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上周刚发了工资,想着带媳妇去成都耍一圈。结果一查攻略,好家伙,热门景点门票贵得肝疼。我俩这点预算,怕是连市区都转不完。琢磨着肯定有不花钱也能玩舒服的地方,翻了半宿成都本地论坛和驴友群,还加了几个本地老饕微信,总算划拉出十个口碑不错还免费的点儿,自己整理了个省钱路线。
必备清单:
- 手机充满电加个充电宝(拍照导航全靠它)
- 一双得劲的鞋(日均两万步打底)
- 公交卡(提前支付宝里搞定)
- 身份证(进博物馆要刷)
- 晴雨伞(成都天气说变就变)
第一天实战路线
第一站:宽窄巷子(早上9点)
坐地铁四号线直达宽窄巷子站。人已经开始多了,但还能挪得动脚。重点是不买门票随便逛!青砖黛瓦老建筑配上红灯笼,拍照贼有感觉。就是里面卖的油泼面一碗30块,扭头在巷子口的便民小店里,8块钱搞定同款味道。
第二站:人民公园(中午12点)
从宽窄巷子溜达十几分钟就到。鹤鸣茶社黑压压全是人,竹椅子摆得跟迷宫似的。重点来了:只逛公园不喝茶也一分钱不用花!看本地大爷搓麻将、围观大妈跳广场舞,凑热闹看别人划船(自己划要钱),转了一圈直接溜达到旁边老妈蹄花,一人来了一碗当午饭。
第三站:金沙遗址博物馆(下午2点半)
公交过去40分钟。划重点:外围遗迹馆和陈列馆隔着栅栏免费看个大概!扒着栏杆瞅见金面具和太阳神鸟(复制品)在那摆着,拍照发朋友圈够用了。想细看馆里真货得买票(我俩没进),省了80块。注意下午5点就清场,别卡点去。
第四站:九眼桥夜景(晚上7点)
天擦黑晃悠到九眼桥。桥上桥下人挤人,酒一条街灯红酒绿吵得脑瓜子嗡嗡的。我俩沿着锦江边散步,吹风看灯光倒影,重点是站在安顺廊桥上拍照免费!河对岸灯带亮起来确实漂亮,比挤酒闻烟味舒坦多了。
第二天继续穷逛
第五站:成都博物馆新馆(早上10点)
天府广场出来就是。提前一天在小程序预约门票,免费!花了仨小时泡里面,从老成都的历史看到皮影戏,空调贼凉快。注意避开周一闭馆,门口的长队看着吓人,实际排个二十分钟就进去了。
第六站:望江楼公园(下午1点)
冲着薛涛井去的,整个公园就围绕竹林转。不登古楼就不收钱!绿荫浓得像伞盖,满耳朵都是大爷的收音机声。坐在江边长椅吹风,听水哗的,感觉能把昨晚火锅的油腻感都吹没。
第七站:东郊记忆(下午3点)
废弃工厂改的文创园,破水管和绿皮火车旁边都是摆拍的年轻人。园区免费进!老厂房配新涂鸦,拍照自带工业风滤镜。里头卖的咖啡贵,直接拐到路边摊,5块钱买了个蛋烘糕垫肚子。
第八站:锦里古街(晚上6点)
必须晚上去!灯光一打,红灯笼配木楼,氛围拉满。逛街不花钱!各种小吃摊飘香,忍住不买才是本事(三大炮18块三坨...)。我们穿过人群,在隔壁街吃了碗10块钱的担担面当晚餐。
一天压轴戏
第九站: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早上9点)
骑车去的,跟门口保安摆摆手就进去了。古老教学楼配大树遮天蔽日,荷花池边还有大爷写字遛鸟。没花钱感受了一把985氛围,还在学生食堂冒充校友蹭了顿午饭(人均12块吃得饱饱)。
第十站:熊猫基地(犹豫半天没进)
查攻略发现核心区55块门票,免费的部分是扩建的新区——离大熊猫十万八千里,基本看个寂寞。纯纯骗腿力!果断改变计划,去文殊院门口喂了一下午鸽子(买包粮3块钱,够拍几十张照片)。
血泪教训总结
- 交通费是隐形开销:景点分散,来回公交地铁人均一天花20多,打车更是无底洞,不如就近组合玩。
- 景区物价翻倍:宽窄巷子一碗冰粉15,隔条马路5块,味道没差别。
- 免费≠人少:周末的人民公园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想看清静得早起。
- 走路走到脚断:一天感觉鞋底快磨穿,回酒店直接瘫床上半小时没起来。
这趟算下来,两个人景点花费真就只掏了公交钱和饭钱。虽然熊猫基地没看成真货有点遗憾,但省下的门票钱足够狠狠搓了四顿火锅,值!下次再去专门看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