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位于 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是一个重要的海峡岛屿,扼厦门咽喉,屏障闽、粤地区。它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约18海里,与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金门岛与厦门市距离最近,其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一直是军事和战略要地。
金门原属中国福建省泉州管辖,古称“浯洲”、“仙洲”等,五代时编入泉州属地,1915年1月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
金门县包括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岛(同大胆岛)等几个岛屿,总面积151.656平方公里。岛上生产高粱、甘藷、玉米、大小麦、花生、蔬菜等作物,居民多以捕鱼为业,兼营家畜(禽)饲养。矿产有花岗石、磁土等。人工造林成效彰著,特产金门高粱闻名遐迩。
金门历史悠久,古称“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岛上古有珠江夜月、丰莲积翠、啸卧云楼和仙阴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汉影云根和金汤剑气、榕园绿阴、龙山瑞霭等24景。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对金门进行了炮击,这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1953年2月,台当局结束军管制度,恢复县治,重新成立金门县政府。2001年元旦,金门与厦门开始试行“小三通”,由金门料罗港直航厦门和平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