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唠唠上个月去成都踩点的经历。这趟可真是实打实把腿走细了一圈,专门挑了本地老饕们私下推荐的几个地方,挨个去转悠了一圈。
出发前的折腾
提前一周就在手机天气上盯,结果落地还是被浇成落汤鸡。成都这雨,跟闹着玩似的,前一分钟太阳晒得你发昏,转眼就给你淋个透心凉。雨伞成了我背包里常驻人口,比充电宝还吃香。
第一站:人民公园喝茶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直奔人民公园。七拐八绕找到鹤鸣茶社,藤椅都磨得油亮。20块钱要了杯碧潭飘雪,竹叶青在水里打着旋儿沉底。隔壁桌大爷端着长嘴铜壶给茶续水,那水柱子抛得叫一个准,一滴不漏。茶馆里掏耳朵的师傅拎着铁镊子叮当晃悠,被拉着体验了一把,那嗡嗡响的震耳勺往耳朵里一捅,吓得我差点从藤椅上弹起来。
- 茶水不贵但瓜子花生得另算钱
- 采耳30块/3分钟属于花钱买罪受
- 划船队伍排得比网红奶茶店还长
第二站:武侯祠撞人头
下午转场武侯祠简直要了命,红墙夹道里挤满拍婚纱照的。想拍张清净的竹林照,刚摆好姿势就被举自拍杆的大妈怼到镜头前。最绝的是惠陵旁边那堵红墙,二十几个姑娘排队等机位,穿汉服的小姐姐补妆粉都扑到我肩膀上了。蹭导游听到句“攻心联”,刚摸手机想查典故,就被拖着红绸带的大爷吼了声“让开”。
第三站:宽窄巷子踩雷
傍晚溜达到宽窄巷子彻底傻眼。三大炮15块3个糯米团,竹签戳起来还黏手。老茶馆里的变脸表演倒是热闹,可128块的盖碗茶喝得我肉疼。最坑的是巷尾的掏耳朵摊子,看到游客走过直接往板凳上拽,吓得我攥紧雨伞撒丫子跑。
第四站:熊猫基地暴走
特地挑了工作日起早看熊猫,结果7点半门口队伍拐了三个弯。看花花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保安举着喇叭喊“再挤就闭馆”。小熊猫倒是挺给面子,在栈道边的树杈上啃苹果,毛茸茸的尾巴垂下来差点扫到我头顶。
血泪经验:- 观光车票进园就得抢 否则走到月亮产房腿已废
- 幼崽别墅10点后基本在挺尸睡觉
- 纪念品商店的熊猫玩偶比外面贵三倍
第五站:建设路撑破肚皮
杀去建设路小吃街解压。烤苕皮排队排到路灯亮,嬢嬢铁板上的辣椒面呛得直打喷嚏。最好吃的是转角推车卖的蛋烘糕,奶油肉松味咬下去烫得直哈气。就是可惜没尝到网红火锅粉,前头小情侣买了十碗打包,摊主直接挂出“售罄”的牌子。
这趟踩完点彻底悟了:在成都要么当个铁人三项运动员,要么练就厚脸皮无视拉客的功夫。景区里那些标“老字号”的馆子慎进,真正好吃的都在巷子深处飘着红油香。还有最重要一条——带双穿烂不心疼的运动鞋,青石板路走多了,鞋底比煎饼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