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起因
上个月老同学带媳妇儿来成都玩,点名要我安排路线。我这本地人拍胸脯保证:“三天包你们玩到精髓,还不累!”
第一天:老城烟火气
上午:早上9点地铁直奔文殊院。人少清静,红墙黄瓦拍照自带滤镜,领着他们在香园喝了碗素茶。老同学媳妇儿指着“幸”“福”俩字墙咔咔拍,说要发朋友圈。
中午:拐进隔壁巷子吃了碗“洞子口张老二”甜水面,老同学边嗦面边嘀咕:“这甜辣口真邪门,停不下来!”
下午:扫两辆共享单车蹬到宽窄巷子。钻进宽巷子看人掏耳朵,窄巷子买了个熊猫挂件(砍掉十块钱心里美滋滋)。重点来了:穿过井巷子直接溜到旁边的小通巷和泡桐树街,咖啡馆小院子清净多了,坐下喝了杯手冲歇脚。
晚上:打了辆滴滴去建设路,结果被排队阵仗吓退。果断拐进旁边的祥和里,找了家“香味面”解决。吃完散步到猛追湾河边,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河边晚风吹得人不想走。
第二天:熊猫与火辣
上午:6点半出门赶熊猫基地早班地铁!7点半到门口已经排长龙。血泪经验:进门别磨蹭,观光车直奔月亮产房看奶熊猫,等我们9点出来,产房队伍已经拐了三个弯。老同学看熊猫啃竹子,傻笑了半小时。
中午:基地门口景区车挤死人,果断走到前面路口打车回城。直奔奎星楼街想买“糖油果子”,队伍长得能绕地球半圈?掉头钻进了“冒椒火辣”串串香,辣得老同学狂灌豆奶,嘴上还喊:“香!再来串郡肝!”
下午:溜达到人民公园,鹤鸣茶社人山人海。在湖边角落抢到个位,三杯碧潭飘雪一盘瓜子。嗑瓜子看大叔划船,同学媳妇儿说了句:“成都人真懂生活,羡慕。”
晚上:溜达去玉林路吃“王妈手撕烤兔”,打包半只边走边啃。路过小酒馆拍了张照(门口全是人没进去),拐角找了家“飘香火锅”吃宵夜,微辣锅底让俩广东人全程嘶哈嘶哈。
第三天:古今穿越
上午:地铁到东郊记忆,老厂房改造的艺术区。老同学看到旧火车头和涂鸦墙走不动路,相机拍到没电。在“陈记蛋烘糕”买个了肉松奶油味,两口解决。
中午:坐公交晃悠到望平街,河边找家“三哥田螺”。点了份火爆黄喉配冰粉,嗦螺蛳嗦得满手油,冰粉一喝解千愁。

下午:溜达过桥就是大慈寺,古寺藏在繁华太古里边上。红墙内喝茶听钟声,墙外奢侈品店闪闪发光,魔幻得很。
晚上:一顿必须整硬货!带他们去牛王庙老小区里找“巷巷面”,点了碗招牌素椒杂酱。临走前老同学猛嘬一口面汤:“成都,巴适得板!”
实用经验总结
- 熊猫基地必须赶早!7点到门口算晚的,迟了只能看后脑勺。
- 景点附近排队的小吃别死磕,往旁边巷子钻准有惊喜(奎星楼旁边的吉祥街也香)。
- 人民公园喝茶不一定非挤鹤鸣,往里走湖边更清净。
- 交通地铁+共享单车+滴滴组合最省腿,别死等景区直通车。
- 微辣是底线,广东朋友点鸳鸯锅也不丢人!
三人三天吃住行人均花了不到800块(不含机票),老同学回去发九宫格,配文:“听本地人的,成都真不坑!” ——这就值回票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