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选参团时间这事我纠结了小半年。去年刷到成都旅游视频馋得不行,结果打开天气软件一看傻眼——夏天暴雨洪水新闻满天飞,冬天雾霾能把人呛出咽炎。咬咬牙等到今年三月,亲自跑了一趟才发现真香。
一、跟团前栽过的坑
最开始不信邪,去年国庆订了低价团。落地成都那天39℃高温,旅游大巴空调还坏了。在宽窄巷子人挤人走了俩小时,汗把防晒霜冲成白汤顺着脖子流。导游硬塞购物店耗掉半天,回酒店发现团费省的钱全补给了药店买藿香正气水。
血泪教训就三条:- 别信"四季皆宜"的鬼话
- 别碰暑期寒假黄金周
- 千万别图便宜选购物团
二、三月的天选体验
这回学乖了,提前在小红书扒了十几篇攻略,发现老驴友都在安利本地小团。3月10号落地双流那天气温刚够20℃。接机师傅举着牌说:"王哥是?李导让我直接送您去酒店,行李放后备箱就行。"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别又是推销套路?
结果到酒店就真香了。前台确认订单时偷偷跟我说:"李导帮您升级了房型,窗外就是锦江。"打开窗户那阵风带着点湿润的凉,跟去年蒸笼似的天气完全两个世界。
三、五天流水账实战
第一天踩点成都:早九点集合发现全团才12人。李导举着小旗直奔人民公园,竹椅子上一坐,28块采耳套餐给整得昏昏欲睡。下午逛武侯祠简直开挂——淡季游客少得能听见自己脚步声,红墙竹影随便拍都是大片。
第二天熊猫暴击:七点杀到基地时旅行团大巴还没来。看花花吃竹子距离近得能听见它唧嘴。李导掏出一袋笋干:"饲养员老乡给的,别外传!"结果全团举着手机拍了四十分钟滚地熊猫。
第三天都江堰魔法:原本怕爬山带了登山杖,到地方发现走的是堰功道平路。李导指着鱼嘴分水堤吼:"这玩意两千年前修的,现在手机导航还靠它定位!"江水劈开的凉气混着青草味,薄外套里汗都没出。
第四天青城山修仙:索道排队只要十分钟。爬山时李导从背包掏出切好的丑橘:"道观后厨顺的,解渴!"半山腰的洞天乳酒喝起来像甜米酿,下山时全团人手拎了两坛。
第五天扫尾彩蛋:以为天就是买火锅底料,结果被拉到文殊院后院。居士带着打八段锦,银杏叶落在蒲团上都不敢喘大气。返程大巴突然变商务车——李导挠头笑:"你们买特产提成够租车了,坐着舒服点。"
四、实打实避雷指南
- 温度陷阱:3月中旬我穿卫衣+薄外套刚4月得换单衣。别信天气预报,早晚温差随时教你做人
- 错峰玄学:选周三出发的团!周末景点学生党能把熊猫基地挤成早高峰地铁
- 暗坑预警:某寺庙"免费祈福"转身就掏功德簿让写金额,李导直接拽着我们后领往外走
回来后在相册扒拉照片算账:门票省340,酒店差价赚600,没进购物店救回钱包。最关键的是拍的照片终于不是人从众背景——发朋友圈半小时被问爆导游联系方式。要我说,选对月份跟对人,这趟才真叫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