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刷手机看到成都攻略帖,一堆人嚷嚷着必去景点,我琢磨着老在家蹲着也不是事,赶紧订了车票冲过去。总共花四天时间,提前没怎么规划,就微信上加了个本地老饕群,天天刷当地人的推荐。
第一天:急吼吼赶早场
大清早坐火车到成都东站,一出站就傻眼了,人多得吓人。拖着行李箱直接打车奔宽窄巷子,到地儿才九点不到,已经乌央乌央挤满了。我先在门口小吃摊要了碗担担面,辣得直哈气,但超级地道,比网上吹的还香。逛着逛着,在微信群里瞅见当地人发定位,推荐去旁边小巷子里“老茶馆”坐坐。推门进去,屋里全是打麻将的老头老太,我花十块钱要了壶盖碗茶,跟老板瞎聊一通,这才知道本地人压根不去景区挤,专挑这种小旮旯蹲着发呆。
- 宽窄巷子打卡:花了半小时转悠拍照,全是游客摆拍,没啥意思
- 当地人推的茶馆:聊到下午两点,茶馆老板送碟瓜子
- 晚饭跑锦里吃串串:在门口夜市排队半小时,味道一般,不如茶馆老板推荐的隔壁冷锅鱼
第二天:熊猫和爬坡累半死
第二天起个大早赶熊猫基地,不到七点就打车冲过去,结果排队排得腿软。买票进门直奔幼崽馆,瞅见几只胖墩墩啃竹子,萌化了。群里本地老友甩消息说别光看熊猫,后山小道才是地道打卡地。我吭哧吭哧爬上去,真清净,半路还碰见一帮当地人带娃摘果子。下山后,直接叫车冲武侯祠,博物馆里头没逛多久,出来在附近小吃街狂撸蹄花汤,老板讲是祖传秘方。
- 熊猫基地瞎转:花三小时泡场馆和爬后山,腰酸背疼
- 当地人指的道儿:摘果子时蹭了老乡一口锅盔
- 武侯祠打卡:半小时看完,出口小吃摊灌两碗汤
第三天:乱窜找吃货天堂
第三天睡到自然醒,群里炸锅推杜甫草堂。慢悠悠溜达过去,门口买票又排队,进去后全是文青拍照。我蹲角落刷手机,本地哥们私信说旁边“老小区”藏家苍蝇馆子。扭头摸过去,门脸破破烂烂,点盘麻婆豆腐和回锅肉,一嘴下去汗都出来了,比星级馆子强百倍。晚上跑九眼桥酒街凑热闹,结果全是游客蹦迪,半道撤了去桥下夜市,吃上本地大叔做的锅巴土豆。
- 杜甫草堂逛荡:花一小时瞎晃,拍几张照溜了
- 当地人曝的馆子:排队十五分钟,吃到下午两点
- 九眼桥打卡:酒没进,夜市啃锅巴土豆蹲河边
第四天:闲晃结尾捞便宜
一天省着时间,直奔都江堰。坐大巴一路晃悠到地儿,爬上水利工程台子,视野倒是开阔,就是风大吹得头疼。群里老饕笑我跑景区挨宰,指路说山下农贸市场更好耍。我滚下去乱转,在市场里砍价买了堆椒盐桃片,回家送人特实在。下午随便找了家茶楼喝茶等车,老板吹牛说这些景点全是给游客挖坑,地道东西都在菜市场里翻。
- 都江堰瞎拍:爬梯子半小时,山顶看水发呆
- 当地人藏的农市:砍价半天,桃片买三斤送一袋
- 茶楼闲聊:嗑瓜子混到五点,赶车回成都站
四天下来,腿都快溜断,但值回票价。要我说,网红景点拍个照就得,多跟当地人搭讪准没错。本地老饕推的那些角落头地儿,才是真滋味。下回还去,就蹲茶馆喝一天盖碗茶,费劲巴力赶场子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