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突发奇想,决定去成都旅游一趟,就挑了1月份这个时节。之前从来没在冬天去过,以为成都比北方暖和点,结果一查天气预报,直接傻眼了。最高温才5度左右,还经常下雨,阴冷得不行。我就琢磨着,这得穿啥才不会冻成冰棍?得好好准备。
准备阶段:先搞清楚成都的鬼天气
我先翻了下手机里的天气APP,一看成都1月份的平均温度,白天才5度上下,晚上直接降到零下,还带湿冷风。这天气不是闹着玩的,穿普通外套肯定不行。我就去楼下商场逛逛,挑点抗寒装备。进了店,导购大妈使劲推荐羽绒服,说啥“南方冷是魔法攻击,得靠羽绒”。我摸了摸厚度,又看了看价格标签,选了件长款羽绒服,还带点防风面料,花了不到500块。我还买了条加绒的保暖裤,和一个羊毛帽子,结账的时候想,这下总该够暖了。
回家后,我把所有衣物摆沙发上分类:上身穿羽绒服和厚毛衣,下身穿保暖裤,配运动鞋和厚袜子。还特意塞了件备用毛衣放包里。老婆在旁边笑我:“你穿这么多,成粽子了!”我就回她:“别笑,你试试成都的冷就知道了。”为了测试,我穿上这套站在阳台吹了十分钟风,感觉还行,但小腿有点凉飕飕的。
旅游当天:实战穿搭差点翻车
到成都那天,飞机落地就下雨,风嗖嗖的。我赶紧把预备的羽绒服穿上,套上帽子出门。先去宽窄巷子逛,路上人多挤得热,我就脱了外套放背包里。结果走半小时后,雨停了但风吹得更猛,我后背发凉,赶紧套回去。下午去锦里,里面都是小吃摊,热乎乎的火锅味儿,我就把毛衣脱了只穿短袖加羽绒服。没想到进室内商场,暖气一开又出汗,衣服湿了贴身上贼难受。
晚上住酒店,发现个问题:保暖裤太紧,蹲厕所不方便,还磨腿。我就换回普通牛仔裤,结果脚冻得发抖。幸好包里有备用厚袜子,穿上才好点。第二天去爬青城山,好家伙,山上雾气重,比市区冷几度。我穿羽绒服爬山倒还行,但手套忘了带,手指头冻麻了。赶紧在路边小摊买了副手套,杂牌子10块钱,套上才舒服。
整个行程中,这套衣服组合还是挺管用的:
- 外层:长款羽绒服抗风雨
- 中层:厚毛衣吸汗保暖
- 底层:保暖裤配厚袜子护腿
- 配件:帽子和手套遮风
总结收获:保暖就得层层叠叠
玩了三天回来,整个人累趴但暖和。我总结出点经验:成都1月份的冷不是北方干冷,而是湿冷渗骨头。所以别贪便宜买薄衣服,得穿多层叠套。羽绒服是必须的,里面加件吸汗的毛衣,下身穿保暖裤千万别省。配件也别忽略,帽子和手套随身带。回家后我洗衣服,那身装备还完没变形。下次再去,我就直接这套走天下,省得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