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拎着相机包就出门了,今天打算把兰州网友推荐的几个地方全踩一遍。出门前灌了杯三炮台提神,毕竟黄河边风大,得攒足力气。
第一站奔着中山桥
九点不到打车到西关十字,老远就看见铁架子桥横在河面上。桥面木板咯吱响,扶着栏杆往下瞅,黄河水真是混着沙滚滚往前冲。桥头小摊贩吆喝着卖老酸奶,顺手买了两杯,齁酸!但配着河风吹倒是爽快。本地大爷蹲桥墩边上抽旱烟,唠嗑才知道这铁桥1909年就立这儿了,德国零件用骡马驮上高原装的,听着就带劲。
白塔山头看全景
从桥北钻过地下通道,爬台阶爬到腿打颤。半山腰遇见晨练的大妈,扯着嗓子给我指近道:“娃娃!侧边石梯子少绕弯!”果然十分钟就蹭到山顶。白塔正修着架了脚手架,但观景台视野绝了。黄河像条黄皮带子穿城而过,河两岸高楼矮房挤挤挨挨,对面兰州站绿屋顶看得一清二楚。摸出手机拍了段延时摄影,云影子在楼群顶上飘得飞快。
甘肃省博挤出汗
中午啃完牛肉面就冲去博物馆。领票队伍拐了三道弯,全是研学旅行的小学生,吵得脑仁疼。挤进展厅直奔二楼,铜奔马玻璃柜前叠了五六层人。举着相机等了二十分钟才凑到正面——这马三蹄腾空的样子确实威风,就是比我想象中小一圈。最震撼的是魏晋壁画砖,放牛耕田的图案跟现在甘肃农村活脱脱一个样!
黄河母亲像找角度
下午四点赶到滨河路雕塑公园。黄河母亲像比网图朴素,石头都磨出包浆了。围着转两圈找拍摄点,趴岸边乱石堆上仰拍,总算把母亲怀里的娃娃和背后黄河浪都框进来了。旁边旅游团大妈们轮番披丝巾合影,导航员喇叭喊:“抓紧十分钟!下个点羊皮筏子!”
水墨丹霞追落日
咬咬牙包车奔四十公里外的杏花村。景区摆渡车在黄土沟里颠簸,越往里开山色越红。到四号观景台刚好撞见日落,晚霞泼在连绵的彩丘上,紫红金交错得像打翻颜料罐。风里全是沙粒子,手机镜头糊了三四回。摸着黑下山时司机师傅笑:“你们城里人专挑这荒沟看,我们放羊时候天天见!”
实践总结
- 省博必赶早:九点开门就冲,避开学生团能清净看铜奔马
- 白塔山抄近路:别跟导航绕大圈,西侧居民区石梯省半小时
- 丹霞算准时间:下午四点后光线绝美,但回程打车加价50%
回程出租上翻照片,发现中山桥夜景忘了拍。司机一打方向盘:“嗨!明早赶火车?现在绕过去补上!”深夜里桥边还亮着黄灯笼,铁架子映在黄河里摇摇晃晃,像睡了百年的老龙翻身。这临时加拍的画面,反倒成了最熨帖的兰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