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初定都 南京,后来迁都 北京。具体过程如下: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洪武元年到永乐十九年(1368年-1421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都城。
明成祖迁都北京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并将顺天府改名为北京。
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营建北京宫殿,经过长达15年的营建,北京城已经颇具规模,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确定为明朝的首都。
因此,明朝先后有两个都城,分别是南京和北京。南京作为明朝前期的都城,历时较长,而北京则成为明朝中后期的都城,并一直沿用至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