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跑成都溜达了五天,专门冲着吃去的。回来摸着圆滚滚的肚皮,觉着必须得把这一路吃过来的经验记录下来,给打算去的兄弟姐妹们避避雷、指指路。
第一步:在家做功课
出发前好几天就在网上扒拉,本地朋友也问了一圈,手机备忘录里存了一长串“必吃”清单。心想着这回非得把川味小吃都尝个遍!
重点圈了几个地方:市区里头像文殊院、魁星楼、建设路这些地方扎堆多,像啥子龙抄手、钟水饺、老妈蹄花都是朋友按头安利的。
第二天:落地开吃
飞机一落地,酒店行李一扔,立马杀奔文殊院附近。午饭目标明确:严太婆锅盔,队排得老长。
- 锅盔夹凉粉:热乎酥脆的锅盔,塞满滑溜的凉粉,又麻又香,第一口就给我整服了。
- 凉糕:顺便在旁边小摊买了碗,红糖味浓稠,糕体软糯,解腻刚刚
下午钻进人民公园
冲着鹤鸣茶社去的,本地人喝茶摆龙门阵的悠闲劲儿得体验一把。坐下先喊壶竹叶青。重点来了:旁边的钟水饺外卖窗口!
- 钟水饺(红油味):一两六个,饺子皮薄薄的,里面是纯肉馅,红油、酱油、糖混合的调料裹上去,甜辣甜辣的,绝!
- 甜水面:面条粗粗的有嚼劲,裹着厚厚的甜酱油、芝麻酱、红油和辣椒面,甜咸辣碰撞得很奇妙。
晚上决战魁星楼街
天还没黑透,整条街就飘满了火锅底料味儿。选了家朋友推荐的饕林餐厅(不是那种连锁大牌),真没白来!
- 辣子鸡:一大盘子辣椒里找鸡丁,鸡丁炸得焦香干酥,一口一个,辣得冒汗也停不下来。
- 鲜椒兔:绿油油的青花椒和小米椒铺满,兔肉嫩得不行,那个麻劲儿太地道了。
- 冰粉:解辣神器!加了醪糟、山楂片、葡萄干,冰冰甜甜,当场救我狗命。
第三天:建设路扫荡
冲着出名的小吃一条街去的,下午去的,人已经乌央乌央的了。
- 周签签锅巴土豆:糖醋麻辣味儿的,排队王!土豆炸得外壳焦脆里面软糯,酱汁酸酸甜甜带麻辣,太上头了。
- 傅记排骨:撒了超多花椒粉和辣椒粉的炸排骨,啃起来骨头缝儿里都是香。
- 烤脑花: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子,红油和豆芽铺在嫩滑的脑花上,一点儿腥味没有,吃得贼过瘾。
意外惊喜:三圣街
去IFS拍完熊猫屁股下来闲逛发现的。丁太婆老妈蹄花总店藏在这条巷子里,汤头奶白奶白,蹄花炖得巨软烂,筷子一夹就脱骨。原味很鲜,蘸那个特制的辣椒油碟又是另一番风味。
吃完总结
在成都这几天,感觉腿都要走断了,嘴是真没闲着。
- 别迷信连锁店:文殊院附近的“洞子口张老二凉粉”巨难吃,齁咸。
- 小街小巷里有惊喜:网红街人多排队久,像三圣街这种反而能找到宝藏。
- 辣度量力而行:本人自认吃辣还可以,但川菜的辣是香辣加后劲儿的麻,肠胃药得备着。
- 甜水面是我的最爱:那个复合的口感,真是在别的地儿吃不到的味儿!
回来上秤一称,胖了四斤,但是摸着良心说,值了!以后有机会还得去继续吃,清单上还有肥肠粉啥的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