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天旅游攻略美食打卡怎么排?本地人推荐必吃清单

从机场直奔板凳面的清晨

飞机落地天府机场六点半,行李一拎直奔双流区那家本地兄弟墙裂推荐的板凳面。七点出头到店,嚯,塑料板凳沿街摆开,小桌子矮得差点劈叉坐下。老板头都不抬:“二两素椒,一两红汤,加份脆绍?”我疯狂点头,屁股刚挨板凳,两碗面就墩桌上了。红油裹着棍棍面,筷子一搅,臊子肉粒、脆绍、花生碎全黏糊糊扒拉在面上。呼噜一口下去,麻得嘴唇跳舞,辣得脑门冒汗,香得想把碗啃了——这才算扎进成都的地气里!

建设巷的胃容量极限挑战

中午杀到建设路小吃街,眼前景象直接傻眼:每个摊头前队伍都拐成贪吃蛇!攥着攻略当作战地图开冲:

  • 锅巴土豆:排了二十分钟,拿到糖醋麻辣味。焦脆土豆壳裹满黏糊酱汁,烫得在嘴里翻跟斗也舍不得吐,边哈气边竖大拇指。
  • 徐亮烤蹄:两根起买!猪蹄烤得油滋冒泡,辣椒面一撒,啃得满手黏胶质,骨头缝都想嗦干净。
  • 茄盒:队伍最长就它家!眼睁睁看着整条茄子塞肉馅,扑通掉进油锅洗澡,捞出来挂满酸甜辣汁。一口咬下去差点飙泪——烫!但外脆里软酸甜辣全齐活,值了!

撑到扶墙时路过冰粉摊,嬢嬢现搓冰粉籽,噗通掉进红糖冰里。赶紧来一碗,凉得喉咙一哆嗦,终于把喉咙里那把火浇灭了。

本地老饕的巷子私藏战

第二天学乖了,跟着住奎星楼的亲戚混。早饭直接被拽进居民楼夹缝里的无名豆花店。木桶掀开,豆花香气直冲天灵盖。“嫩豆花配焦脆馓子,浇麻辣红油!”亲戚一嗓子,老板麻利咔擦折断馓子撒碗里。豆花颤巍巍,吸溜入口就化开,馓子渣渣浸着红油在齿间嘎嘣脆,大清早吃得满头汗也停不下勺。

晚高峰的明婷别想了,转战隔壁巷子冒烤鸭。半只鸭子连盆端上,鸭皮浸透红汤还带着脆劲儿,鸭肉吸饱汤汁嚼着喷香。最绝是盆底泡着的火锅粉,嗦一口直接封神!隔壁桌大爷操着川普指点:“小妹儿,鸭肠必加噻!”赶紧追单,烫十秒捞起,脆生生裹满蒜泥香油,一咬嘎吱响,立马追加第二份!

玉林菜市的老资格扫荡

一天留给玉林。菜市场门口先买了个军屯锅盔,看老板把肉馅面团甩得啪啪响,擀成鞋垫大,滋一声贴炉壁烤。刚出炉烫手也不敢放,沿着焦壳啃,肉馅混着花椒粒在舌尖炸开,香得想跪下。

中午的永乐饭店等位一小时起步,点了肝腰合炒上桌。嚯,腰花和猪肝切得薄透亮,泡椒泡姜猛火一颠,嫩得筷子都夹不稳。米饭遭殃了,连炫三碗还觉得亏!临走前拐进王妈烤兔窗口,两只兔腿真空打包。老板娘麻利刷红油撒芝麻:“路上啃,巴适得板!”

成都三天旅游攻略美食打卡怎么排?本地人推荐必吃清单

胃说扛不住了,嘴说再来一口

三天下来手机相册全是空碗空盘,备忘录记满店名和暗号(比如豆花店要说“馓子多搁!”)。体重秤不敢上,但摸着良心说:建设路凑热闹,居民区挖宝,菜市场捡漏,再听本地人吼一嗓子“加个菜”,绝对错不了!提醒各位——带健胃消食片!别学我第三天扶着墙赶飞机!

猜你喜欢