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活动包括:
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会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在墓前磕头祭拜。
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人们折柳赠别,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
踏青:
清明节也是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人们会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并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历史也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
蹴鞠、打马球、插柳:
除了扫墓和踏青,清明节还有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放飞风筝:
古代清明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
这些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对春天和生命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