糖油果子刚出锅,咬开脆壳里头糯米烫得直哈气。婆婆看我龇牙咧嘴的样儿笑惨了:“妹儿慢点嘛又没人抢!”顺手多塞我一个。
转场锦里得卡黄昏点
下午回酒店补了两小时觉,五点出头奔锦里。天色将暗未暗时灯笼“唰”一下全亮了,活像穿越到古装剧片场。人挤人挪到小吃街,三大炮“哐当”砸在铜板上,围观老外举着手机哇哇叫。
- 肥肠粉必须加两个结子,蹲塑料凳上嗦得满头汗
- 兔脑壳辣得吸气,老板直接塞来瓶冰唯怡:“送你的!”
- 张飞牛肉铺子前头犹豫买不买,穿戏服的猛男突然吼一嗓子,吓得我手机差点掉油锅里
最绝是快九点准备撤的时候,茶馆后院突然锵锵锵敲锣!穿着戏服的大哥在房梁上翻跟头,红脸一甩变个蓝脸,蹿到我跟前啪地展开把扇子——上头毛笔字写着“免茶位费”。老板娘挤眼睛:“常客才晓得看加演嘛”
这趟踩出来的血泪经验
要清净:宽窄巷子赶早7点前,锦里选晚上8点半后灯笼亮着人却少了
要省钱:网红摊隔壁的巷子永远藏着更便宜的老摊,糖油果子超过5块扭头就走
要惊喜:随时盯着茶馆后院、老宅偏门,变脸喷火可能免费送上门
回酒店发现鞋帮子都踩裂了,但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值了!下回谁再去,帮我看眼凌晨四点扫青石板的嬢嬢还在不在——听说她们竹扫帚划地的声儿,才是巷子真正的起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