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成都耍了七天,本来就想随便逛逛吃吃火锅,结果被朋友圈问爆了打卡点。一咬牙直接整了个硬核测评,今天把完整实践过程摊开讲讲。
第一步:收拾行李直奔机场
清早六点闹钟响的时候真想砸手机,但想到要赶早班机还是爬起来了。往28寸行李箱里塞了四件短袖两件外套(鬼知道成都天气这么妖),充电宝相机三脚架通通怼进去,拉链差点崩开。
落地双流机场是中午十二点半,饿得前胸贴后背。本来想直接打车去酒店,看到接机口那个排队长度立马调头冲地铁。结果还是失策——春熙路站那个人山人海,挤出来花了十五分钟,行李箱轮子差点被踩掉。
第二步:肉身实测30个景点
头两天简直在行军:早上七点冲到熊猫基地看幼崽喝奶,九点半武侯祠红墙拍照全是人,举着自拍杆等了二十分钟才逮到空位。下午奔金沙遗址博物馆,租的讲解器讲到一半没电了,蹲在太阳神鸟展柜前面手动查百度。
- 踩雷预警:宽窄巷子三大炮卖20块/份,往前走500米隔壁巷子8块
- 隐藏彩蛋:人民公园划船比锦里便宜一半,还能自己带茶叶让师傅续开水
- 血泪教训:青城山索道下午四点停运,我三点半爬到半山腰眼睁睁看着它关了
最崩溃是测交通时间。从杜甫草堂打车去建设巷吃小吃,司机绕路多坑了18块;坐地铁从文殊院到东郊记忆换乘三次,腿都走细了。
第三步:数据打架打到头秃
每天晚上回酒店就瘫床上刷点评软件。看某书推荐九眼桥夜景一流,结果实地看河面黢黑连个灯带都没有;某众点评4.8分的蹄花店,排队一小时吃到嘴里全是味精味。
把手机相册、备忘录评分、打车软件行程时间全导进电脑,对着Excel折腾到凌晨三点。搞出个四维度打分表:
- 出片率:三圣乡白鹭湾湿地公园意外碾压网红咖啡店
- 交通耗时:都江堰动车30分钟比打车快一小时
- 性价比:洛带古镇免费还比黄龙溪清净
- 踩雷指数:奎星楼街的网红餐厅慎选
第四步:人工筛出真干货
删掉六处倒闭的店铺(说的就是你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合并三个同质化古镇,再把三星堆新馆从"备选"移到"必去"。凌晨两点对着地图查一遍公交末班车时间,发现欢乐谷夜场公交22点就停运——这条立马标红加粗写进注意事项。
甩张手机截图镇楼:相册里327张实拍图,备忘录2万字吐槽,还有张天府通乘车码刷到变形的记录。排名表放文末了,自取时记得点赞,这周跑断的腿就指望各位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